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史论、准确理解、分析、判断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材料表明,清政府从1877年在新加坡设领事馆,此后再到美国、日本等多处设领事馆。这一变化体现出清政府在形式上已经向近代外交予以转变.但不足以说明出现制度性变化。故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面理解。
更多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相关考题
考题
一位美国华侨随旅游团在上海旅游时护照丢失,()。A、应由上海公安机关办理新护照B、应由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办理新护照C、该华侨应凭新护照到上海的公安机关办理旅华签证手续D、上海公安机关和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均可为该华侨办理新护照。
考题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对这一现象的最佳诠释是()。A、中国实现了与列强的外交平等B、是中国适应西方外交体系的实践C、清政府有选择性的设立领事馆D、清政府已经认识到领事馆的作用
考题
日本的SONY电子产品,其电子芯片来自美国,外壳来自印度,在新加坡或印度尼西亚组装,然后在日本的神户印上“日本制造”的牌子,远销全球。这反映了()A、生产的全球化B、资本全球化C、贸易全球化D、市场全球化
考题
材料一“天朝上国”第一次真正与"地上的世界"接触的代表是满清政府于1877年派出的首位驻外公使郭高焘。中国派出的第一位常驻西方国家的外交官竞然背负着"道歉"的屈辱使命。根据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之后清政府与英、法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英、法政府于1861—1862年间派遣公使常驻北京。按照国际外交惯例,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应互派使节。1875年,英国以“马嘉里事件”(英驻华使馆翻译马嘉里游历云南被当地人打死)要挟清廷,使它在适使问题上作出艰难的决定,即在次年签订的《烟台条约》中明文规定中国派使臣前往英国"道歉"。清廷决定"道歉"使臣并作公使常驻伦敦。当时它看中的人选是被奕诉,李鸿章推许为"第一流"洋务人才的郭高焘。
——邬克《他没有给国人丢脸》
材料二郭嵩焘这时虽然还未曾走出过国门,但是借助于担任过广东巡抚的经历和对西洋事务的经意考察,他对西方列强的见解,不但比保守派,而且比洋务派领袖们也高出了一头,他在这里提出的“西洋立国有本有末”的论断,在中国近代文化交流史上是石破天惊的创见。当他出使英、法之后,通过对西方的亲身考察,思想更加激进,因而倍受各方攻击;归国之后,闭门居家都不得安宁。死后,即使李鸿章这样的大员出面请谥,朝廷亦不给。
——王兴国《郭嵩焘的两重不同的历史地位》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嵩焘回国后遭受攻击的原因。
考题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考题
材料一“天朝上国”第一次真正与"地上的世界"接触的代表是满清政府于1877年派出的首位驻外公使郭高焘。中国派出的第一位常驻西方国家的外交官竞然背负着"道歉"的屈辱使命。根据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之后清政府与英、法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英、法政府于1861—1862年间派遣公使常驻北京。按照国际外交惯例,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应互派使节。1875年,英国以“马嘉里事件”(英驻华使馆翻译马嘉里游历云南被当地人打死)要挟清廷,使它在适使问题上作出艰难的决定,即在次年签订的《烟台条约》中明文规定中国派使臣前往英国"道歉"。清廷决定"道歉"使臣并作公使常驻伦敦。当时它看中的人选是被奕诉,李鸿章推许为"第一流"洋务人才的郭高焘。
——邬克《他没有给国人丢脸》
材料二郭嵩焘这时虽然还未曾走出过国门,但是借助于担任过广东巡抚的经历和对西洋事务的经意考察,他对西方列强的见解,不但比保守派,而且比洋务派领袖们也高出了一头,他在这里提出的“西洋立国有本有末”的论断,在中国近代文化交流史上是石破天惊的创见。当他出使英、法之后,通过对西方的亲身考察,思想更加激进,因而倍受各方攻击;归国之后,闭门居家都不得安宁。死后,即使李鸿章这样的大员出面请谥,朝廷亦不给。
——王兴国《郭嵩焘的两重不同的历史地位》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委派郭嵩焘为第一任驻西方国家公使的历史背景。
考题
湘人郭嵩焘为近代中国首位驻外使节兼驻英公使,他积极向国内介绍西方制度。1877年,副使兼驻德公使刘锡鸿指责其为汉奸,历数其罪状包括“披洋人衣”“向他国国主致敬”等。郭嵩焘返回家乡时,长沙大街上也贴有郭嵩焘“勾通洋人”的标语。郭嵩焘的遭遇折射出近代中国()A、外交努力的失败B、社会对汉奸保持高度警惕C、向西方学习道路崎岖D、无论海内外大家都是保守的
考题
单选题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
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
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
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考题
单选题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A
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
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
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D
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考题
单选题1877年,清政府派出郭嵩焘、刘锡鸿一正一副两位驻外公使到达伦敦,清廷只是按照传统方式给其谕旨,为此郭嵩焘不得不要求清廷“补版国书,充当公使”,英国以不符合国际惯例为由,拒绝承认刘锡鸿的外交身份。这反映出当时()A
传统“理藩”理念依然存在B
清政府不具备近代外交的理念C
清朝依然处于闭关锁国状态D
英国政策的出发点是国际惯例
考题
单选题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下列工业城市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A
北九州、神户、名古屋、东京B
广岛、长崎、横滨、东京C
大阪、北九州、东京、名古屋D
神户、长崎、名古屋、横滨
考题
多选题日本的三大海上门户为()A横滨港B神户港C名古屋港D大阪港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