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1.背景材料:某一级公路K25 + 200~K25 + 340 处有一座5×25m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箱桥,箱梁高170cm,腹板厚17cm,两腹板内侧的宽度为170cm,场区预制场预制。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腹板外侧用加劲钢模加固制作,内模采用工厂加工,现场拼装,整体吊装。内模每片长度为1.5m,面板采用4mm 钢板,边框、法兰使用6mm 钢板,连接槽钢63 号槽钢,连接孔规格为?22mm×26mm 长孔,各块模板之间用螺丝连接。内模在箱梁底开口,便于浇筑底板混凝土,中间用螺钉或槽钢连接。内模在箱梁顶开口,顶部设活动盖板便于浇筑底板混凝土,中间用螺钉或槽钢连接。为保证内模有足够的刚度,内模中每隔2m 设置一道加劲隔板。箱梁外侧模板用钢管支架固定,为防止混凝土振捣时发生内模上浮,在内模顶面堆放了钢锭。混凝土浇筑顺序如下:先底板及腹板根部,其次腹板,最后浇顶板
及翼板。为防止混凝土过振,采取单侧先后振捣腹板混凝土的措施。拆模后发现,箱梁两侧的腹板厚度不均,内模有明显的左右移动。
事件2:设计采用后张法施工,采用直线预应力筋,设计文件对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无具体要求。施工单位在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压浆,压浆后应先将其周围冲洗干净并对梁端混凝土凿毛,锚固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用电弧焊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锚具采用封端混凝土保护。
2.问题:
(1)事件1 中施工单位采取的内外模板临时固定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2)事件1 中混凝土振捣的方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针对事件2,预应力筋宜两端张拉还是一端张拉?并写出其张拉程序。
(4)指出事件2 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不正确。应在内外模之间的腹板部位设置支撑。
(2)不正确。应该两侧对称进行振捣。
(3)宜两端张拉。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程序为:0 →初应力→ 1.05σcon(持荷2min)→ σcon(锚固)。
(4)“锚固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用电弧焊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错误,应为:“锚固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用砂轮机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
更多 “1.背景材料:某一级公路K25 + 200~K25 + 340 处有一座5×25m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箱桥,箱梁高170cm,腹板厚17cm,两腹板内侧的宽度为170cm,场区预制场预制。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腹板外侧用加劲钢模加固制作,内模采用工厂加工,现场拼装,整体吊装。内模每片长度为1.5m,面板采用4mm 钢板,边框、法兰使用6mm 钢板,连接槽钢63 号槽钢,连接孔规格为?22mm×26mm 长孔,各块模板之间用螺丝连接。内模在箱梁底开口,便于浇筑底板混凝土,中间用螺钉或槽钢连接。内模在箱梁顶开口,顶部设活动盖板便于浇筑底板混凝土,中间用螺钉或槽钢连接。为保证内模有足够的刚度,内模中每隔2m 设置一道加劲隔板。箱梁外侧模板用钢管支架固定,为防止混凝土振捣时发生内模上浮,在内模顶面堆放了钢锭。混凝土浇筑顺序如下:先底板及腹板根部,其次腹板,最后浇顶板 及翼板。为防止混凝土过振,采取单侧先后振捣腹板混凝土的措施。拆模后发现,箱梁两侧的腹板厚度不均,内模有明显的左右移动。 事件2:设计采用后张法施工,采用直线预应力筋,设计文件对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无具体要求。施工单位在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压浆,压浆后应先将其周围冲洗干净并对梁端混凝土凿毛,锚固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用电弧焊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锚具采用封端混凝土保护。 2.问题: (1)事件1 中施工单位采取的内外模板临时固定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2)事件1 中混凝土振捣的方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针对事件2,预应力筋宜两端张拉还是一端张拉?并写出其张拉程序。 (4)指出事件2 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相关考题
考题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多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大桥分为上下游两幅,每幅单箱顶板宽 10.5m,底板宽 6m。大桥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双柱式桥墩(墩柱高 15~26m不等),普通钢筋混凝土盖梁。 上部结构 0 号块采用墩顶混凝土现浇施工,临时固结构造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其他梁段(1~19 号)采用预制场长线法台座预制,缆索吊装系统悬臂拼装。各梁段之间腹板采用剪力齿衔接,环氧树脂粘合,顶板与底板均设 20cm 湿接缝。施工中加强测量管理,各梁段施工按照设计标高安装定位,控制好全桥线形。 1~19 号梁段长线法预制及悬拼安装施工工序为:预制场及存梁区布置→梁段浇筑台座准备→梁段浇筑及养护→D→梁段外运→梁段吊拼就位→临时预应力张拉及腹板剪力齿粘合→E→预应力穿索与张拉、封锚→下一梁段施工。 按照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要求,施工单位对全桥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为Ⅲ级。 问题: 1. 写出图中 A、B、C 结构的名称。 2. 长线法预制及悬拼安装施工中工序 D、E 各是何种工序? 3. 各梁段悬拼安装线形控制测量的关键项目是哪几项? 4. 该大桥是否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说明理由。若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说明还需进行哪几个步骤?

考题 1.背景材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级公路某标段施工任务,标段内有5 座多跨简支梁桥,桥梁上部结构均采用20m 先张预应力空心板,5 座桥梁共计35 跨,每跨空心板数量均为20 片。施工单位在路基上设置了如下图所示的预制场,所有空心板集中预制。 空心板预制场布置示意图(尺寸单位:cm)施工单位定制了8 套模板(外模8 套、充气式胶囊内模8 套)循环重复用,设定每片空心板预制周期为7 天,整个预制施工采取平行流水作业,前20 片心板预制施工横道图如下表。 2.问题: (1)写出图中设施A 的名称。计算所有空心板预制完成的工期。 (2)如果预制场布置示意图的预制台座道数号从上往下依次排列为1 道、2 道、3道等,那么,第一个8 片梁应是图中哪几道?为什么? (3)此题中平行流水的平行含义是指什么之间的平行?要进行流水的原因是什么?流水指什么具体工作内容之间流水? (4)如果这5 座桥是各为7 跨简支梁桥,那么这5 座简支梁桥的上部结构空心板安装是采用平行作业还是顺序作业?为什么? (5)如果安装桥的一跨空心板需要2d,为保证安装空心板连续施工,存放空心板的梁区至少需要容下多少片空心板? (6)有人计算该题所有空心板预制完成的工期为:35×20÷8 = 87.5 施工段,取88个施工段,工期=(88-1)×1 + 7 = 94d。如果要94d 完成所有空心板预制,在只有8套模板不变的情况下预制场应满足什么条件?请列出分析和计算过程。

考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多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大桥分为上下游两幅,每幅单箱顶板宽10.5m,底板宽6m。大桥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双柱式桥墩(墩柱高15m至26m不等),普通钢筋混凝土盖梁。 上部结构0号块采用墩顶混凝土现浇施工,临时固结构造示意图如下图。 其他桥梁(1~19号)采用预制场长线法台座预制,缆索吊装系统悬臂拼装。各梁段之间腹板采用剪力齿衔接,环氧树脂粘合,顶板与底板均设20cm湿接缝。施工中加强测量管理,各梁段施工按照设计标高按照定位,控制好全桥线形。 1~19号梁段长线法预制级悬拼安装施工工序为:预制场及存梁区布置→梁段浇筑台座准备→梁段浇筑及养护→D→梁段外运→梁段吊拼就位→临时预应力张拉及腹板剪力齿粘合→E→预应力穿索与张拉、封锚下一梁段施工。 按照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要求,施工单位对全桥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评估结构为Ⅲ级。 【问题】 1.写出A、B、C结构的名称。 2.长线法预制及悬拼安装施工中工序D、E各是何种工序? 3.各梁段悬拼安装线性控制测量的关键项目是哪几项? 4.该大桥是否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说明理由。若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说明还需要进行哪几个步骤?

考题 施工单位承建了一座高架桥,该桥上部结构为30m跨径的预应力小箱梁结构,共120片预制箱梁。 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根据构件预制场的布设要求,立即进行了箱梁预制场的选址和规划,并编制了《梁场布置方案》,在报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方案要求在梁板预制完成后,移梁前应对梁板喷涂统一标识,包括预制时间、梁体编号等内容,预制场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1: 图1预制场平面布置示意图 预制场设5个制梁台座(编号1—5),采用一套外模、两套内模。每片梁的生产周期为10天,其中A工序(钢筋工程)2天,B工序(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2天,C工序(混凝土养生、预应力张拉与移梁)6天。5个制梁台座的制梁横道图见图2。 箱梁预制前,施工单位对底模板设置了预拱度。在进行第25号箱梁预制时,为了选择预应力筋张拉时机,在箱梁混凝土浇筑时,试验人员甲在施工同步取样,并对取样试块按照实验室标准条件掩护,严格按照测定的试块强度做为预应力筋的张拉强度。但是张拉完成后发现该预制梁预拱度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问题: 1、三个区各是什么? 2、T梁上还应喷涂什么标识?拌合站标识有哪些? 3、计算最短流水施工工期 4、梁场方案审批方式正确吗? 5、分析25号箱梁预拱度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座高架桥,该桥上部结构为30m跨径的预应力小箱梁结构,共120片预制箱梁。 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根据构件预制场的布设要求,立即进行了箱梁预制场的选址和规划,并编制了《梁场布置方案》,在报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方案要求在 梁板预制完成后,移梁前应对梁板喷涂统一标识,包括预制时间、梁体编号等内容。预制场平面布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预制场设5个制梁台座(编号1~5),采用一套外模、两套内模。每片梁的生产周期为10天,其中A工序(钢筋工程)2天,B工序(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2天,C工序(混凝土养护、预应力张拉与移梁)6天。5个制梁台座的制梁横道图如图2所示。 箱梁预制前,施工单位对底模板设置了预拱。在进行第25号箱梁预制时,为选择预应力筋张拉时机,在箱梁混凝土浇筑时,试验人员甲在现场同步取样,并对取样试块按试 验室标准条件养护,严格按测定的试块强度作为预应力筋的张拉强度。但张拉完成后发现该梁预拱度出现较大偏差。 <1> 、完善《梁场布置方案》的审批程序,并补充梁板还应喷涂的标识。 <2> 、分别写出预制场平面布置示意图中D、E、F区域代表的名称。在拌和楼旁通常需设置哪些标识或标牌? <3> 、列式计算120片箱梁按图2的形式组织流水施工的最短预制工期。 <4> 、分析25号箱梁预拱度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

考题 1.背景材料:某公路M 合同段,K2 + 220 为一座装配式预应力简支梁桥,K5 + 340 为一座悬臂施工混凝土连续梁桥,K10 + 672 为一座装配式混凝土拱桥。施工单位有如下表的桥梁施工机械设备。 K2 + 220 桥梁为3 跨30m 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法)小箱梁,桥高16m,共计60 片箱梁,该桥左侧为平地,施工项目部布置为预制场。预制施工工序为:平整场地→底座制作→底板与腹板钢筋制作与绑扎→安装预应力管道→工序A →绑扎顶板钢筋→浇筑混凝土并养护→工序B →孔道压浆→移梁存放。 施工项目部在预制底座制作时,首先对制梁区内台座周围原地面进行整平压实,再开挖基槽,浇筑20cm 厚C20 混凝土基础,在基础上用墨线弹出台座边线,浇筑30cm 厚C30混凝土台座,台座制作时,跨中设2cm 的预拱度,采用悬链线。台座顶面采用1cm 钢板铺面,钢板与钢板之间底模两端支点将承受预制梁的全部重量,该范围内的底模采取钢筋混凝土基础进行加强处理。 2.问题: (1)转抄背景中表格,并将背景中的3 种桥型填入表中。 (2)写出工序A 与工序B 的内容。 (3)指出底座制作中的错误并改正。

考题 某公路M合同段,K2+220为一座装配式预应力简支梁桥,K5+340为一座悬臂施工混凝土连续梁桥,K10+672为一座装配式混凝土拱桥。施工单位有如下表的桥梁施工机械设备。 K2+220桥梁为3跨30m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法)小箱梁,桥高16m,共计60片箱梁,该桥左侧为平地,施工项目部布置为预制场。预制施工工序为:平整场地→底座制作→底板与腹板钢筋制作与绑扎→安装预应力管道→工序A→绑扎顶板钢筋→浇筑混凝土并养护→工序B→孔道压浆→移梁存放。 施工项目部在预制底座制作时,首先对制梁区内台座周围原地面进行整平压实,再开挖基槽,浇筑20cm厚C20混凝土基础,在基础上用墨线弹出台座边线,浇筑30cm厚C30混凝土台座,台座制作时,跨中设2cm的预拱度,采用悬链线。台座顶面采用1cm钢板铺面,钢板与钢板之间底模两端支点将承受预制梁的全部重量,该范围内的底模采取钢筋混凝土基础进行加强处理。 【问题】 (1)将背景中的3种桥型填入表中。 (2)写出工序A与工序B的内容。 (3)指出底座制作中的错误并改正。

考题 (四)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一城市高架桥梁工程,桥梁上部结构为36×30m 装配式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形梁,四孔一联;下部结构为钻孔灌注桩、柱式墩台和钢筋混凝土盖梁。桥梁横断面如下图所示: 受整条快速路总体通车要求限制,桥梁工程施工工期为300d。桥梁上部箱形梁预制须在140 日内完成。项目部在桥梁附近的空地上建设了梁板预制场,经测算预制梁板的底座周转期为10d,根据计算布置了预制底座和预制场龙门吊机及梁板存放场地。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第一片预制梁进行预应力张拉时,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超标,监理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事件二:由于工期紧,施工单位计划将一片施加预应力后的梁安装到桥梁上就位后,再进行压浆作业,被监理发现后制止。 问题: 1.本桥有多少片预制梁?为了完成生产任务,需要布置多少后张法预制底座?(列式计算) 2.图中A 和B 的名称是什么? 3.本桥有多少道湿接头?湿接头混凝土浇筑的要求有哪些? 4.梁板存放场地和存放台座有什么要求? 5.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是什么? 6.事件二中监理为什么要制止施工单位的行为?原因是什么?

考题 【背景资料】某公司承建一座市政桥梁工程,桥梁上部结构为9孔3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宽横断面布置T梁12片,T梁支座中心线距梁端600ram,T梁横截面如图3所示。 项目部进场后,拟在桥位线路上现有城市次干道旁租地建设T梁预制场,平面布置如图4所示,同时编制了预制场的建设方案:(1)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2)预测台座数量按预制工期120d、每片梁预制占用台座时间为10d配置;(3)在T粱预制施工时,现浇湿接缝钢筋不弯折,两个相邻预制台座间要求具有宽度2m的支模及作业空间;(4)露天钢材堆场经整平碾压后表面铺砂厚50mm;(5)由于该次干道位于城市郊区,预制场用地范围采用高1.5m的松木桩挂网围护。 监理审批预制场建设方案时,指出预制场围护不符合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雨期导致现场堆放的钢绞线外包装腐烂破损,钢绞线堆场处于潮湿状态。 事件2:T梁钢筋绑扎、钢绞线安装、支模等工作完成并检验合格后,项目部开始浇筑T梁混凝土,混凝土浇筑采用从一端向另一端全断面一次性浇筑完成。 【问题】 1.全桥共有T梁多少片 为完成T梁预制任务最少应设置多少个预制台座 均需列式计算。 2.列式计算图4中预制台座的间距B和支撑梁的间距1(单位以m表示)。 3.给出预制场围护的正确做法。 4.事件1中的钢绞线应如何存放 5.事件2中,T梁混凝土应如何正确浇筑

考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座高架桥,该桥上部结构为 30cm跨径的预应力小箱梁结构,共 120片预制箱梁。 预制场设5个制梁台座(编号1-5),采用一套外模、两套内模。每片梁的生产周期为10天。其中A工序(钢筋工程)2天,B工序(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2天,C工序(混凝土养生、预应力张拉与移梁)6天。5个制梁台座的制梁横道图如下: 【问题】 计算最短期流水施工工期。

考题 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多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桥梁,大桥分为上下游两幅,每幅单箱顶板宽10.5m,底板宽6m。大桥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双柱式桥墩(墩柱高15m至26m不等),普通钢筋混凝土盖梁。上部结构0号采用墩顶混凝土现浇施工,临时固结构造示意图如下图。 其他梁段(1~19号)采用预制场长线法台座预制,缆索吊装系统悬臂拼装。各梁段之间腹板采用剪刀齿衔接,环氧树脂粘核,顶板与底板均设20cm湿接缝。施工中加强测量管理,各梁段施工按照设计标高安装定位,控制好全桥线形。1~19号梁段长线法预制及悬拼安装施工工序为:预制场及存梁区布置→梁段浇筑台座准备→梁段浇筑及养护→D→梁段外运→梁段吊拼就位→临时预应力张拉及腹板剪力齿粘合→E→预应力穿索及张拉、封锚→下一梁段施工。按照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要求。施工单位对全桥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为Ⅲ级。 问题: 1.写出图中A、B、C结构的名称。 2.长线法预制及悬拼安装施工中工序D、E各是何种工序? 3.各梁段悬拼安装线形控制测量的关键项目是哪几项? 4.该大桥是否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说明理由,若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说明还需要进行哪几个步骤? 1.A为支座两侧临时预应力筋,B为临时支座,C为垫块。 2.D是梁段吊运存放、修整,E是放松起吊索。 3.标高和中轴线。 4.本桥需做专项风险评估。理由、因本桥风险评估等级达到Ⅲ级。评估步骤、确定专项风险评估范围→开展专项风险评估→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多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桥梁,大桥分为上下游两幅,每幅单箱顶板宽10.5m,底板宽6m。大桥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双柱式桥墩(墩柱高15m至26m不等),普通钢筋混凝土盖梁。上部结构0号采用墩顶混凝土现浇施工,临时固结构造示意图如下图。 其他梁段(1~19号)采用预制场长线法台座预制,缆索吊装系统悬臂拼装。各梁段之间腹板采用剪力齿衔接,环氧树脂粘合,顶板与底板均设20C、m湿接缝。施工中加强测量管理,各梁段施工按照设计标高安装定位,控制好全桥线形。1~19号梁段长线法预制及悬拼安装施工工序为:预制场及存梁区布置→梁段浇筑台座准备→梁段浇筑及养护→D、→梁段外运→梁段吊拼就位→临时预应力张拉及腹板剪力齿粘合→E、→预应力穿索及张拉、封锚→下一梁段施工。按照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要求。施工单位对全桥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为III级。问题:1.写出图中A、、B、、C、结构的名称。2.长线法预制及悬拼安装施工中工序D、、E、各是何种工序3.各梁段悬拼安装线形控制测量的关键项目是哪几项4.该大桥是否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说明理由,若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说明还需要进行哪几个步骤

考题 背景 某公司承建一座市政桥梁工程,桥梁上部结构为9孔3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宽横断面布置T梁12片,T梁支座中心线距梁端600mm,T梁横截面如图4-1所示。 项目部进场后,拟在桥位线路上现有城市次干道旁租地建设T梁预制场,平面布置如图4-2所示,同时编制了预制场的建设方案:(1)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2)预制台座数量按预制工期120天、每片梁预制占用台座时间为10天配置。(3)在T梁预制施工时,现浇湿接缝钢筋不弯折,两个相邻预制台座间要求具有宽度2m的支模及作业空间。(4)露天钢材堆场经整平碾压后表面铺砂厚50mm。(5)由于该次干道位于城市郊区,预制场用地范围采用高1.5m的松木桩挂网围护。 监理审批预制场建设方案时,指出预制场围护不符合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雨季导致现场堆放的钢绞线外包装腐烂破损,钢绞线堆场处于潮湿状态。事件二:T梁钢筋绑扎、钢绞线安装、支模等工作完成并检验合格后,项目部开始浇筑T梁混凝土,混凝土浇筑采用从一端向另一端全断面一次性浇筑完成。 问题: 1.全桥共有T梁多少片?为完成T梁预制任务最少应设置多少个预制台座?均需列式计算。 2.列式计算图4-2中预制台座的间距B和支撑梁的间距L。(单位以m表示) 3.给出预制场围护的正确做法。 4.事件一中的钢绞线应如何存放? 5.事件二中,T梁混凝土应如何正确浇筑?

考题 由于桥架的自重及焊接变形的影响,箱形梁腹板的预制上拱度应大于主梁的上拱度。

考题 预制箱梁底、腹板钢筋绑扎及顶板钢筋绑扎须在()上进行。

考题 由于桥架的自重及焊接变形的影响,箱形梁腹板的预制上拱度应大于主梁的上拱度,对吗?

考题 32m预制箱梁的底板、腹板及顶板应分别制作试件。

考题 背景材料: 某25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采用预制安装,后张法施工。施工单位设置的常见质量控制点有:支座预埋件的位置控制、板梁之间的高差控制、梁体之间现浇带混凝土质量控制、以及伸缩缝安装质量控制。 问题: 1。施工单位在预制板梁过程中对预应力筋和梁预制应开展哪些主要内容的检验? 2。请指出施工单位设置该预制板梁的常见质量控制点缺项部分。

考题 [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K25+200~+340m处有一座5×25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箱桥,箱梁高170cm,腹板厚17cm,两腹板内侧的宽度为170cm,场区预制场预制。腹板外侧用加劲钢模加固制作,内模用木材按设计尺寸制作,为保证内模有足够的刚度,内模中每隔2m设置一道加劲隔板。箱梁外侧模板用钢管支架固定,为防止混凝土振捣时发生内模上浮,在内模顶面堆放了钢锭。混凝土浇筑顺序如下:浇筑底板混凝土,再浇筑腹板混凝土,最后浇筑顶板混凝土。为防止混凝土过振,采取单侧先后振捣腹板混凝土的措施。拆模后发现,箱梁两侧的腹板厚度不均,内模有明显的左右移动。 [问题]: 施工单位采取的内外模板临时固定措施是否合理? 混凝土振捣的方法是否正确?

考题 “悬臂施工、梁段预制、长线法施工工序”案例分析与答案解析题 背景材料: 某大桥为(50+4×80+50)m连续梁桥,主梁为双箱单室箱形结构,混凝土标号为50号,采用悬臂拼装施工工艺。梁段采用长线法预制,缆索吊装就位。 问题: 简要叙述长线法施工工序。

考题 背景材料: 某10×25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桥,采用预制吊装,后张法施工.桥位处有一大块空地可作为预制场,地质情况为0.5m的强风化层,下为中风化砂岩.施工单位A采用定型钢模板预制板梁. 问题: 1.如何制作板梁预制台座? 2.施工单位A采用的模板是否合理?对模板有何要求或规定? 3.如何浇筑板梁混凝土? 4.张拉板梁预应力筋时,有何技术要求?

考题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中,竖向预应力筋通常布置在箱梁的()。A、横隔板B、顶板C、腹板D、底板

考题 问答题“悬臂施工、梁段预制、长线法施工工序”案例分析与答案解析题 背景材料: 某大桥为(50+4×80+50)m连续梁桥,主梁为双箱单室箱形结构,混凝土标号为50号,采用悬臂拼装施工工艺。梁段采用长线法预制,缆索吊装就位。 问题: 简要叙述长线法施工工序。

考题 问答题1.背景材料: 某一级公路K25+200~K25+340处有一座5×25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箱桥,箱梁高170cm,腹板厚17cm,两腹板内侧的宽度为170cm,场区预制场预制。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腹板外侧用加劲钢模加固制作,内模采用工厂加工,现场拼装,整体吊装。内模每片长度为1.5m,面板采用4mm钢板,边框、法兰使用6mm钢板,连接槽钢63号槽钢,连接孔规格为Ф22mm×26mm长孔,各块模板之间用螺丝连接。内模在箱梁底开口,便于浇筑底板混凝土,中间用螺钉或槽钢连接。内模在箱梁顶开口,顶部设活动盖板便于浇筑底板混凝土,中间用螺钉或槽钢连接。为保证内模有足够的刚度,内模中每隔2m设置一道加劲隔板。箱梁外侧模板用钢管支架固定,为防止混凝土振捣时发生内模上浮,在内模顶面堆放了钢锭。混凝土浇筑顺序如下:先底板及腹板根部,其次腹板,最后浇顶板及翼板。为防止混凝土过振,采取单侧先后振捣腹板混凝土的措施。拆模后发现,箱梁两侧的腹板厚度不均,内模有明显的左右移动。 事件2:设计采用后张法施工,采用直线预应力筋,设计文件对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无具体要求。施工单位在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压浆,压浆后应先将其周围冲洗干净并对梁端混凝土凿毛,锚固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用电弧焊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锚具采用封端混凝土保护。 2.问题: (1)事件1中施工单位采取的内外模板临时固定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2)事件1中混凝土振捣的方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针对事件2,预应力筋宜两端张拉还是一端张拉?并写出其张拉程序。 (4)指出事件2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考题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10×25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桥,采用预制吊装,后张法施工.桥位处有一大块空地可作为预制场,地质情况为0.5m的强风化层,下为中风化砂岩.施工单位A采用定型钢模板预制板梁. 问题: 1.如何制作板梁预制台座? 2.施工单位A采用的模板是否合理?对模板有何要求或规定? 3.如何浇筑板梁混凝土? 4.张拉板梁预应力筋时,有何技术要求?

考题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25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采用预制安装,后张法施工。施工单位设置的常见质量控制点有:支座预埋件的位置控制、板梁之间的高差控制、梁体之间现浇带混凝土质量控制、以及伸缩缝安装质量控制。 问题: 1。施工单位在预制板梁过程中对预应力筋和梁预制应开展哪些主要内容的检验? 2。请指出施工单位设置该预制板梁的常见质量控制点缺项部分。

考题 单选题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中,竖向预应力筋通常布置在箱梁的()。A 横隔板B 顶板C 腹板D 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