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计算题】已知某管段的长度为10m,流量为90kg/h,管径为15mm,管段上局部阻力系数为4,按当量阻力系数法计算该管段的压力损失为多少?
参考答案和解析
D=400mm,i=0.0021
更多 “【计算题】已知某管段的长度为10m,流量为90kg/h,管径为15mm,管段上局部阻力系数为4,按当量阻力系数法计算该管段的压力损失为多少?” 相关考题
考题
长管并联管段1、2,两管段直径相等d1 =d2,沿程阻力系数相等,长度ι1=2ι2,两管段的流量比Q1/ Q2为:
(A) 0.71 (B) 0.50
(C) 1.41 (D) 2.00
考题
图示长管并联管段1、2,两管段直径相等(d1=d2),沿程阻力系数相等,长度l1=2l2。两管段的流量比Q1/Q2为:
A. 0. 71
B. 0. 50
C. 1. 41
D. 2. 00
考题
当量长度法的基本原理是指( )。A.将管段的局部损失转变为沿程损失来计算
B.将管段的沿程损失转变为局部损失来计算
C.将管段的压力损失转变为沿程损失来计算
D.将管段的压力损失转变为局部损失来计算
考题
工程设计中,为便于管网计算,通常采用折算系数a=0.5将管段沿线流量折算为管段两端节点流量,但实际上该折算系数是一个近似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哪几项?( )A.靠近水厂出水管道的管段的折算系数大于0.5
B.靠近管网末端的管段的折算系数大于0.5
C.越靠近水厂出水管的管段的折算系数越接近于0.5
D.越靠近管网末端的管段的折算系数越接近于0.5
考题
当量长度法的基本原理是()A、将管段的沿程损失转变为局部损失来计算B、将管段的局部损失转变为沿程损失来计算C、将管段的压力损失转变为局部损失来计算D、将管段的压力损失转变为沿程损失来计算
考题
已知两并联管段的阻力数为50Pa/(m3/h)2、2.732Pa/(m3/h)2,若总流量为437.7m3/h,则阻力数为50Pa/(m3/h)2的管段的流量为()。A、102m3/hB、204m3/hC、335.7m3/hD、61m3/h
考题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管路设计水力计算的主要任务,通常为()。A、已知系统各管段的流量和系统的循环作用压力(压头),确定各管段的管径B、已知系统各管段的流量和各管段的管径,确定系统所必需的循环使用压力(压头)C、已知系统各管段的管径和该管段的允许压降,确定通过该管段的水流量D、已知系统各管段的热负荷及供、回水设计参数,确定系统的总循环水流量
考题
关于管路特性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串联管路的总特性阻力系数大于任何一段分管段的特性阻力系数B、并联管路的总特性阻力系数小于任何一段分管段的特性阻力系数C、管路特性阻力系数与管径和管长无关D、管路特性阻力系数与流体种类无关
考题
单选题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管路设计水力计算的主要任务,通常为()。A
已知系统各管段的流量和系统的循环作用压力(压头),确定各管段的管径B
已知系统各管段的流量和各管段的管径,确定系统所必需的循环使用压力(压头)C
已知系统各管段的管径和该管段的允许压降,确定通过该管段的水流量D
已知系统各管段的热负荷及供、回水设计参数,确定系统的总循环水流量
考题
单选题已知两并联管段的阻力数为50Pa/(m3/h)2、2.732Pa/(m3/h)2,若总流量为437.7m3/h,则阻力数为50Pa/(m3/h)2的管段的流量为()。A
102m3/hB
204m3/hC
335.7m3/hD
61m3/h
考题
单选题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管路设计水力计算的主要任务,通常为()A
已知系统各管段的流量和系统的循环作用压力(压头),确定各管段的管径B
已知系统各管段的流量和各管段的管径,确定系统所必需的循环作用压力(压头)C
已知系统各管段的管径和该臂段的容许压降,确定通过该管段的水流量D
已知系统各管段的热负荷及供、回水设计参数,确定系统的总循环水流量
考题
单选题当量长度法的基本原理是()A
将管段的沿程损失转变为局部损失来计算B
将管段的局部损失转变为沿程损失来计算C
将管段的压力损失转变为局部损失来计算D
将管段的压力损失转变为沿程损失来计算
考题
单选题圆形风道的直径为800mm,风量为36000m3/h,空气的运动粘滞系数为15.7×10-6m2/s,风道当量粗糙度为0.1mm,在长度为12m管段上测得沿程阻力为45Pa,计算风道的沿程阻力系数为( )。A
1.3B
0.13C
0.013D
0.0013
考题
单选题关于计算管段的阻力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与计算管段的管径大小有关B
与计算管段的长度有关C
与计算管道内壁的当量绝对粗糙度有关D
与通过计算管段的水流量有关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