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水是影响树木生长发育和分布的重要因子,没有水就没有树木。东部湿润以森林为主,西部干旱以草原和荒漠为主。《中国植被》中以年降水量()作为全国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A.300mm
B.400mm
C.500mm
D.600mm
参考答案和解析
主要组成成分;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代谢作用的介质;保持植物挺立;调节体温
更多 “水是影响树木生长发育和分布的重要因子,没有水就没有树木。东部湿润以森林为主,西部干旱以草原和荒漠为主。《中国植被》中以年降水量()作为全国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A.300mmB.400mmC.500mmD.600mm” 相关考题
考题
初中地理《中国的降水分布》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北方传统民居和南方传统民居图,问:“为什么我国北方地区房屋以平房为主,而南方以尖顶为主呢?”学生:“因为南方降水比较多”。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降水分布是不均匀的,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国降水的特点。
(二)新课讲授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教师活动】展示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
【问题】根据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总结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
【学生回答】空间分布不均,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
【教师活动】出示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量柱状图。
【问题】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时间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于夏季,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3.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教师活动】出示中国干湿状况分布图。
【问题】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将我国各地区进行分类。
【学生回答】我国东南部以湿润、半湿润为主,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为主。
4.降水的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师活动】出示甘肃夏河县的土墙平顶屋和浙江绍兴市的砖墙斜顶屋的景观图。
【学生活动】结合生活实例,小组间进行讨论,分析降水的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师生共同总结】
(1)影响房屋构造(北方降水少,以平顶为主,南方降水多,以尖顶为主)。
(2)影响植被(湿润区林木繁茂,干旱区主要适合草本植物生长)。
(3)影响农业类型和农作物分布(湿润、半湿润地区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干旱、半干旱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4)半湿润地区,主要种植较耐旱的小麦、玉米。
(三)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
作业:还有哪些案例可以反映降水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请查阅资料进行补充。
【板书设计】
1.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呈现什么规律?
2.简答《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教学的建议。
考题
我国盐渍土可划分为①极端干旱荒漠盐渍土区,②干旱荒漠和荒漠草原盐渍土区,③半干旱和干旱草原盐碱化区,④半干旱.半湿润苏打盐渍化去,⑤半湿润季风气候盐渍—苏打碱化区,⑥半湿润和湿润季风气候滨海盐渍化区,⑦()等7个类型区。
考题
我们沙漠沙的机械组成以()为主;风沙流中沙物质的主要运动方式是();我国北方地区的草原“三化”是指沙化、植被退化和();据2004年的调查结果,我国荒漠化面积为()km2;湿润指数是指年平均降水量与()的比值。
考题
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耕地利用上,北方以水田为主,南方以旱地为主B、草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C、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D、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南部山区
考题
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降水集中在春夏季节B
秦岭—淮河一线是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C
张家港市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D
我国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考题
单选题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耕地利用上,北方以水田为主,南方以旱地为主B
草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C
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D
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南部山区
考题
单选题从东往西,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区的植被依次分为()A
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
森林-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C
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D
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绿洲
考题
填空题我们沙漠沙的机械组成以()为主;风沙流中沙物质的主要运动方式是();我国北方地区的草原“三化”是指沙化、植被退化和();据2004年的调查结果,我国荒漠化面积为()km2;湿润指数是指年平均降水量与()的比值。
考题
填空题我国盐渍土可划分为①极端干旱荒漠盐渍土区,②干旱荒漠和荒漠草原盐渍土区,③半干旱和干旱草原盐碱化区,④半干旱.半湿润苏打盐渍化去,⑤半湿润季风气候盐渍—苏打碱化区,⑥半湿润和湿润季风气候滨海盐渍化区,⑦()等7个类型区。
考题
填空题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各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现象。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