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纸化高会已临近!

发布时间:2019-07-03


距离高会还有两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不知道各位考生备考的怎么样了,对于备考高会的考生来说相信很大一部分都是在30岁以上的小伙伴了,对于电脑无纸化考试不知道考生们是否适应,今天小编特地整理了一份关于无纸化考试的备考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1.面临问题

1)不习惯用电脑做题,影响答题效率。

高级会计师考试科目为《高级会计实务》,主要是案例分析题较多,很多考生已经习惯了在纸上做题,一边做题一边整理思路,忽然在电脑上做题,感觉很不适应。

2)计算机阅读题目不方便,影响答题速度。

很多考生不适应在计算机上阅读试题,感觉读了下面就不记得上面了,还得来回翻看,不能很快的从中获取信息,导致没有思路,感觉无从下手。

3)打字慢,计算器使用不习惯,影响答题思路。

高会考试题型为案例分析题,做案例分析题思路清晰、逻辑思维顺畅很重要,然而很多人打字慢,都不会用电脑上的计算器,或者用着不习惯,也会影响答题思路。

2.如何解决

1)使用计算机考试模拟系统提前熟悉无纸化考试。大家提前感受一下考试的方式,多用电脑做高会案例分析题,养成用电脑阅读的习惯后,提高打字速度,适应计算器的使用,同时把平时练习当做考试,多给自己适应的机会,切身体会无纸化考试环境,在考场上就能够得心应手。

2)冷静处理计算机故障等问题。在考试过程中,如遇到无法登陆、黑屏、断电等任何计算机故障相关的问题,千万不要慌张,先向监考人员示意,说明情况,安静等待解决故障。切忌不要浪费时间试图自己解决。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全部内容,希望各位小伙伴在坚持一下等拿下高级会计职称证书,就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绚丽多彩,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备考时间紧迫,大家快快准备起来吧。当有一天你通过高级会计师考试的时候,你会谢谢现在如此努力的你。所以,只有不断努力,才能遇见更好的未来!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甲公司前身是一家冷气设备生产企业。自1985年起,公司集中资源研发、生产当时国内市场处于一片空白的家用空调和大型柜式空调,企业获得了迅猛发展。1994年,甲公司积累了大量的资金,急需找到新的投资渠道。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机会和公司在家电行业的优势地位,甲公司陆续上马了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产品项目,希望利用公司的品牌优势,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
从1998年开始,国家加大对新能源行业的政策支持,甲公司领导层认为这一领域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1999年甲公司对高能动力镍氢电池项目进行了立项。2002年,甲公司召开了“高能动力镍氢电池及应用发布会”,标志着这个跨度更大的新能源行业成为甲公司的又一个主营领域。至2013年,甲公司是国内仅有的掌握镍氢电池自主专利技术的厂家,技术优势明显,但国内整个镍氢电池市场规模还不大,企业从新能源产业上的获利不足以支撑整个企业的发展。
2009年,甲公司的领导力排众议,坚持成立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宣布进入房地产行业,希望高回报率的房地产业能给企业发展带来新的转机。然而,之后不久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宏观调控,房地产业进入了一个“寒冬期”,资金链紧张,房地产销售面积大降。而作为一个没有房地产开发经验的行业“新手”,要想在宏观政策收紧的情况下,从众多经验丰富、实力雄厚、拥有良好品牌的房地产企业中夺取市场份额无疑难度极大。2010年,甲公司房地产业务亏损近千万元。
2010年以来,公司经营政策和财务政策一直保持稳定状态。2018年度,公司销售收入为5000亿元,税后净利润为250亿元,分配现金股利50亿元。2018年末,公司资产总额为2000亿元,负债总额为800亿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1>?、根据上述资料,指出甲公司实施的多元化战略类型。
<2>?、根据波士顿矩阵模型,指出甲公司的新能源业务、房地产业务属于哪种业务类型,并根据波士顿矩阵原理分别说明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3>?、假设甲公司未来不对外发行新股,计算甲公司2018年的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留存率、可持续增长率。
<4>?、假设甲公司未来打算引入战略投资者,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以获得长期利益回报和可持续发展,指出合格的战略投资者的特征。

答案:
解析:
1.甲公司的主业是空调,陆续上马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产品项目,属于相关多元化战略;进入新能源行业、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进入房地产行业,属于不相关多元化战略。(4分)
2.新能源业务属于明星业务。为了保护和扩展明星业务的市场主导地位,公司应对之进行资源倾斜。(2分)
房地产业务属于瘦狗业务。对房地产业务应果断进行清理,比如出售、转让等。(2分)
3.销售净利率=250/5000×100%=5%(1分)
净资产收益率=250/(2000-800)×100%=20.83%(1分)
利润留存率=(250-50)/250=80%(1分)
可持续增长率=(20.83%×80%)/[1-20.83%×80%]=20%(1分)
4.合格战略投资者的特征:(1)资源互补。(2)长期合作。(3)可持续增长和长期回报。(3分)

甲单位为一家省级事业单位,按其所在省财政厅要求,执行中央级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规定。甲单位2019年上半年计划引进10名优秀人才,并按相关政策安排引进人才保障性住房租金补贴预算15万元。2019年6月,人事处同10名引进人才签订了聘用合同。
  经履行相关报批程序,财务处支付了引进人才住房租金补贴15万元。财务处认为,保障性住房租金补贴属于对引进人才个人和家庭补助的一部分,遂将15万元引进人才住房补贴确认支出并按政府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列入“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答案:
解析:
甲单位财务处做法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保障性住房租金补贴应列入“工资福利支出”。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和销售钢铁的 A 股上市公司,其母公司为 XYZ 集团公司。甲 公司为实现规模化经营、提升市场竞争力,多次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成功进行了同行业 并购,迅速扩大和提高了公司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奠定了公司在钢铁行业的 地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一系列并购过程中,甲公司根据目标公司的具体情况, 主要采取了现金购买、承债和股份置换三种方式进行。甲公司的三次并购过程要点 如下:
(1)收购乙公司。乙公司是 XYZ 集团公司于 2000 年设立的一家全资子公司,其 主营业务是生产和销售钢铁。甲公司为实现"立足华北、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的 发展战略,2007 年 6 月 30 日,采用承担乙公司全部债务的方式收购乙公司,取得了 控制权。当日,甲公司的股本为 100 亿元,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为 120 亿元,留存 收益为 50 亿元;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 0.6 亿元(公允价值为 1 亿元),负债合计 为 1 亿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并购完成后,甲公司 2007年整合了乙公司财 务、研发、营销等部门和人员,并追加资金 2 亿元对乙公司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乙 公司产品技术等级并大幅度扩大了生产能力。
(2)收购丙公司。丙公司同为一家钢铁制造企业,丙公司与甲公司并购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2008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支付现金 4 亿元成功收购了丙公司的全部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3.2 亿元,公允价值为 3.5 亿元),取得了控制权。并购完成后,甲公司对丙公司引入了科学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先进经营理念,同时追加资金 3 亿元对丙公司钢铁的生产技术进行改造,极大地提高了丙公司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收购丁公司。丁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铁矿石的 A 股上市公司,丁公司与甲公司并购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2009 年 6 月 30 日,甲公司经批准通过定向增发 1 亿股(公允价值为 5 亿元)换入丁公司的 0.6 亿股(占丁公司股份的 60%),控制了丁公司。当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 10 亿元。甲公司控制丁公司后,向其输入了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进一步完善了丁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了规范运作水平,使丁公司从 2009 年下半年以来业绩稳步攀升。
假定不考虑其他有关因素。
要求:

简要说明甲公司上述三次并购取得成功的原因。
答案:
解析:
(1)实现了组织人事整合。
(2)实现了战略整合和业务整合。
(3)实现了制度整合和企业文化整合。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针对作业成本法,财务部小王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1.相较于传统成本法的单一,作业成本法根据不同的作业动因将资源分配到作业,再根据不同的资源动因将作业分配到各个成本对象当中,大幅度提升了成本分配的准确性。
2.增值作业是企业作业成本控制的重点。
3.资源动因分析在于评价作业的有效性,作业动因分析在于评价作业的增值性。
要求:
1.按照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判断财务部小王的几个观点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3.指出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

答案:
解析:
1.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单位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345000/2000=172.5(元/件)
甲产品的单位成本=172.5+1250=1422.5(元/件)
单位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405000/2500=162(元/件)
乙产品的单位成本=162+1900=2062(元/件)。
2.(1)观点1不正确。
理由:作业成本法下,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到各个作业当中,再根据作业动因将各个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当中。
(2)观点2不正确。
理由:非增值作业并非是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是不能为顾客带来价值的作业,所以非增值作业是企业作业成本控制的重点。
(3)观点3正确。
3.优点:(1)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各维度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定价、作业与流程改进、客户服务等决策的准确性;
(2)改善和强化成本控制,促进绩效管理的改进和完善;
(3)推进作业基础预算,提高作业、流程、作业链(或价值链)管理的能力。
缺点:部分作业的识别、划分、合并与认定,成本动因的选择以及成本动因计量方法的选择等均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操作较为复杂,开发和维护费用较高。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