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正高级会计职称评审条件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1-03-13


江西正高级会计职称评审条件有哪些


最佳答案

具有较强的财务会计管理能力,有领导一个单位(或地区、行业、部门、系统,以下统称“单位”)会计工作的经历,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连续担任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等5年以上。
2.连续在大型企业从事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绩效评价、内部控制、预算管理、投融资等重要财务会计管理工作10年以上。
3.连续在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从事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绩效评价、内部控制、预算管理、投融资等重要财务会计管理工作8年以上,且在单位担任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等2年以上。
4.连续担任会计师事务所(含分所)等服务机构合伙人或项目(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的年度审计、重大财会咨询、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等)负责人5年以上。
5.在单位从事财务会计管理工作15年以上并担任财务机构负责人5年以上。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甲公司于2013年在中国上海成立,主要经营业务是儿童服装的生产和销售,在成立的短短几年时间里,由于甲公司生产的儿童服装产品,质量上乘,价位合理,在上海本地以及周边城市获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和较好的品牌声誉,然而甲公司并没有满足于现有的市场销售量和市场占有范围。
甲公司决定扩大市场范围,进军北方市场,经过2个月的市场调查,看好了北方一家同样是生产和销售儿童服装的乙公司。甲公司在和乙公司商量并购计划的时候,乙公司明确表示不想被收购,或者是和甲公司合并,只想好好生产自己的产品,维持现有的市场份额。甲公司为了满足自己的战略发展计划,不顾乙公司的意愿,强行对乙公司进行收购,最终历时4个月,甲公司在2017年3月成功收购了乙公司。
并购后,甲公司把乙公司作为子公司进行经营,主要的生产模式参照其母公司——甲公司,销售市场不变。经过2年的变革发展,乙公司实现了质的飞跃,不同于之前的固守现状,不懂创新。在产品和质量、生产流程等方面都有突破。乙公司目前的现金需求量有所减少,有时会出现现金结余,而且企业的财务风险降低,乙公司上下对于之前的不配合并购想法都后悔不已,大家对于公司以后的发展都非常有信心。
要求:
1.根据资料,分别从行业相关性角度和被并购企业意愿角度,判断甲公司并购乙公司属于何种并购类型,并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资料,简述并购的动因。
3.根据资料,分析判断乙公司产品所属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在该时期应该采用的股利政策和财务战略类型。

答案:
解析:
1.(1)从行业相关性角度,甲公司并购乙公司属于横向并购。
理由:生产经营相同(或相似)产品或生产工艺相近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属于横向并购。甲、乙公司均为生产和销售儿童服装的公司,所以为横向并购。
(2)从被并购企业意愿角度,甲公司并购乙公司属于敌意并购。
理由:甲公司不顾乙公司的意愿,为了满足自己的发展,强行对乙公司进行并购。并购企业在遭到被并购企业抗拒时仍强行并购属于敌意并购。
2.并购的动因:
(1)并购可以迅速实现规模扩张。
(2)并购可以突破进入壁垒和规模的限制。
(3)并购可以主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全球化、多元化、开发新市场等)。
(4)并购可以加强市场控制能力。
(5)并购可以降低经营风险。
(6)并购可以获取价值被低估的公司。
(7)发挥协同效应,具体包括经营协同、管理协同与财务协同。
3.(1)成熟期。现金需求量有所减少,一些企业可能有现金结余,财务风险降低。
(2)应采用现金股利政策。
(3)应采用稳健型财务战略。

甲公司2015年销售收入为2000万元,销售净利率5%,现金股利支付率50%。公司预计2016年销售收入增长10%。资产占销售收入百分比不变,在考虑新增投资和内部留存融资的不足后,通过负债解决外部融资缺口。甲公司2015年资产负债表如下(单位:万元)。

要求:
  1.测算新增资产投资、内部留存融资额以及外部融资需要量。
  2.计算甲公司2016年内部增长率。
  3.计算甲公司2015年可持续增长率,指出甲公司增长管理所面临的财务问题以及可运用的财务策略。

答案:
解析:
1.新增资产投资=2000×10%×50%=100(万元)
  或:新增资产投资=1000×10%=100(万元)
  内部留存融资额=2000×(1+10%)×5%×(1-50%)=55(万元)
  外部融资需要量=100-55=45(万元)
  2.内部增长率=5%×(1-50%)/[50%-5%×(1-50%)]=5.26%
  或:
  总资产报酬率=(2000×5%)/1000=10%
  内部增长率=10%×(1-50%)/[1-10%×(1-50%)]=5.26%
  3.净资产收益率=(2000×5%)/450=22.22%
  可持续增长率=22.22%×(1-50%)/[1-22.22%×(1-50%)]=12.5%
  由于预计增长率10%小于可持续增长率12.5%,表明市场萎缩,企业应调整自身经营战略,采取的可行财务策略包括:(1)支付股利;(2)加大促销力度;(3)调整业务结构;(4)转型发展;(5)其他。

甲公司是一家机械制造企业,2018年底正在与同行业乙企业展开并购谈判。甲公司经综合分析认为,支付价格收益比(并购者支付价格/税后利润)和账面价值倍数(并购者支付价格/净资产值)是适合乙公司的估值指标。甲公司在计算乙公司加权平均评估价值时,赋予支付价格收益比的权重为40%,账面价值倍数的权重为60%。可比交易的支付价格收益比和账面价值倍数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根据尽职调查,乙企业净利润55000万元,净资产账面价值270000万元。经多轮谈判,甲、乙公司最终确定并购对价为45亿元。甲公司的评估价值为50亿元,甲公司并购乙公司之后的整体价值110亿元。
  要求:
  1.计算可比交易的支付价格收益比和账面价值倍数的平均值。
  2.计算乙公司的加权平均评估价值。
  3.计算并购收益和并购溢价。

答案:
解析:
 1.支付价格收益比的平均值=(6+8+9+5)/4=7
  账面价值倍数的平均值=(1.4+1.5+1.7+1.4)/4=1.5
  2.加权平均估值=55000×7×40%+270000×1.5×60%=397000(万元)
  3.并购收益=110-(50+39.7)=20.3(亿元)
  并购溢价=45-39.7=5.3(亿元)

GP 企业集团是主要从事工程勘察施工的国有企业,下属二级企业 23 个,现有职工 1 万多人,GP 企业集团对下属各企业管理实行经营者负责制,对其进行经营业绩考核,并制定了 GP 企业集团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
考核办法主要从经营收入、利润总额和资本保值增值率三方面进行,指标考核基数为单位上年度实际完成数,其中未完成上年指标数的单位,本年指标不作调整,仍沿用上年指标数。每年年初根据上年度经营状况制定和下达下一年度考核指标额度,年终根据各企业上报的财务报表数据与指标额度对比,计算出实际完成率,责任控制目标作为修正指标。
经营者收入由基本收入和效绩收入构成。基本收入,等于考核年度企业职工人均年收入的两倍再乘以企业规模系数,且基本收入不得超过全集团职工人均年收入的两倍。GP 企业集团的薪酬主要采用年薪制等,虚拟股票、股票期权等长效的激励机制还未实行。
要求:

指标设计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
解析:
过于侧重财务指标而忽视非财务指标,仅有一个非财务的修正指标。经营收入、利润总额、
资本保值增值率三项考核指标均为财务指标,且均为经营成果指标,过分地重视短期的财务业绩。这样一味强调短期的财务成果会助长经营者盲目追求高财务指标,仅注重眼前利益,使得经营者可能不愿意进行会降低当前盈利的资本投资、不积极处理不良资产、不计提或者少提折旧等,以至于企业在短期业绩方面投资过多,而较少投资于企业长期的价值创造,忽视了长远利益。此外,经营收入、利润总额、资本保值增值率三项,只能反映过去的经营业绩,没有反映企业未来的无形资产,特别是企业的知识资本,忽视市场占有率、质量和服务、科技创新、市场开拓和推广、员工培训和满意度等指标。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不仅仅要关注财务业绩,还必须考虑顾客、供应商、员工、技术和革新等方面,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竞争优势。另外,经营收入、
利润总额、资本保值增值率三项考核指标未能和企业战略相结合。该经营业绩的考核是建立在财务指标的基础上,这些指标在实现企业长期战略目标方面联系很小,不能很好地调动经营者进行规划和执行企业的战略目标,使企业的战略开发与实施之间产生了差距,最终妨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还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主要由净利润决定,此指标与利润总额指标存在重复。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