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青海2020年高级会计师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正在开通中!

发布时间:2020-08-21


青海的考生看过来!青海2020年高级会计师准考证打印入口已开通,请考生抓紧时间打印,未在时限内打印准考证的,视作放弃考试。下面,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带来高级会计师准考证打印及考试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赶紧来看看吧!

(一)青海高级会计师准考证打印时间:820日至95日。

(二)青海高级会计师准考证打印入口: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网上报名系统。

(三)注意事项:

1、各位考生一是注意打印时间,建议考生尽量提早打印,确保在打印期间内完成;

2、考生在打印准考证前,认真核对个人信息,身份证号、姓名等信息,并详细阅读考生须知和考生协议,成功打印准考证后视同完全同意协议书中的相关内容。如个人信息有误请及时携带身份证原件到省财政厅会计处(604室)修改;

3、认真查看准考证上显示的考试时间、地点及考场号等相关信息,按规定参加考试。

4、考生应提前对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无纸化考试操作系统、答题演示、模拟答题系统进行了解,确保考试过程中因操作失误导致成绩作废(网址:http://kzp.mof.gov.cn/moni.jsp)。

5、考生应提前了解确定考场所在位置,避免走错考场,耽误考试时间。

(四)疫情防控重点:

1、考生应在考试前14天内启动体温监测,并通过信用青海微信公众号、青海省信康码微信申领信用健康码。持续关注信康码状态并保持通讯畅通。要按照一日一测,异常情况随时报的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将异常情况报告所在单位或社区防疫部门。信康码为绿码且体温正常的考生可正常参加考试。信康码非绿码的考生,须提供考前7天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证明。

2、来自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考生及与新冠病毒肺炎确诊、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有密切接触的考生,应至少提前14天到达青海省内,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规定,自觉接受隔离观察、健康管理和核酸检测,并于考试当天提供7天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证明,方可进入考点参加考试。

3、考生要认真阅读上述疫情防控重点及注意事项,填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承诺书,并于考试当天第一场考试入场前提交,自愿承担相关责任,接受相应处理。凡隐瞒或谎报旅居史、接触史、健康状况等疫情防控重点信息,不配合工作人员进行防疫检测、询问、排查、送诊等造成严重后果的,取消考试资格,终止考试;如有违法情况,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4、考生应提前1小时到达考点。考生进入考点时,应当主动出示本人防疫信康码信息,并主动配合工作人员接受体温测量和消毒工作,经现场测量体温正常且无咳嗽等呼吸道异常症状者,方可进入考点。若体温超过37.3℃,需现场接受3次体温复测,如体温仍超标准,确属发热的,经现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评估后,综合研判不具备参加考试条件的,不得进入考点。

5、考试期间,考生要自觉维护考试秩序,与其他考生保持安全防控距离,服从现场工作人员安排。考生须提前自备一次性医用口罩2只,在进入考场前必须佩戴口罩,在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口罩。

以上就是今天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以上的资讯能够帮助到所有的考生,51题库考试学习网在这里预祝各位考生在今年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投资项目在运营期内某年营业收入为100万元,付现成本为60万元,年折旧额为20万元,年利息费用为10万元,假设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0%。
要求:按照三种方法分别计算营业现金流量。

答案:
解析:
1.根据现金流量的定义直接计算:
该年税前经营利润(息税前利润)=100-60-20=20(万元)
所得税=20×20%=4(万元)
营业现金流量=100-60-4=36(万元)
2.根据税后净利调整计算:
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前经营利润×(1-适用所得税税率)=20×(1-20%)=16(万元)
营业现金流量=16+20=36(万元)
或:如果根据利润表的净利润调整计算:
净利润=(100-60-20-10)×(1-20%)=8(万元)
营业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税后利息=8+20+10×(1-20%)=36(万元)
3.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计算:
营业现金流量=100×(1-20%)-60×(1-20%)+20×20%=(100-60)×(1-20%)+20×20%=36(万元)

甲公司是国内一家大型能源化工集团股份公司。2018年10月,公司召开由各部门经理共同参加的业务研讨会,会议讨论了公司的各项具体业务。有关人员发言要点如下:
总经理:舞弊是公司近年来重点加以控制的领域之一,公司应该建立反舞弊机制,同时建议公司加入“中国企业反舞弊联盟”这一民间非营利性合作组织,助力根除商业舞弊、建设廉洁商业环境。
人力资源部经理:今年,公司完善了人力资源激励约束机制,制定了与业绩考核挂钩的薪酬制度,切实做到了薪酬安排与员工贡献相协调。下一步建议结合工作需要,分期分批对干部人员进行定期轮岗,并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干部轮岗的有关规定,关键岗位员工则没有必要实行定期轮岗。
财务部经理:公司非常重视安全生产投入,在人力、物力、资金、技术等方面提供了充足的保障。为了缓解不断上涨的成本压力,建议公司2019年度小幅度降低安全生产的保障标准。能源勘探开发、油气化工运销和金融资本平台是公司的三大核心业务版块,考虑到成本效益问题,建议将能源勘探开发业务外包给公司外部的专业服务商。
研发部经理:作为大型能源化工企业,我司在推动和实现绿色发展上责无旁贷、矢志不渝,公司2019年将上马“绿色行动”重大研发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上报总经理最终审议批准,下一步将启动实施。
内部审计部经理:公司授权我部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2019年1月初,我部将成立评价工作组具体承担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任务,鉴于评价工作组成员非常熟悉评价工作流程,所以在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之前,不需要接受相关的业务培训。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1>?、根据总经理发言,指出为确保反舞弊工作落到实处,甲公司应当如何处理。
<2>?、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逐项说明人力资源部经理、财务部经理、研发部经理、内部审计部经理的发言是否恰当,如不恰当,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为确保反舞弊工作落到实处,企业应当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设置举报专线,明确举报投诉处理程序、办理时限和办结要求,确保举报、投诉成为企业有效掌握信息的重要途径。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应当及时传达至全体员工。(2分)
2.(1)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发言不恰当。(0.5分)
不当之处:关键岗位员工则没有必要实行定期轮岗。(1分)
理由:企业应当制定关键岗位员工的定期轮岗制度。(1.5分)
(2)财务部经理的发言不恰当。(0.5分)
不当之处:建议公司2019年度小幅度降低安全生产的保障标准。(0.5分)
理由:企业不能因为缓解成本压力而随意降低保障标准。(1分)
不当之处:建议将能源勘探开发业务外包给公司外部的专业服务商。(1分)
理由:能源勘探开发业务属于核心业务,企业应该避免将核心业务外包。(1.5分)
(3)研发部经理的发言不恰当。(0.5分)
不当之处:公司2019年将上马“绿色行动”重大研发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上报总经理最终审议批准,下一步将启动实施。(1分)
理由:重大研究项目应当报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集体审议决策,而不是上报总经理最终审议批准。(0.5分)
(4)内部审计部经理的发言不恰当。(0.5分)
不当之处:在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之前,评价工作组成员不需要接受相关的业务培训。(1分)
理由:在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之前,评价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培训内容一般包括内部控制专业知识及相关规章制度、评价工作流程、检查评价方法、工作底稿填写要求、缺陷认定标准、评价人员的权利义务、纪律要求及评价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等。(2分)

甲公司为一家能源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近年来,为做大做强主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甲公司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对外股根投资业务取得重大进展,2012年度,甲公司发生的相关业务如下:
(1) 2012年3月31日,甲公司与境外某能源企业A公司的某股东签订股权收购协议,甲公司以200000万元的价格收购A公司股分的80%;当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20000万元,账面价值为210000万元。6月30日,甲公司支付了收购款并完成股权划转手续,取得了对A儿司的控制权;当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35000万元,账面价值为225000万元.收购前,甲公司与A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甲公司与A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
(2) 2012年7月31日,甲公司向其在西部地区注册的控股子公司B公司销售一批商品,销售价格为20000万元,销售成本为16000万元;至12月31日,贷款全部未收到,甲公司为该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600万元。B公司将该批商品作为存货管理,并在2012正对外销售了其中的60%,取得销售收如14400万元;12月31日,B公司为尚未销售的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0万元。甲公司与B公司各位独立的纳税主体,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25%和15%。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因素。
(3)2012正8月31日,甲公司取得C公司股分的20%,能够对C 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当日,C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9月30日,甲公司以60000万元的价格从C公司购进某标号燃料油作为存货管理;C公司的销售成本50000万元。至12月31日,甲公司仍未对外出售该存货甲公司和C公司之间为发生过其他交易。C公司2012年度实现净利润100000万元。假定甲公司按要求应编制台并财务报表,且不考虑增值税因素。
(4)甲公司还开展了一下股权投资业务,且已经完成多有相关手续。
①2012年10月31日,甲公司的两个子公司与境外D公司三方签订投资协议,约定甲公司的两个子公司分别投资40000万元和20000万元,D公司投资20000万元,在境外设立台资企业E公司从事煤炭资源开发业务,甲公司通过其两个子公司向E 公司委派董事会7名董事和4名董事。按照E公司注册地政府相差规定,D公司对E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拥有否决权。
②2012正10月31日,甲公司以现金200000万元取得F公司股份的40%。F公司章程规定,其财务和经营政策需经占50%以上股份代表决定。12月10日,甲公司与F公司另一股东签订股权委托管理协议,受托管理该股东所持的2 5%F公司股份,并取得相应的表决权。
假定上述涉涉及的股份均具有表决权,且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资料(1)判断甲公司收购A公司股份是否属于企业合并,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属于企业合并判断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台并,同时指出台并日(或购买日),并分别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 属于企业合并
理由:并购交易完成后,甲公司对A公司拥有控制权。
(2) 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台并。
理由:收购前甲公司与A公司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i
(3) 购买日为2012正6月30日。
理由:在该日用公司取得了A公司控制权。

甲公司是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服装生产制造企业。为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要求,甲公司于2014年末召开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专题会议。在专题会议上,公司各管理层成员发言要点如下:
(1)董事长: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全责,定期召开董事会议,商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决策。通过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以遵循我国的法律法规为内控终极目标。
(2)采购部经理:公司的资金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而资金活动内部控制是本公司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所以接下来,要加强资金活动的风险管控,改进资金活动内部控制,针对资金调度不合理的问题,建议定期组织召开资金调度会或者是资金安全检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鉴于本公司采购业务频繁,为方便采购,可以让采购人员随意携带空白支票外出采购。
(3)筹资部经理:为了规范公司的筹资活动,应当对筹资方案进行科学论证,不得依据未经论证的方案开展筹资活动。制定的全部筹资方案应当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全面反映风险评估情况。
(4)市场部经理:我会对客户的信用状况做充分评估,并在确认符合条件后签订销售合同。
(5)生产部经理:由于公司的部分重大业务要外包给专业的承包商,而这些业务主要与生产部和市场部息息相关,所以公司的这些外包业务由我和市场部经理两个人进行决策审批。
(6)财务部经理: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不需要进行披露。不能确定期后事项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的,应当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7)研发部经理:公司即将上马A产品研发项目,建议由专人负责跟踪检查研发项目的进展情况,评估各阶段的研究成果。为确保该项目能够按期保质完成,希望公司能够按时提供该项目所需的资金。
(8)人力资源部经理: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建议面向社会招聘具有管理专长和技术专长的员工,以提高公司整体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同时辞退不符合要求的员工。制定与业绩考核挂钩的薪酬制度,多劳多得,公平客观。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1>?、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等有关规定的要求,逐项指出资料(1)至(8)甲公司各管理层成员的发言是否存在不当之处,若存在不当之处请指出,并逐项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董事长的发言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以遵循我国的法律法规为内控终极目标。(0.5分)
理由:内部控制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实现发展战略。(1分)
(2)采购部经理的发言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为方便采购,让采购人员随意携带空白支票外出采购观点不当。(0.5分)
理由:空白支票必须由专人妥善保管,严格控制携带空白支票外出采购。(1分)
(3)筹资部经理的发言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制定的全部筹资方案应当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全面反映风险评估情况。(0.5分)
理由:重大筹资方案应当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全面反映风险评估情况。(1分)
(4)市场部经理的发言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市场部经理同时负责客户信用调查和销售合同审批签订不当。(0.5分)
理由:客户信用调查和销售合同审批签订属于不相容职责,应当分离。(1分)
(5)生产部经理的发言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公司的部分重大外包业务由生产部经理和市场部经理两个人进行决策审批存在不当之处。(0.5分)
理由:重大业务外包方案应当由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决策审批。(1分)
(6)财务部经理的发言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一: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不需要进行披露存在不当之处。(0.5分)
理由: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予以披露。(1分)
不当之处二:不能确定期后事项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的,应当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0.5分)
理由:注册会计师不能确定期后事项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的,应当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1分)
(7)不存在不当之处。(0.75分)
(8)不存在不当之处。(0.75分)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