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级会计师报名工作年限是多少,你必须知道!

发布时间:2020-01-01


高级会计师工作年限要求是多少,很多考生都还不清楚,来跟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一起看看具体内容,千万别错过哦。

一般情况如下:

1)《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高级会计师职务任职基本条件。

取得博士学位,并担任会计师职务二至三年;取得硕士学位、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结业证书,或大学本科毕业并担任会计师职务五年以上。

2)省级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中央单位批准的本地区、本部门申报高级会计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共同负责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工作中的考试(以下简称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由国家统一组织。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会计考办”)负责确定考度科目、制定考试大纲和确定合格标准,对阅卷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财政部负责组织专家命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组织专家审定试题。

各地区的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由当地人事、财政部门协商制定组织实施办法。党中央、国务院所属单位和中央管理企业(以下简称“中央单位”)的会计人员,按照属地化原则报名参加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

申请参加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的人员,须持有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或本地区、本部门当年参评使用标准的成绩证明。各地区的评审工作仍按现行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进行。中央单位的评审工作,由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或原人事部)备案、具有高级会计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权的部门组织进行;没有高级会计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权的中央单位,可按规定委托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或原人事部)备案、具有高级会计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权的其他中央单位或所在地省级高级会计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进行。

以上就是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你分享的全部内容了,还没看够的小伙伴,多多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吧,我们会经常更新关于考试的各种资讯的。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甲单位为一家省级行政单位,按省财政厅要求执行中央级行政单位部门管理、政府采购等有关规定。2019年5月,审计局对该单位及其下属单位2018年度财政项目预算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了以下主要问题:
(1)2018年该单位在编制预算时,相关人员认为事业基金可直接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因此不需要纳入预算编制范围。
(2)2018年7月,该单位收到以财政授权方式支付办公楼改建项目经费300万元,该项目在2018年8月开始施工,合同约定每月按工程实施进度付款,但在8月中旬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现改建方案设计有缺陷,需要重新审定设计方案并论证,以致使该工程停工,在2018年底该改建方案还未确定,也未上报财政部门,直到年底仍未启动实施,但该单位为了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直接将该项目资金于12月全额拨付给施工单位,等改建方案论证充分后再组织施工。
(3)2018年8月到9月,该单位的相关调研人员在某地级市调研工作及开展会议时,发生的差旅费、办公费、会议费等3万元均以现金支付,审计人员在核查其相关报销单据及材料时并未发现特殊情形。
(4)2018年7月,甲单位从供应商处购入一批金额为15万元的材料,该批材料于购入当月即验收入库,价款尚未支付。8月末经计算8月份因开展业务活动领用了部分该批材料,金额为2万元。甲单位在购入该批材料并验收入库时,增加了库存物品15万元,应付账款15万元;开展业务活动领用部分原材料时,增加了业务活动费用2万元,减少了库存物品2万元。
(5)甲单位的附属单位乙公司因其会计怀孕休产假,乙公司财务处内部会议决定由出纳兼任了会计的部分职务,包括稽核、会计档案保管等。
(6)甲单位按规定对本单位2018年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自我评价,并编制了预算绩效报告,将实际取得的绩效与绩效目标进行了对比,对于未实现绩效目标的事项,在报告中一一列明了理由。
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其他因素。
要求:根据国家部门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等有关规定,逐项指出事项(1)至事项(6)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如存在不当之处,分别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事项(1)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中央部门收入预算来源主要包括上年结转、财政拨款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下级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等。
各中央部门填报预算时应做到全面考虑、完整填列,对单位预计取得的各项收入进行全面考虑,不应在部门预算外保留其他收入项目。因此应将事业基金纳入预算编制范围。
2.事项(2)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行政单位不得自行调整预算。预算执行过程中,如发生项目变更、终止的,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报经财政部批准,并进行预算调整。
3.事项(3)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按相关公务卡管理制度,除下列规定的暂不使用公务卡结算的情况外,其他支出,均应由公务卡结算。如有特殊情形确实不能使用公务卡结算的,应报经单位财政部门批准。可暂不使用公务卡结算的情况:
(1)在县级以下(不包括县级)地区发生的公务支出;
(2)在县级及县级以上地区不具备刷卡条件的场所发生的单笔消费在200元以下的公务支出;
(3)按规定支付给个人的支出;
(4)签证费、快递费、过桥过路费、出租车费用等目前只能使用现金结算的支出。
该业务中,没有什么特殊情形,而相关调研人员在地级市调研工作及开展会议时,发生的差旅费、办公费、会议费等应由公务卡结算。
4.事项(4)无不当之处。
5.事项(5)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违反了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制度。出纳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6.事项(6)无不当之处。

甲公司为一家国有企业的下属子公司,主要从事 X、Y 两种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现拟新投产A、B 两种产品。2017 年初,甲公司召开成本管控专题会议。有关人员发言要点如下:
(1)市场部经理:经市场部调研,A、B 产品的竞争性市场价格分别为 207 元/件和 322 元/件。为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建议:①以竞争性市场价格销售 A、B 产品;②以 15%的产品必要成本利润率{(销售单价-单位生产成本)单位生产成本×100%}确定 A、B 产品的单位目
标成本。
(2)财务部经理:根据传统成本法测算,制造费用按机器小时数分配后,A、B 产品的单位生
产成本分别为 170 元和 310 元。根据作业成本法测算,A、B 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 220 元和275 元。根据 A、B 产品的生产特点,采用机器小时数分配制造费用的传统法扭曲了成本信息,建议按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进行决策。
(3)企业发展部经理:产品成本控制应考虑包括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价值链各环节所发生的全部成本。如果只考虑产品制造环节所发生成本,而不考虑价值链其他环节所发生成本,将有可能得出错误的决策结果。根据企业发展部测算,A、B 产品应分摊的单位上游成本(研发、设计等环节成本)分别为 13 元和 18 元,应分摊的单位下游成本(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成本)分别为 8 元和 12 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资料(3),结合作业成本法下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计算 A、B 两种产品的单位生命周期成本。
答案:
解析:
A 产品的单位生命周期成本=13+220+8=241(元)
B 产品的单位生命周期成本=18+275+12=305(元)

A公司是智能化家用设备制造企业,从2019年开始,为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管理质量和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拟实施以绩效评价为核心的绩效管理工作,为此专门召集一些专家座谈,研究如何改进绩效评价方法。会议记录中的有关内容如下:
  (1)企业应该根据发展战略目标,考虑未来评价期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外部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等因素,制定集团级、子公司、部门级、岗位级等分层级的绩效计划。绩效计划制定完成后,经薪酬委员会审核后以正式文件形式下达执行,执行过程中不予以调整。
  (2)对评价对象进行绩效评价时,一般应该设计多个评价指标,根据每个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程度设计指标权重。在设计指标权重时,聘请专业人士向他们征询意见并多次反复,最终确定指标权重。
  (3)为了将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结合在一起,形成公正的评价结果,避免评价结果出现偏差,误导评价主体,无法达到评价目的,企业拟采用功效系数法进行绩效评价计分。
  (4)企业应该综合考虑绩效评价期间宏观经济政策、外部市场环境和内部管理要求,清晰识别价值创造模式,按照价值创造路径识别出关键驱动因素,科学地选择和设置指标体系。
  (5)企业将采用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方法,在每个维度设置3-5个关键绩效指标,从多维度进行绩效评价,提升绩效管理水平,以追求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判断绩效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程序是否妥当,如果不妥,说明理由。
  2.根据资料(2),指出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3.根据资料(3),指出功效系数法的优缺点。
  4.根据资料(4),指出拟采用的绩效评价方法,并说明该方法的缺点。
  5.根据资料(5),简要说明平衡计分卡中的“平衡”含义。

答案:
解析:
 1.不妥当。
  理由:绩效计划经薪酬委员会审核后,报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审批后,以正式文件形式下达执行;经审批的下达执行的绩效计划,如果受到国家政策、市场环境、不可抗力等客观因素影响,确需调整的,应严格履行规定的审批程序。
  2.德尔菲法或专家调查法。
  3.功效系数法的优点:从不同侧面对评价对象进行计算评分,满足了企业多目标、多层次、多因素的绩效评价要求。
  功效系数法的缺点:标准值确定难度较大,比较复杂。
  4.关键绩效指标法。
  缺点:关键绩效指标的选取需要透彻理解企业价值创造模式和战略目标,有效识别核心业务流程和关键价值驱动因素,指标体系设计不当将导致错误的价值导向或管理缺失。
  5.“平衡”的含义包括:
  (1)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平衡;
  (2)与客户有关的外部衡量与关键业务过程和学习成长相关的内部衡量的平衡;
  (3)领先指标与滞后指标设计的平衡;
  (4)结果的衡量与未来绩效衡量的平衡。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