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保工程师《专业知识》历年真题(2021-05-21)

发布时间:2021-05-21


2021年环保工程师《专业知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固体废弃物自然堆积孔隙比1.2经压缩比为0.5的压缩处理,假设质量不变,则 孔隙比为:【单选题】

A.0. 6

B.0.4

C.0.2

D.0.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由题意知:

2、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表明,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髙10°C,反应 速率可提高:【单选题】

A.1?2倍

B.3倍

C. 3?4倍

D.5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C,酶促反应速度可以相应提高1? 2倍。

3、在力学范畴内,常用的鉴本因次有:【单选题】

A.(M)1个

B.(M、丁)2个 

C.(M、T、L)3个

D.(M、T、L、F)4个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力学范畴内,常用的基本因次有长度(L)、时间(T)、质量(M)3个。

4、关于纯氧曝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由于顶面密封,上层聚集二氧化碳,不利于氨化

B.氧的传质效率比较高,但是氧的利用效率和传统曝气方式相同

C.污泥浓度高,容易污泥膨胀

D.污泥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B氧的传质速率和利用效率都比传统曝气方式高;选项C纯氧曝气法 污泥浓度高达4000?7000mg/L,但不容易发生污泥膨胀;选项D纯氧曝气法污泥 量小。

5、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单选题】

A.对规划和逑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的方法 和制度

B.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 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C.对规划和建设项同提出污水和废物的治理方案

D.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6、下列不屈于环境规划原则的是:【单选题】

A.整体性原则

B.市场经济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可行性原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必须遵循整体性、科学性、规范性、可行性和适应性原则。

7、关于曝气生物滤池,下列描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A.生物量大,出水水质好,不仅可以用于污水深度处理,而且可以直接用于二级处理

B.中氧传输效率髙,动力消耗低

C.水头损失较大,用于深度处理时通常需要再提升

D.对进水的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悬浮物≤100mg/L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曝气生物滤池要求进水悬浮物不应高于100mg/L。

8、大气稳定度和烟流扩散的关系包含:【单选题】

A.波浪型、锥形、方形、屋脊型、熏烟型

B.波浪型、锥形、扇形、屋脊型、黑烟型

C.波浪型、锥形、扇形、山脊型、熏烟型

D.波浪型、圆形、扇形、屋脊型、黑烟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大气稳定度和烟流扩散的关系包含波浪型、锥形、扇形、屋脊型、熏烟型。 

9、用溶液吸收法测定大气中,吸收液体积为10mL,采样流量为0. 5L/min,采样 时间为1h,采样时气温为30°C,大气压为100.5kPa,将吸收液稀释至20mL,用比 色法测得的浓度为0. 2mg/L,大气中在标准状态下的浓度为:【单选题】

A.0. 15mg/

B.0. 075mg/

C.0. 20mg/

D.0. 30mg/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0、使用隔振沟的优点为:【单选题】

A.有较低的固有频率

B.不会产生共振激增

C.可以隔离地表平面波

D.可以保持动平衡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隔振沟的减振作用主要通过振源和被保护物体间的间隙来实现。这一间隙 垂直于地表,成为地表平面波的一道屏障,如解图所示。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保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答案:A
解析:


答案:B
解析:

信号、信息和媒体三者的关系可以比喻为:

A.信息是货,信号是路,媒体是车
B.信息是车,信号是货,媒体是路
C.信息是货,信号是车,媒体是路
D.信息是路,信号是车,媒体是货
答案:C
解析:
提示 信息是抽象的,信号是物理的。信息必须以信号为载体,才能通过物理媒体进行传输和处理。所以,信号是载体,信息是内容,媒体是传输介质。

如图25所示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是:( )。


A、RB1∥RB2∥rbe
B、RB1∥RB2∥[rbe+(1+β)RE1]
C、RB1∥RB2∥[rbe+(1+β)(RE2+RE1)]
D、RB1∥RB2∥[rbe+(1+β)RE2]
答案:B
解析:
由微变等效电路可以得到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