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世界的气候类型基础习练及答案

读图4,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岛
B.半岛
C.半岛
D.岛
E.海
(2)B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沿40oN纬线由A岛北部向西至我国新疆地区,气候呈现出__________的趋势。
(3)A国家,F国家和D地区相同经济特点的是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1)本州、朝鲜、山东、台湾、日本(2)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增强
(3)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充分利用优越的海运条件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出口产品,发展外向型经济


读图4,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岛
B.半岛
C.半岛
D.岛
E.海
(2)B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沿40oN纬线由A岛北部向西至我国新疆地区,气候呈现出__________的趋势。
(3)A国家,F国家和D地区相同经济特点的是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1)本州、朝鲜、山东、台湾、日本(2)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增强
(3)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充分利用优越的海运条件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出口产品,发展外向型经济


下图为部分海区洋流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关于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A.洋流①是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成因
B.②处有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C.洋流③对沿岸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D.顺洋流④航行,增加非洲到南美的时间

答案:C
解析:
洋流③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对沿岸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剖面及其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第题。




该地所处地区最可能是(  )。查看材料

A.青藏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南方地区

答案:D
解析:
该地海拔在1~500m以下,因此排除A选项,年降水量在1~000mm左右,应在我国的南方地区。


材料:考试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方式。命题是考试的基础。命题时首先需要确立考试目的即立意,为命题提供指导。单项选择题的命题需要体现立意、题干语言简练、选项独立、答案唯一。

刘老师在命制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时,设计了一组单项选择题,题目如下:

全球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南北纬30~50的大陆西岸,下图示意全球主要优质酿酒葡萄产区。读图完成1-2题。

1.全球优质葡萄产区所在地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与国外其他葡萄产区相比,我国新疆吐鲁番成为优质葡萄产区的有利条件是( )。

A.光照充足

B.降水量多

C.昼夜温差大

D.土壤肥沃
5.主观题
(1)简述该组试题的立意,并从立意、情景、设问方面分析其优点。(8分)

(2)分析选项设计存在的共同问题。在不改变备选项叙述的情况下,修改第二题的备选项。(8分)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设计试题的因素。设计试题要注重立意准确,体现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情境富有趣味性和真实性,并与考试内容、考试目标相适合;设问应安排合理有序,明确无歧义;备选项应与题干要求相一致。


摘要: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世界的气候类型基础习练及答案一、选择题(一)下图为“欧洲南部沿42°N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②地气候()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全年高温,干湿分明2.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A.洋流B.大气环流C.地形D.纬度位置1~2.解析:第1题,材料显示该地位于北半球,则夏季为6~8月。图中显示②地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则该地为地中海气候,故A项正确。第2题,图中显示①地年降水量明显小于②地,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图示地形可知,①地位于背风坡、②地位于迎风坡,故地形是导致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答案:1.A2.C(二)下图为某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阴影区域最可能是()A.工业密集区B.热带雨林分布区C.石油分布区D.季风气候分布区2.给甲地带来降水的主要是()A.低气压B.锋面活动C.寒流D.信风1~2.1.B2.D第1题,图示阴影区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区,故B项正确。第2题,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判断,甲地为马达加斯加岛东部,该地因地处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坡,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三)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如图为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1~2题。1.下图为北纬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地相对应的是()A.甲—①,乙—②B.甲—②,乙—④C.甲—③,乙—①D.甲—④,乙


读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完成题。



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属于(  )。查看材料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D.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B
解析:
两地最冷的均温均高于0℃,雨热不同期,年降水量在500~700mm,均属于地中海气候。B正确。


下图是根据甲、乙、丙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各月平均降水量所作的区间统计图,读图完成9~10题。



丙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查看材料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地全年高温多雨,应为热带雨林气候。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剖面及其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

图中依次代表年降水量、一月均温和七月均温的三条曲线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地图的阅读。由地形图的分布可判断出该地位于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由于该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一月份气温位于零度以上,③符合;在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之间有高达的山脉,易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②符合;①为七月均温曲线,B项正确。

A、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下图为美国66号公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某留学生驾车沿66号公路从芝加哥到洛杉矶。下列关于沿途地理环境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A.气候由温带大陆性气候到地中海气候
B.地形由中央平原到落基山脉
C.植被由温带草原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农业由商品谷物农业到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A
解析:
从芝加哥到洛杉矶,气候由温带大陆性气候到地中海气候;地形由中央平原到海岸山脉:植被由温带落叶阔叶林到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农业由乳畜业到混合农业。故A选项正确。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剖面及其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第题。




图中代表年降水量、一月均温和七月均温的三条曲线依次是(  )。查看材料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答案:C
解析:
图中地势最高处对应的气温值应较两侧低,而三条曲线中唯有②在该处升高,说明①③表示的是气温衄线,在我国,7月气温自然要高于1月,故①②③分别表示七月均温、年降水量和一月均温线。


更多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世界的气候类型基础习练及答案” 相关考题
考题 初中地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投影:北京地区的四季景观图片。(京郊玉渡山春季、八达岭长城夏季、京郊玉渡山秋季、八达岭长城冬季)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思考:同一地区,为什么会有这样大差异?(季节不同,气候不同所致) 多媒体展示投影:两组不同地区(南北、东西)同一季节景观图片:(二月海南风光、大兴安岭冬景、内蒙古温带草原夏季、我国温带沙漠夏季) (1)让学生读图对比分析回答:影响我国南北方景观差异的因素是什么(气温)?、从东到西的景观差异影响因素又是什么(降水)? (2)从以上景观图的变化能得到什么信息? 师生归纳总结:中国气候差异很大,那世界的气候差异会更大。由此导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 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活动一:比一比,贴一贴──认识气候类型的分布(教师提前在黑板上画出世界的轮廓图) 活动要求:参考世界气候分布图,请同学们快速地把写有气候类型的纸板,在贴中世界地图的适当位置上,看看哪个小组用的时间最短,并请介绍一下经验,有什么好方法快速找到相应的位置。 【师生总结】低纬地区是热带的气候类型,高纬地区是寒带的气候类型,主要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中纬地区是亚热带和温带的气候类型,主要随着海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就是根据这些规律来拼贴的。 2.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教师PPT展示书本65页图3.28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1)世界上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2)热带有哪些气候类型?各气候有什么不同?温带和寒带呢? (3)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分别是什么? 【师生总结】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热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蒂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苔原、冰原气候)。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带海洋性气候、温蒂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极地气候(苔原、冰原气候)。 亚欧大陆东岸是季风气候,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部主要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三)巩固提高 教师让学生能在气候分布图上指出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随学生回答投影展示各类型气候下的景观图片,增强学生对所介绍气候类型及分布规律的感性认识。 【师生总结】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这里全年高温多雨,植物终年常绿,许多地方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侧。这里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地面树木稀疏,长着较高的草。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亚欧大陆东部。这里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生长着落叶阔叶林。 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极圈以内,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地面被冰雪覆盖。 (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作业: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规律展示出来。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分析四处非地带性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及成因。 2.新课教学设计原则答案:解析:1、(1)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由于受到马达加斯加暖流和东南信风的双重影响。 (2)澳大利亚的东北部,由于受到东澳大利亚暖流和东南信风的影响。 (3)巴西高原东南沿海,由于受到巴西暖流和东北信风影响。 (4)中美洲的东北部,处于东北信风迎风坡,受到墨西哥湾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 2、(1)以课本知识点为框架 (2)以教学方法为核心 ①地理陈述性知识 地理名称、地理概念、地理分布等——讲述法、地图法、自学法等。 ②地理原理性知识 地理过程、地理规律、地理原因、地理原理等——地图法、实验法、纲要信号法、案例法、探究法、对比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③地理操作性技能 读图能力、调查能力等——实验法、地图法、实习法等。 (3)以师生双边互动环节为支撑 (4)以重难点知识的阐述为落脚点

考题 读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完成11-12题。 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属于(  )。查看材料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D.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B解析:两地最冷的均温均高于0℃,雨热不同期,年降水量在500—700mm,均属于地中海气候。B正确。

考题 下图是“沿490N的地形剖面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A.①地比⑥地多地震,且①地比⑥地大陆架狭窄 B.②地因西风溯河而上受山地抬升,降水量较大 C.③地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⑥地渔业资源丰富 D.④地和⑤地均是以乳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答案:C解析:①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且①地边界为消亡边界,大陆架狭窄;②地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③地为商品谷物农业;④⑤两地位于五大湖区域,以乳畜业为主;⑥地位于纽芬兰渔场附近,渔业资源丰富。故C项错误。

考题 下图是根据甲、乙、丙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各月平均降水量所作的区间统计图.读图完成题。 丙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查看材料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地全年高温多雨,应为热带雨林气候。

考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剖面及其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第5~6题。 该地所处地区最可能是(  )。查看材料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A解析:该地海拔大部分在1~500m以下,因此排除D选项,年降水量在1~000mm左右,应在我国的南方地区。

考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剖面及其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 该地所处地区最可能是(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由图可知该地位于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属于南方地区,A项正确。 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考题 下图是“沿490N的地形剖面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图中④地最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查看材料 A.暴风雪 B.飓风 C.沙尘暴 D.酸雨答案:A解析:④地受北冰洋南下冷空气的影响,冬季容易受暴风雪灾害的影响。

考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A为甲乙两地示意图,图B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3分) (2)甲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国家,分析原因。(3分) (3)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3分) (4)与乙地同纬度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干旱。分析该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形成原因。(3分)答案:解析:(1)乙地冬季气温较甲地低,雨季较甲地长,夏季降水较甲地少。原因:甲、乙均为热带季风气候,但乙地纬度较甲地高,且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所以冬季气温较甲地低。甲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较多,但雨季较短.而夏秋季乙地受东南季风和台风影响降水丰富.雨季较长。 (2)甲地所在国家为印度,印度生育观念落后,早婚现象严重,且受宗教的影响,人口出生率较高。而且,目前的人口死亡率较低,加上印度人口众多,导致其成为世界上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国家。 (3)有利影响:全年高温,热量充足,作物生长期长;雨季降水多,有利于作物生长。不利影响:降水变率大,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和洪涝灾害的影响。 (4)在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由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季风,温和少雨,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高温多雨。大陆西岸地区受副高或东北信风的控制,形成的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旱。

考题 下图是“沿49。N的地形剖面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题。 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A.①地比⑥地多地震,且①地比⑥地大陆架狭窄 B.②地因西风溯河而上受山地抬升,降水量较大 C.③地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⑥地渔业资源丰富 D.④地和⑤地均是以乳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答案:C解析:①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且①地边界为消亡边界,大陆架狭窄;②地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③地为商品谷物农业;④⑤两地位于五大湖区域,以乳畜业为主;⑥地位于纽芬兰渔场附近,渔业资源丰富。故C项错误。

考题 下图是“沿490N的地形剖面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上图所示区域中,铁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  )。查看材料 A.② B.③ C.④ D.⑤答案:C解析:根据经纬度可知,④地位于北美五大湖区域,铁矿资源丰富。
最新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