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MBA考试《写作》历年真题(2019-11-12)

发布时间:2019-11-12


2019年MBA考试《写作》考试共2题,分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里写道:“自我意识是从感性的和知觉的世界的存在反思而来的,并且本质上是从他者的回归。……自我意识只有在一个别的自我意识里才获得它的满足,它才是真实的自我意识。”【论说文】

答案解析:

参考范文一:

三点式范文《自我依存于他者》

        黑格尔的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自我从来就不是一座孤岛,而是紧紧地依存于他者。
        首先,在他者眼里我就是个他者。不管你如何把自己的那个“我”看得多么高高在上,在别人看来,你我也许都不过是芸芸众生中一个普普通通的“他者”而已,和张三李四、路人甲乙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所以,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他者,也许就会少了很多狂妄的不可一世和幼稚的自我中心。
        其次,我的在世存在要基于他者。没有作为他者的父母,这个世界就不会有我。没有作为他者的地球、太阳、空气、水、食物……我也难以存活。没有祖传的语言文化,没有教我思考和生活技能的师长,我就不可能作为一个“人”而存在。所以,我们真的要由衷地感恩这许许多多养我育我的“他者”。
        再次,我的自我认知要基于他者。没有遭遇他者,人就不会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只有他者出现并为我的存在划出界限之后,我才认识到:哦,那是他,这是我。所以,自我意识本质上乃是一种“从他者的回归”。现代人作为社会性的存在,自我更是一种镜像:对自我的评价,美丑肥瘦、聪明愚蠢、优点缺点,甚至自己的数学和作文好不好……无不是在和他人的比较中才能真正客观地认识自己。
        最后,我的自我实现要基于他者。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任何人在获得生存和安全的保障后,都会渴望自我实现。但真正的自我实现从来不是那个狭隘自私的自我的实现,而是社会性大我的实现。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表面是在为自己,其实,赢得他人的承认、尊重和爱,在一个个“别的自我意识里”获得满足,才是我们努力和拼搏的真正动力。
        虽然现实生活中某些具体的他人让人讨厌,但从哲学的角度看,请你千万不要在根本上厌恶或拒斥别人,更不要说“他人就是地狱”。热爱他人吧,他人才是我们存在的根。


参考范文二:

八股式范文《自我依存于他者》

        黑格尔的这段话似乎是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略显深奥、但又十分重要的哲学道理:真实的自我意识,本质上乃是从他者的回归。
        为什么说自我乃是从他者的回归?因为无论是从自我存在,还是从自我认知角度看,他者都是自我的基础,自我都依存于他者。没有作为他者的父母、环境、食物,我就不可能存在;没有他者为我划出界限,我就意识不到自我的存在。而对于作为社会性存在的人来说,自我意识更像是一种镜像,一个人对自我的评价,美丑肥瘦、聪明愚蠢、优点缺点、能力高低……无不是在和他人的比较后才回过来对照、认识自己的。
        认识到这个道理,对我们做人有什么启发?显然,只有我们深切意识到自我依存于他人,脱离他人之后的自我,就等于空洞苍白的零,我们才会在存在论层面上重视他人、接受他人、尊重他人;我们才能进一步理解,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其实就是走出狭隘自私的小我、具有大我意识的人;我们才有可能像范仲淹、袁隆平、马云一样,为了写出那个丰富大写的自我,我就必须要心系他人,胸怀天下,为更多的他人创造价值,努力赢得更多他人的承认和尊重!
        反之,认识不到自我乃是他者的回归,很可能就会完全忽略和无视他者,或者简单地把他者看作是自我的绝对对立物,而加以拒绝、排斥。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知道,是很容易走向自我封闭、自我孤立,因此最后也是很容易走向自我毁灭的绝境的。这样的人不仅注定会人际关系紧张,而且也难成大事,因为任何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在这样一个社会化分工合作的时代,你堂吉诃德式的单枪匹马,又能做成些什么呢?
        总之,我们必须从哲学上对自我和他者的关系有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从容地面对必须要面对的他者。

2、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二战期间,美国空军降落伞的合格率为99.9%,这个合格率看起来已经很高了,但它也意味着从概率上来说,每一千个跳伞的士兵中就会有一个因为降落伞不合格而丧命。巴顿将军要求厂家必须让合格率达到100%才行。厂主却说:“我们已经竭尽全力了,99.9%已是极限,除非出现奇迹。”“那每次验货时,我就从降落伞中随机挑出几个,让你亲自跳伞,以此来检测它们的合格情况。”果然,奇迹出现了,从此,降落伞的合格率达到了100%!【论说文】

答案解析:参考范文:

《奇迹,随时可能》
        降落伞的合格率达到99.9%似乎已是极限,没法再提高一点点。但奇迹最终还是出现了——在改变验货制度之后,美国空军降落伞的合格率竟然达到了100%!这个奇迹般的故事似乎是在告诉我们:奇迹,随时可能!
        首先,压力逼一逼,奇迹就有可能。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但习惯和惰性有时会自我设限。这时逼一逼,就有可能突破这个所谓的极限,于是奇迹也许就会出现。残酷的二战逼着巴顿必须要保护好伞兵,因为这是盟军的奇兵。在巨大的战争压力下,巴顿不得不在验货制度上把厂主绑上降落伞。但就这么一逼,就逼走了不可能,逼出了合格率的奇迹。同样,历史上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都是巨大的压力逼出来的胜利奇迹。 
        其次,用心想一想,奇迹就有可能。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是你暂时还没有想到相应的方法。在冥思苦想之后,如果再用心想一想,也许就会迎来思想的灵光。巴顿用心想一想,想出了新的验货制度;厂主用心想一想,也许就想出了生产降落伞的新材料或新工艺。同样,阿基米德的浮力定理、凯库勒的苯环结构、屠呦呦的青蒿素……这些科学史上的奇迹哪一个不是在历尽无数思考绝境之后,绞尽脑汁用心想出来的?
        再次,思路换一换,奇迹就有可能。人是会思想的动物,但人也会经常陷入偏见、盲区、定势等思维的死胡同,滋生出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极限错觉。这时,换一种思路想一想,也许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可能也就变成可能。巴顿改换了验货的思路,就倒逼出了降落伞合格率100%的奇迹。同样,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和空城计、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无不都是改换思路、换出奇迹的经典例证。 不要随便说“我们已经竭尽全力、做到极限,除非出现奇迹。”再努力一下,奇迹真的就有可能出现!

3、        自然界有一种鸟,它能够飞越太平洋。你也许想不到,小鸟能成功飞越太平洋,靠的就是一截小树枝。在飞行中,这种小鸟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到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就这样,它成功飞越了太平洋。【论说文】

答案解析:题干总体的两种二而一的逻辑思路:
1·思路一:小鸟——太平洋——靠一截小树枝。
2·思路二:看起来很困难——实际却很简单——靠一截小树枝。
题干的关键信息:题干最关键的一句话:
小鸟能成功飞越太平洋,靠的就是一截小树枝。
最好的立意(4点)
1.君子善假于物,成功就很简单。
2.善于借助外力获取成功。
3.小工具,大用处。
4.成功需要找准方法。
参考范文:

《飞越,不仅仅需要翅膀》
         这世上有很多鸟,羽翼丰满,一飞冲天,但它们都不能飞越太平洋。可有一种小鸟,却最终飞抵大洋彼岸。它的成功所凭借的,与其说是翅膀,不如说是工具――那截口衔的小树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对我们人类来说,确实是太重要了。试想,没有天文望远镜,哥白尼就不可能提出地心说,为我们打开真实宇宙的大门;没有高倍显微镜,列文·虎克就不可能观察到微生物,让我们窥探微观世界的奥秘。现在,没有每秒千百万亿次运算速度的计算机,我们的神州火箭就不可能起飞,因为如此复杂的计算,远非人力所能及!
         正因为工具对人类如此之重要,在历史学家眼里,一部人类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工具的历史: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人类历史竟然要根据工具来标示和划分,这本身就不容置辩地说明了,工具已经成为了我们的血液,融入到了我们的人性和本质之中去了!没有工具,我们无法想象“赤条条来”的人,将会是怎样的一种生存!
        遥想当初,天地混沌,人与动物群居而生。那时候,动物之间弱肉强食,人类将是一种怎样的生存环境。自从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制造和使用石器等工具,就开始摆脱其野蛮的动物状态而突飞猛进,并逐渐进化成为动物界、乃至整个世界的主人,也因此才成其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基于此,英国思想家卡莱尔径直把人定义成为“使用工具的动物”,并宣称“没有工具,他将一事无成;有了工具,他将无所不能。”
        有了那一截小树枝,小鸟就不必再望洋兴叹;有了杠杆,阿基米德就能喊出“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的豪迈;而现在,有了回旋加速器,再禁闭幽深的原子能也能被我们释放打开;同样,有了火箭等工具的运载,整个宇宙也要为我们让出路来!

4、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与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述。
     “80后”一代出生在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社会发展刚开始起步,各种条件不够完善。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90后”一代则享受到的是富裕、安稳的生活环境,他们没有更多的生活压力。
     “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他们更加自私、无理、冷漠。父母对子女面面俱到的照顾,使他们没有独立的思考空间,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导致两面性和逆反心理。这一代青少年欣赏的都是影视明星,可以看出他们没有信仰和真正的偶像。也正是个别明星的不当行为误导了“90后”的行为,出现了传统价值观的丧失。
     “90后”没有用我们成年人希望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想法,更多的是“非主流”。因此,“90后”是信仰缺失、爱心缺失的一代。【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结构分析


论证关系分析
论证一:“90后”享受富裕安稳的生活环境→他们没有更多的生活压力
①来自“生活环境”的压力只是“生活压力”的一部分,可能“生活压力”更多来自“心理”环境。
②生活压力除了与物质生活环境有关,还受其他因素共同影响,比如国家的政策、上一代父母财富的积累、良好心态以及自身的努力、奋斗的精神等。
③“90后”享受到的是富裕、安稳的生活环境,但他们多是独生子女,赡养老人压力更大,或许因为社会的发展、人口的膨胀、“90后”面临着更多的压力,比如就业压力、生活压力、竞争压力等。
论证二:“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更加自私、无理、冷漠
①自私、无理、冷漠不是独生子女的代名词,材料将二者建立联系并没有提供充分的理由。
②“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可能比其他年代的独生子女更加独立,更有自己的思想。并且或许正是因为他们是独生子女,他们更愿意与别人交流,因而不会更加自私、无理、冷漠。
论证三:“90后”欣赏影视明星→没有信仰和真正的偶像
①有些影视明星作为公众人物,没有展现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修养。由此为依据,论证“90后”欣赏影视明星便没有真正信仰,则是以偏概全。
②不良的社会风气、过于开放的媒体环境使“90后”更早地、更便捷地接触到更广泛的社会环境和事物,而这也加大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和道德信仰对其影响,而非个别明星便能起作用。
③“90后”欣赏影视明星,这部分影视明星可能会表现出良好的品质,比如经常做公益慈善项目,而90后青少年受其影响,可能会树立崇高的信仰,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论证四:“90后”没有用成年人希望的语言和方式表达想法→他们是信仰缺失、爱心缺失的一代
①现在的“60后”“70后”们,也曾经历过喇叭裤、蛤蟆镜这样看似异样的时代。任何一代人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是表现方式不同。由于社会行为方式的变化,几乎每代人都会经历这种“非主流”的过程。
②导致“90后”信仰缺失、爱心缺失,可能不是因为他们“非主流”的思想和行为,可能是由于他们缺乏正确的鉴别能力,容易受到周围不道德的人或者行为的影响。
③“90后”没有用成年人希望的语言和方式表达他们的想法,也许他们更加独立自主、有自己的思想、有独创性,并且树立了崇高的信仰,充满了爱心。

5、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与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述。
       在2008年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中,“网络民意”又一次成为耀眼的关键词。这说明“网络民意”才是最需要关注的民意。“华南虎事件”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无不和“网络民意”的表达脱离不了关系。越来越多的官员在重视“网络民意”,这也是“网络民意”最能代表民意的关键所在。作为一个新的媒体,网络所覆盖的读者面,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对于一份报纸,上百万的发行量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了,而网络中一个热门帖子的点击率就可能超过它。因此对传统媒体中所谓主流的民意都不应该进行过多地考虑。网民作为一个特定的、意见接近的群体,这些人并不是“乌合之众”。能够上网的人,都有较高的学历,那么他们也会有较高的素质去表达真实的民意。从传媒学和政治学的专业立场来说,就应该尊重所有群体的言论自由,维护所有的公共言论平台。在这个意义上,追问网络民意的真实性可能会有一种危险,就是忽视个体声音。只要发言人是真实存在的,他的意见就是真实的,就应该受到重视。【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结构分析


论证关系分析
论证一:“网络民意”成为耀眼的关键词→“网络民意”是最需要关注的民意
①“网络民意”又一次成为耀眼的关键词并不能说明“网络民意”才是最需要关注的民意。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网络新词相继产生,“网络民意”亦是如此,但认为其是最需要关注的民意是站不住脚的。
②“网络民意”只有符合多数人的心声,表达大多数人的意愿,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才是最需要关注的民意。
③“网络民意”成为耀眼的关键词,许多网民在网上发表评论,但也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以此发表不真实的言论,甚至诋毁某人、某事件甚至于社会,这些情况反而会破坏网络民意的真实性。
论证二:“华南虎事件”问题的解决→与“网络民意”的表达有关
“华南虎事件”只是一个独特的事件,不能由此得出与“网络民意”的表达脱不了关系。
论证三:越来越多的官员重视“网络民意”→“网络民意”最能代表民意
①是否让网络民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民意取决于多个方面,例如网络受众面广,网络民意比较客观公正,真实性高,这些都具备才能充分说明网络民意最能代表民意。
②越来越多的官员在重视网络民意,说明网络民意为官员了解民意、民情增加了一个途径,但是不代表大部分人都上网并在网上发表言论,比如:有些贫困山区的人们无法上网,那么从何处了解他们的意见呢?
论证四:网络所覆盖的读者面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对传统媒体中所谓主流的民意都不应该进行过多地考虑
网络所覆盖的读者面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并不能推出对传统媒体中所谓主流的民意都不应该进行过多地考虑这一结论。不同媒体面对不同的读者,代表了不同的“民意”。
论证五:能够上网的人都有较高的学历→有较高的素质去表达真实的民意
①该论证显然是强拉因果。“高学历”和“高素质”间没有必然联系。能否表达真实民意和个人的学历并不息息相关。高学历犯罪的事件也屡见不鲜。
②有较高的素质去表达真实的民意可能不是由于上网的人有较高的学历,而是因为表达民意的人本着客观、真实的态度,即使没有较高的学历,也能表达真实的民意。
③许多具有高学历的网民受社会负面人物、负面新闻报道的影响,往往在网上发表消极的甚至是威胁社会安定团结的言论,这些人不具有较高的素质,也没有表达出真实的民意。
论证六:发言人真实存在→意见真实并应受到重视
①发言人的意见有一定意义和价值,能客观体现民情民意,为改善民生提供了宝贵的建议,能够反映群众心声,才会受到重视。
②发言人真实存在不代表他的意见就是真实的,就应该受到重视。发言人的意见具有主观性,能否受到重视是根据发言人的意见是否具有价值决定的,即使真实可靠,但是没有价值,依然不会受到重视。

6、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实验人员先把一锅水煮沸,然后把一只青蛙扔进锅里,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这只青蛙的反应相当敏捷,它双腿一蹬,竞跳出锅外。隔了半小时,实验人员又架起一只锅,注满常温的清水,然后把那只青蛙扔进锅里。这一回,青蛙游得逍遥自在。实验人员则悄悄在锅下面加热,青蛙并不在意,仍然一副悠哉的样子。等到水不断升温、青蛙感到难以忍受时,它再也没有那一跃而起的力量,最终只得葬身锅底。
       青蛙实验告诉我们,越危险的市场环境,越能激发企业的警觉和生命力,所以企业实际上也就越安全。相反,越舒适的环境,也就越危险,因为置身于舒适的环境之中必然会丧失警觉,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习惯和模式。一个企业,一旦陷入了这种固定的习惯和模式之中,就会缺乏对环境的敏感度。由于环境每时每刻都在改变,所以,不变的企业不久只会被变化了的市场所淘汰。
       因此,一个好的企业就必须有勇气打破和抛弃一切原有的习惯和模式,并自觉地把自己投入到危险的市场环境之中去。【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结构分析


论证关系分析
论证一:青蛙实验→越危险的市场环境,越能激发企业的警觉和生命力,企业越安全
因为很可能在开始的时候这种危险的程度再增加一些,那么,青蛙可能只要一接触到这锅水,就被烫熟了。如果实际情况是这样,那么,我们就不能得出结论说,越危险,就越安全;相反,我们倒可以得出结论说,危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危险就纯粹是危险,而不是安全了。
论证二:青蛙实验→越舒适的环境,也就越危险
青蛙和企业不具有可比性。让青蛙死亡的原因并不是舒适的环境,而是舒适环境下面险恶的“加热器”。在实验中,环境对青蛙是陌生的。但企业是生活在经营环境之中的,市场环境对于企业来说基本上是熟悉的。所以,企业即使在舒适的自然环境中也可以预知未来是否隐藏着危险,而青蛙不能。那么,舒适的环境就不一定成为危险的环境了。
论证三:青蛙实验→置身于舒适的环境会丧失警觉,形成固定习惯和模式
人和青蛙不同,青蛙没有理性的分析和判断的能力,而人是具有这种能力的。所以,即使置身于舒适的环境中,如果人能保持自己的理性,那么,就能预知到未来潜在的危险,这样,在安全的环境就不一定会丧失警觉。这就是人们说的“防患于未然”。如果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那么,未必会丧失警觉,也未必会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习惯和模式。
论证四:企业陷入固定的习惯和模式→缺乏对环境的敏感度
习惯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警觉的丧失。习惯有很多种,并不是所有的习惯都等同麻木。有一种习惯,这就是警觉的习惯。可能企业在固定的警觉习惯和模式之中稳定运行着,那么仍然保留了对于环境的敏感度。
论证五:环境每时每刻都在改变→不变的企业不久只会被变化了的市场所淘汰
①环境时刻改变也许并不能否定环境的稳定性。如果环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且环境的变化也有一定规律可循,那么,好的、固定的习惯仍然是有用武之地的,至少不能说所有的习惯都是没有用处,甚至是有害的,按部就班的企业也不一定被淘汰。
②即使环境每时每刻在改变,若企业一直保持自己和市场相对的平衡与稳定,按部就班地专一于自己的行业、产品、市场,可能不仅不会被淘汰,甚至还能克服市场的变化而发展得很好。
论证六:一个好的企业→勇于打破和抛弃习惯和模式,并自觉投入到危险的市场环境
不遵循任何习惯和模式,不按照任何规律办事,这样的企业只能是没头苍蝇,在现实世界中,成功的概率可能很低。所以,一个好的企业,可能需要的不是打破和抛弃原来的习惯和模式,而是在顺应变化的市场改进自己的习惯和模式,在变化中寻求平衡,在危险中求得发展。
参考范文:

“青蛙实验”应用的质疑
        论证者试图将“青蛙实验”的故事应用到企业经营之道中,得出了有关企业的相关结论,其论证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青蛙实验”未必能说明“越危险的市场环境,越能激发企业的警觉和生命力,企业越安全”。因为很可能在开始的时候这种危险的程度再增加一些,那么,青蛙可能只要一接触到这锅水,就被烫熟了。如果实际情况是这样,那么,我们就不能得出结论说,越危险,就越安全;相反,我们倒可以得出结论说,危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危险就纯粹是危险,而不是安全了。
      “青蛙实验”不一定能证明“越舒适的环境,也就越危险”。青蛙和企业不具有可比性。让青蛙死亡的原因并不是舒适的环境,而是舒适环境下面险恶的“加热器”。在实验中,环境对青蛙是陌生的。但企业是生活在经营环境之中的,市场环境对于企业来说基本上是熟悉的。所以,企业即使在舒适的自然环境中也可以预知未来是否隐藏着危险,而青蛙不能。那么,舒适的环境就不一定成为危险的环境了。
        企业陷入“固定的习惯和模式”并非是“缺乏对环境的敏感度”。习惯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警觉的丧失。习惯有很多种,并不是所有的习惯都等同麻木。有一种习惯,这就是警觉的习惯。可能企业在固定的警觉习惯和模式之中稳定运行着,那么仍然保留了对于环境的敏感度。
        环境“每时每刻都在改变”不代表“不变的企业不久只会被变化了的市场所淘汰”。即使环境每时每刻在改变,若企业一直保持自己和市场相对的平衡与稳定,按部就班地专一于自己的行业、产品、市场,可能不仅不会被淘汰,甚至还能克服市场的变化而发展得很好。
        综上所述,上述论证还需进一步研究。

7、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汉语能力测试怎么看?
       从今年开始,教育部、国家语委将在某些城市试点推出一项针对国人的汉语水平考试——“汉语能力测试(HNC)”。该测试主要针对汉语为母语的人的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能力,并将按照难度分为各个等级,其中最低等级相当于小学四年级水平(扫盲水平),最高等级相当于大学中文专业毕业水平。考生不设职业、学历、年龄限制,可直接报考。公众对于这项新事物,支持和反对的意见都有。
       支持者认为,在世界各地掀起学习汉语热潮的今天,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俨然一个“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的时代就要来临。但是国人的汉语能力令人担忧,如提笔忘字、中英文混杂、网络用语不规范等现象普遍存在。目前大家都感到母语水平下降,但是对差到何种程度,差在哪里,怎么入手解决无人能言。而汉语能力测试有一个科学的评测标准,可以帮助应试者了解其汉语水平在特定人群、地域中的位置。这样的测试一定会唤起大家对母语文化的重视。
       以下几种是代表反对观点。观点一,汉语学习更多的是培养一种读书氛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太功利;汉语要保存,要维系,需要培养的是修养而不是一种应试能力;在当前汉语衰退的环境下,要让汉语重新“热”起来,应从维系汉语文化的长远发展着手,营造一种大众的、自由的、向上的母语学习环境。观点二,中国的孩子在中国的土地上学习母语有完整的教育体系,在这种情况下,这项测试的诞生不仅是一种浪费,还严重干扰了当前的汉语教学;汉语的综合水平量化,就是使得原本丰富生动的语言扭曲化、简陋化。观点三,对于把汉语作为母语的中国人来说,汉语会用会说就可以了,不是人人都要成为作家,汉语类的能力测试更适合外国人来考。
(摘编自《汉语考试族群成员汉语能力测试怎么看?》(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8月8日;《国家汉语能力测试10月份在江苏等地试点》(中国日报)2011年8月14日。)【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结构分析


论证关系分析
论证一:孔子学院遍地开花→“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的时代就要来临
①“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的时代就要来临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例如,全世界的人都特别喜欢中文,愿意学习中文,并用中文进行交流等,而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仅是其中一个因素而已,仅凭它是不足够的。
②支持者从孔子学院的发展直接推导出“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的时代就要来临的结论,显然缺乏依据。孔子学院数量虽然多,但是无法判断去孔子学院学习汉语和说汉语的人增加了,可能仅是对汉语文化感兴趣。
论证二:国人的汉语能力令人担忧→支持汉语言能力测试
材料认为“国人的汉语能力令人担忧,如提笔忘字、中英文混杂、网络用语不规范等现象”普遍存在,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有人故意在网上发些错别字,即同音词搞怪,比如:蜀黍、童鞋、蓝瘦香菇等,因此,无法推出应该支持汉语言能力测试。
论证三:汉语能力测试有一个科学的评测标准→帮助应试者了解其汉语水平在特定人群、地域中的位置
即便汉语测试是科学的测试标准,但每个地方对标准的判断和理解不同,因此未必能帮助应试者了解其汉语水平在特定人群、地域中的位置。
论证四:汉语能力测试→一定会唤起大家对母语文化的重视
①“这样的测试一定会唤起大家对母语文化的重视”判断过于绝对,有可能这样的测试反而成了某些利益机构的工具。与之相比,设立相应的有关汉语文化的游戏、举办相应的汉语文化比拼活动、知识竞答都可以增加大众对汉语文化的兴趣。
②即使参加了这种测试,应试者对其汉语水平测试的不理想能否转化为对汉语的重视不得而知,也可能是“自暴自弃”,不再重视汉语文化。
论证五:汉语学习更多地是培养好的阅读习惯,培养的是修养而不是一种应试能力→反对汉语言能力测试
汉语言能力测试能够帮助国人了解自己的汉语水平,有针对性地改进,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也有助于培养好的阅读习惯和修养,因此其未必反对汉语言能力测试。
论证六:营造一种大众的、自由的、向上的母语学习环境→让汉语重新“热”起来
①要想让汉语重新“热”起来,除了营造好的母语学习环境外,还需其他因素共同作用,比如:学生要对母语产生兴趣,愿意积极学习母语,老师要在母语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强调母语的重要性等。
②营造的母语学习环境只能使那些原本就喜爱汉语的人更加喜爱,对于那些原本就不喜爱的人来说这种环境可能于他无用。
论证七:学习母语有完整的教育体系→汉语言能力测试干扰了当前的汉语教学
①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汉语测试与当前的汉语教学产生严重冲突,属于论述者主观臆断。母语教育体系的完善与汉语言能力测试两者并非互斥关系,只是两者的侧重方向不同。
②即使有完整的母语教育体系也并不能说明中国孩子的汉语水平良好,反而通过测试,可以使孩子通过自身的学习更好地了解汉语,对汉语教学还可以起到辅助的作用并非浪费。
论证八:汉语的综合水平量化→原本丰富生动的语言扭曲化、简陋化
①“汉语的综合水平量化,就使得原来丰富生动的语言扭曲化、简陋化。”这个结论过于绝对,综合水平量化并非就是让语言扭曲化和简陋化,犯了“非此即彼”的错误。
②汉语水平量化有助于评定等级,使人们对汉语的认识更为具体和明确,因此对其的学习也将更有针对性,有利于大家提高汉语水平而不是将原本丰富生动的语言扭曲化和简陋化。
论证九:对于中国人来说,汉语会用会说就可以→汉语能力测试更适合外国人考
“对于把汉语作为母语的中国人来说,汉语会用会说就可以了,不是人人都要成为作家,汉语类的能力测试更适合外国人来考。”这个说法过于片面,语言学习不但是语言交流,还包含文字记录、传承等,记录和写作也不仅仅是作家的技能,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记录和使用。因此,中国人更应该进行汉语能力测试,而非外国人。
参考范文:

似是而非的论证
        上述材料中的支持方和反对方通过系列分析,试图论证“国人是否应该进行汉语能力测试”。然而,其论证过程是值得商榷的。
       “孔子学院遍地开花”并不意味着“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的时代就要来临了。孔子学院数量多少与外国人学习中国话的人数的多少没有必然的联系。孔子学院数量虽然多,但是可能去孔子学院学习汉语专业的人很少,而且可能开口说汉语、用汉语进行交流的人也很少,因此不能得出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汉语能力测试能帮助应试者“了解其汉语水平”不必然会“唤起大家对于汉语的重视”。有可能这样的测试反而成为某些利益机构的工具。除了汉语能力测试外,其他的方式可能更有助于唤起大家对于汉语的重视,例如设立相应的有关汉语文化的游戏、举办相应的汉语文化比拼活动、知识竞答等。
        学生“有完整的汉语学习体系”就能说明“汉语能力测试是一种浪费”且“干扰汉语教学吗?”即使有完整的母语教育体系也不能说明中国孩子的汉语水平好,反而通过测试,可以使孩子发现自己的盲区,进而更好地学习汉语,对汉语教学还可以起到辅助的作用并非浪费。
        汉语综合水平的“量化”并不必然得出原来丰富生动的语言“扭曲化、简陋化”。汉语水平量化有助于评定等级,可能会使人们对汉语的认识更为具体和明确,因此对其的学习也将更有针对性,有利于大家提高汉语水平而不是将原本丰富生动的语言扭曲化和简陋化。
       “对于中国人来说,汉语会用会说就可以”不一定能推出“汉语能力测试更适合外国人考”。当今时代,很多中国人虽然会用会说汉语,但是可能水平比较低,他们可能本身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通过汉语能力测试,他们可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更加努力地学习汉语,因此中国人也需要汉语能力测试而非一定只适合外国人考。
       综上所述,若想得出合理结论,上述论证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8、分析下述材料,准确审题立意。
        有一老一小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年轻人待树苗成活以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水,而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很少;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浇一点水。转眼几年过去了,胡杨树都长得很粗了。忽然有一天刮起了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两人惊讶地发现,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了,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老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了一些树叶。年轻人很诧异,问起原因,老人道:“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如把树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就逼得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根,这些树怎能轻易被风刮倒?”【论说文】

答案解析:分析提示
材料涉及“老人”“年轻人”“胡杨树”等几个对象。
①从“老人种的胡杨在沙尘暴后无碍”这一点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在子女的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一定要有科学的方法、长远的眼光。
②从“年轻人种的胡杨在沙尘暴后全被风刮倒”这一点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一味关心爱护有可能会贻误被关爱者的一生。
③从“胡杨树如何才能抵挡沙尘暴”这一点上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逆境成才、顺境可能会使生命变得脆弱、要夯实基础。
参考范文一:

逆境,强者的成才之路
        沙漠里有两棵胡杨树,其中一棵树经常得到水的浇灌,而另一棵树却没有,一场大风过后,没有得到浇灌的那棵树只是被吹折了一些树枝,而经常得到水浇灌的树却被连根拔起。在我看来,逆境成就强者,逆境造就人才。
        所谓逆境,就是不顺利的环境或艰苦的环境。逆境,不是绝境。逆境一方面给人增加焦虑、忧愁、痛苦,带来不幸;另一方面,逆境却又能磨炼人的意志,使人在事业上更有建树。
        纵观古今中外,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可以锻炼人的心智,进而造就人才。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家里买不起书,买不起做实验用的器材,他就到处收集瓶罐。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不小心引起了爆炸,车长甩了他一记耳光,他的一只耳朵就这样被打聋了。生活上的困苦,身体上的缺陷,并没有使他灰心,他更加勤奋地学习,终于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贝多芬,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生前生活困苦,耳聋更是给他以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被命运打败,而是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音乐创作中。在他耳聋之后,以齿代耳创作出举世闻名的《命运交响曲》。
        然而,逆境中,许多磨难是我们无法预知的。有些弱者也许会因磨难过大、压力过重而无法继续前行,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电商网站Ecomom联合创始人乔迪·谢尔曼(Jody Sherman)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着巨大压力,最终失败了。在面临创业失败的时候,他选择了自杀,让整个创业圈感到震惊,并引起人们对创业热的反思。
        逆境造就强者,我们在面对逆境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经受住磨难的考验,要勇于征服每一个困难,在自己的成才之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在面对逆境时,不要胆战心惊,要沉着冷静,要拥有坚强的意志,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强者。
        逆境,强者的成才之路。
参考范文二: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年轻人悉心照料的胡杨经不起沙尘暴的摧残,老汉的胡杨却依然挺立。逆境往往更能磨炼人的意志。一如哲学家张载所说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逆境是人生中诸多失意无奈、充满挫折的艰难境地。固然每个人都存在“风正一帆悬”的美好梦想,然而“生如逆旅”是不可改变的客观规律,我们必须直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需要不断探索追寻生命的真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逆境犹如试金石,能激发出我们最大的潜力,锤炼我们的心性,让我们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久、更远。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司马迁囚而作《史记》。逆境从来不能困住勇者的步伐,英雄在逆境中依然演绎出无限精彩的人生。他们在逆境中成就了自己,也为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点燃了属于自己的一盏灯。
反之,倘若人生一帆风顺,不曾经受逆境的磨炼,也许就会如《伤仲永》里面的天才仲永一样早早地耗完自己的才华,庸碌一生。
        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面对逆境,从思想上我们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为自己定下合适的目标,精准规划人生。不对过去经历的苦难做无谓的怀缅,不过分计较得失,也不对尚未发生的事过分担心和想象,所谓“勇者无惧”。从行动上,我们要脚踏实地,专心投入,心无旁骛,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因身处逆境就自乱阵脚,也不能急于求成,好高骛远。
        想变成珍珠就要经受河沙的洗礼,想成为美玉就要忍受刻刀的雕琢。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9、分析下述材料,准确审题立意。
        一位成功人士在晚年曾感慨:“回首昔日,留在我记忆中的并不是那成功的喜悦;倒是曾经苦苦的追求,最能引起我的怀念。”
        一位登山者说:“我登山是因为想看到山顶的雪。”山顶的雪,牵引着每一个上山的人,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选定的路径和方式。【论说文】

答案解析:分析提示
考生着眼于“为什么追求”,即“追求的意义”“追求的价值”,可以谈生命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有永恒不变的追求。平庸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考生立足于追求的目标,可谈在现实生活中应该追求什么。生活中,有人追求金钱,有人追求享乐,也有人追求挑战和卓越。不同的追求,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考生也可着手于追求的过程、结果,表达如何去追求和追求的感受。可以通过联系亲身经历,或者构思一个故事,想象并展现追求理想的艰难过程和美妙结果。
参考范文一:

谈追求
        有成功者认为追求成功的过程最令人怀念,有登山者认为追求是攀登的动力。可见想要攀上人生的高峰,追求必不可少。追求,即对人生目标的尽力求索,是实现人生意义的必由之路,是回馈世界的身体力行。
        无追求何立人?
        司马迁对史实的追求著《史记》,李时珍对医药的追求著《本草纲目》,贾思勰对农业的追求著《齐民要术》。古之先贤,若没有心中所求,又怎能有为事业奉献一生的勇气呢?他们都是不愿碌碌无为过一生,想实现活在人世的意义而追求心中的理想。由生命源头升起的信念正是他们毕生追求的所在,也正因如此,他们名垂史册,成为“大写的人”。而人生若没有追求,就极易向自己妥协,大多数人会半途而废,三分热度,得过且过。我们都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些什么,因而需追求,方立人。
无追求何利世?
        人的存在不仅是实现个人价值,更重要的是利于世界发展。人虽渺小,思维却无穷,只要心中有追求,便有利世之机。居里夫人对未知物质的追求推动了癌症治疗的进步,钱学森对空气动力学的追求推动了国家的强盛,蒂姆伯纳斯李等人对互联网的追求推动了世界信息化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个自身的追求,这些载入历史的先贤们无一不用自己的追求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而没有他们的追求,我们将生活在怎样黑暗落后的世界?追求以利世,请为世界行动。
        然而,为何大多数人都不能成为成功人士,或攀至顶峰的登山者?因为只是心有追求往往不够。追求的路上多险阻,也并非时时都有绚烂风景,反之大多数时间都枯燥难熬。坚毅之心,勇敢之心,乐观之心,在追求路上缺一不可。你莫焦急,莫害怕,路虽不平,道阻且长,也终有到达的一天。追求不易,且行且珍惜。
       为立人而追求,为利世而追求,愿你不负此生。
参考范文二:
人生贵在追求
        一位成功人士曾感慨:“留在记忆中的,不是成功的喜悦,倒是曾经苦苦的追求。”的确,人生贵在追求。
        追求,即用积极的行动达成目的。一段弥足珍贵的人生往往伴随着苦涩而漫长的追求。
人生的长度有限,但人生的高度因追求而无限。追求,使我们不断认识现实,触碰自己的弱点,做出调适,不断积蓄向高处生长的力量。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正是在追求中达到人生新高的最好例证。不论是京瓷还是KDDI,他都倾注最大的精力,每一个环节力求完美,不断查找并击破障碍,得益于这份刻骨铭心的追求,稻盛和夫打造出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可见,生命纵然有限,我们仍可以凭借努力的追求,达到理想的高度。
        生命的宽度有限,但生命的深度因追求而无限。人生的宽度往往受自身条件及外界环境的制约,因此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往往很有限,当短期内难以完成所有目标或做出尽可能多的选择时,我们可以择一而从之,抽丝剥茧,掌握要领,追求卓越。例如,一个学者难以在所有学科都有所建树,却可以在某一门学科中不断深挖,学精学透;一个企业,难以在所有行业都做到领先,却可以在一个行业中恒久追求,参透规律,成为行家或寡头。
        当然,追求并不是对目标的简单追逐。一方面,我们要将眼光投向高处,全面规划,细化目标,围绕一根主线展开高效的行动;另一方面,要将行动扎根于深处,俯身探索,寻找问题的根源,化繁为简,将障碍逐个击破,一步步达成目标。
        正如苏联的萨帕林娜所言:“只有不断的追求探索,永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的人,生活才是美好的,有价值的。”停止追求的人,犹如行走于幽暗的隧洞,捕捉不到生命的微光,亦难以领会人生的价值。
        人生贵在追求。

10、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说文】

答案解析:参考范文一:

自省,人生的一笔财富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连先贤孔子也要以人为镜,来反省自己。从古至今,“自省”是人类发展不变的道德修养。
        所谓自省,就是经常反省自己,能够严于律己。无论是曾子曾经日日执行的“吾日三省”的信条,还是鲁迅对自己的无情解剖,都是对自省的最佳坚守。毋庸置疑,成功的人生都需要躬耕自省。
        “自省”与“成功”便是“量”与“质”的关系。唯物论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长年累月的自省才会成为成功的铺垫。相反,坏的量变也会带来坏的质变。 如果一直放纵自己,就会导致失败。
        在这个喧闹而又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唯有不断反省,才不会随波逐流,才能沿着自己既定的生命轨迹走下去。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俘虏以后,每天反省自己失败的原因,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总结。通过几年的反省,他卧薪尝胆,积蓄力量,终于战胜吴国。勾践的成功正得益于他不断的反省。
        反之,若无反省,只满足于眼前,则会故步自封。不总结自己的得失,超越无疑只是空谈。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18岁率军出征,屡获大胜,但却多次兵败俄罗斯,始终不能得胜,就败在了他始终不自我反省,不吸取教训。
        要做到自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加强责任感缺一不可。
        作为个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学习长处,摒弃缺点,用高度的责任心,去做身边的每一件事。作为企业,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把客户当家人,注重产品质量和客户需求,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严格规范商业行为。
        自省让你出类拔萃,自省让你取得卓越成就。因此,自省,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参考范文二:
勇于自省
        《论语·里仁》有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省不仅是一种优良的品德,更是一种使人走向成功的能力。
        自省就是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提高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
        雨果曾说过:“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尘世上的一切都是免不了错误的。”人犯错误是必然的,但如果重复的错误再次发生,就是愚蠢的行为。敢于自省,能让我们从逆境中走出来,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列夫·托尔斯泰15岁读大学文科班时,曾经接连两个学年考试不及格,无法毕业,只得退学回家。但他没有因此沉沦,而是认真思索、反省,把自己的各种缺点详细地写在日记本上,随时对照检查,从此,他的人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难看出,敢于自省,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
        反之,如果不进行自省,遇到问题只是“埋头苦干”,即使同一问题经历一千次一万次,仍会如“无头苍蝇”般随机试错,这样或许会得到答案,但中途却经历了太多的弯路,做了太多的无用功。人生极长又极短,不容许你在盲目中蹉跎时光。倘若如蚍蜉撼大树般狂妄,即使有再高的志向和理想,也与成功无缘。
        敢于自省,我们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持之以恒的锐气,以及淡定自若的心气。我们要时时刻刻有自省的意识,需要用心地自我提醒,并要落实到行动中去,不断地反思总结,完善自我,为成功造势。需要我们必须对自己所犯过的错进行自我反省,找到问题的根源,从中总结经验与教训。
        敢于自省,少走弯路,人生才可能获得成功。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MBA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