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研究生考试题型题量 浙江省

发布时间:2020-02-04


2020研究生考试已经过去,2021研究生考试已经在来临的路上。对于研究生考试的题型题量,你都清楚吗?跟着51题库考试学习网往下看吧。

一般情况下研究生考试的时长为3小时,但是很多考生还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做答完毕。那么51题库考试学习网给大家一个答题时间分配的参考:选择题和填空题约1小时,解答题约1小时40分钟,预留20分钟检查和补做前面未做的题,一定要预留时间查漏补缺。选择题和填空题每题一般花4~5分钟,如果一道题3分钟仍无思路则应跳过。解答题每题一般花11分钟左右,一道题如果4~5分钟仍一筹莫展,则应跳过,暂时放弃。遇题不慌,不要死磕也不要放弃,灵活应变,沉着应对。

研究生英语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从分值来看,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和作文总共70分,英语二是65分,一般情况下研究生英语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和作文是重中之重;英语一翻译、新题型和完形填空各10分,英语二则为15分、10分、10分,是非重点,虽说是非重点但是分数还是尽全力拿到手,多一分就多一分考研的胜算。如果阅读和作文能够顺利完成,考研英语可以说已经成功了一大半,接下来做其他题目也就信心十足,完全有可能超常发挥。

研究生考试的英语题型和分值分布如下:

1、完型填空 (10分,20个空,每个0.5);

2、阅读4篇文章 (40分,20个选择题,每个2分);

3、阅读新题型 (10分,每个2分)题型分为排序、填标题等;

4、翻译 (10分,每个2分);

5、作文 (共30分):其中,作文一为:应用作文写信、通知、告示等(共10分);作文二大作文一般为:看图作文(共20分)。

研究生现代中国文学考试分为5个板块,分别是文学常识题、词语解释题、简答题、文本分析题、论述题。具体的分值分布如下:

(1) 文学常识题:有填空题10-15道,侧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础性知识,要求考生准确无误地写出所考内容。此题占10%分值。

(2)词语解释题:有5-6道本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术语或专有名词,要求考生作出简明扼要的解释。此题占20%分值。

(3)简答题:有4-5道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比较具体的问题(涉及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流派、现象等),要求考生加以简要解答和分析。此题占30%分值。(回答这类题注意答题规范,思路清晰)

(4)文本分析题:有1-2部(篇)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具体文本或经典作品篇名,要求考生灵活运用文学史知识,结合自己的感悟,对文本作出相对完整的审美鉴赏和解读。此题占20%分值。(注意思路清晰规范)

(5)论述题:有2-3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问题,要求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比较充分、有一定深度的论述。此题占20%分值。(注意思路清晰,答题规范,论点充分)

以上就是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各位考生分享得研究生考试部分专业题型题量,后续有更新也会相应的跟进哦。备考2021研究生考试的小伙伴,可以参考备考制定学习计划。预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研究生入学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在有意义学习中,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起着关键作用。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1)我们看什么是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否则,就只是机械学习。
(2)一种学习是机械的还是有意义的,主要取决于学习材料的性质和学习是如何进行的,也就是说,有意义学习的产生即受客观条件(学习材料的性质)的影响,也受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①从客观条件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能够与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联系。也就是说,一方面,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使学生可以从心理上理解;另一方面,材料应该是在学生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学生可以通过理解去获得知识所具有的意义。一般来说,学生所学的材料(主要为教科书)都是对人类认识成果的一种概括的、精炼的反映,同时在编撰时考虑到了不同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因此,也都是具有逻辑意义的。
②从主观条件看,主要包括三点:首先,学习者要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或倾向性,也就是说,面对有逻辑意义的材料,学习者必须希望进行有意义学习,简单地说,学生必须希望通过理解、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去获得这些知识,而不是只想死记硬背。其次,学生认知结构中要有和新知识有关的、相应的适当观念,这是理解新知识、使新旧知识产生相互作用或同化作用的重要基础。第三,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这种相互作用越是充分,越有利于掌握新知识,使新知识获得实际的意义,也就是使其具有个人的心理意义,把外在的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可见,要做到有意义学习,归根结底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学生认知结构中有相应的旧观念;二是学生要发挥主动性去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系。

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的是( )

A.注意
B.认知
C.意志
D.意识
答案:A
解析: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在大多数时候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注意方向。汉可以看成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包括对客体的觉知和把自己与其他个体及物体相区分的觉知二

名家

答案:
解析:
名家是战国时期探讨“名”、“实”关系的一个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宋国的惠施和赵国的公孙龙。惠施思想有强调万物之间相同的方面,即“毕同毕异”说;公孙龙思想有“坚白石论”和“白马非马”说,认识到了个别和一般、共性与个性的矛盾。他们思想中有辩证法的因素,但最终都走向了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甲看到乙抱着男婴散步,心想一定能卖个好价钱,于是冲上前去把乙推倒在地,抢走男婴:甲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
B.绑架罪
C.抢夺罪
D.拐卖儿童罪
答案:D
解析: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劫罪是一个侵犯财产犯罪,人不是财产,抢孩子不可能构成抢劫罪,A选项说法错误: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抢夺的行为。抢夺罪与抢劫罪一样是一个侵犯财产犯罪,甲的行为也不可能构成抢夺罪,B选项说法错误。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或者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行为。甲的目的不是勒索财物,而是出卖,因此不符合绑架罪的主观方面的要求,甲不成立绑架罪。C选项说法错误。拐卖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的行为。以出卖为目的强抢儿童,或者捡拾儿童后予以出卖的,应当以拐卖儿童罪论处。甲以出卖为目的,实施了强抢儿童的行为,符合拐卖儿童罪的犯罪构成,D选项说法正确。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