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答疑:考研“大小年”是什么?是否真的存在?
发布时间:2020-09-09
可能有很多小伙伴在考研的时候都听到过“大小年”的说法。那么,考研“大小年”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的考研“大小年”又是否真的存在?下面,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一一解答这些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考研“大小年”?
考研中的“大年”、“小年”究竟是什么意思:
大年:指某学校或专业在某年内特别火,报考人数特别多,分数线也就水涨船高了,这年就是“大年”;
小年:与“大年”相反,由于报考人数少,分数线降低。另外,也有一个院校“大小年”的说法。就是说,每所高校每年即使是同一个专业,录取分数线也会高低不同。
要说大小年,首先就要看看国家线,毕竟国家线是各校的“最低线”,若国家线上涨,自然影响各个学校学院的复试线。
首先来看看考研人数变化: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报名人数增幅达21.85%。继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高涨之后,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再次打破纪录,达到341万人,较2019年增长17.59%。
可见最近几年考研人数每年都有加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近两年,每年都能增加近50万人参加考研。 所以,如果你所打算报考的院校线与国家线持平,那么
无论大小年,国家线上升的概率都比较大。
考研“大小年”是否真的存在?
一般来说,“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是否真的存在呢?
从试卷难度上看:
公共课:相对来说题目难度一直比较稳定,特别是政治和英语的考试难度,每年变化都不大,最能区分大小年的是数学。
在2017年之前考研数学的难度都不算大,平均三四年会有一年的考研数学难度相对提高。一般来说,偶数年的考研难度会增加,奇数年的考研数学会稍微简单些。从近几年考研数学的平均分也能看出一二。
专业课:大多是由学校自主命题,所以各院校在题目难度的调整上也就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比如,当题目相对比较容易,考生得高分自然也不难,这就会导致录取线也高居不下。
另一方面,对于降分来说,有时候只是表象。如果是评分标准更严格或者题目难度增大导致降分,意味着考生要学的更深才能成功上岸。这些变化反映到数字上,就能观察出大小年的“规律”了,所以,迷信大小年是没用的,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建议大家在选择院校的时候,一定要多参考几年的录取分数线和报录比情况,并且将分数线变化和真题难度变化进行一下对比。
院校的“大小年”
相信很多同学报考的院校分数线并不完全取决于国家线。比如自主划线院校,也比如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院校每年分数线远高于国家线。
对于这些院校,即便每年考研人数增多,但是如果报考该院校的人数降低,分数线还是很有可能下降的。
不过大部分的院校每年报考人数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尤其是一些实力雄厚的院校,每年的报名人数都相对稳定。
当然,若该年份院校出现扩招或者增设新的学院/项目,分数线也会有波动。例如2017年人大扩招,很多同学就“捡漏”了。对于2021年考研来说,虽然没有明确通知,但很多院校都在自家官网上宣布扩招,所以今年“捡漏”的机会还是有的。
以上就是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带来的全部内容,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51题库考试学习网提醒:无论是“大年”还是“小年”,想要考研成功上岸,都是需要优异的成绩,因此小伙伴们只要做好自己的备考工作,相信无论是何种考研年份,都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研究生入学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B.阿莫西林
C.喹诺酮类抗生素
D.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B.易于保存
C.加强止呕作用
D.减少毒性
B.水样变性
C.脂肪变性
D.淀粉样变性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0-08-26
- 2021-08-06
- 2020-10-08
- 2020-01-15
- 2019-11-29
- 2020-09-04
- 2020-02-19
- 2019-03-30
- 2020-09-13
- 2020-01-15
- 2020-08-26
- 2020-09-05
- 2020-09-16
- 2019-03-27
- 2020-10-08
- 2020-09-13
- 2019-03-23
- 2020-01-15
- 2019-04-24
- 2020-08-26
- 2020-04-01
- 2020-09-02
- 2020-09-06
- 2020-01-04
- 2019-07-31
- 2020-01-15
- 2020-08-26
- 2020-04-10
- 2020-08-21
- 20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