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面试 | 舆论界限

发布时间:2019-01-09



【背景热点】


近日,一段“女乘客在G334次列车上遇‘霸座’”的视频在网上热传。随后,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针对近期社会关注的乘客“霸座”事件,铁路公安部门已对事件调查、取证完结。济南铁路公安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给予孙某治安罚款200元的处罚,并在铁路征信体系中记录该旅客信息,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购票乘坐火车。


【热点预测】


近日,一段“女乘客在G334次列车上遇‘霸座’”的视频在网上热传。网上对霸座者孙某讨伐声一片,更有甚者对孙某的信息进行人肉搜索,对此,你怎么看?


【答题要点】


高铁霸座事件在最近的确广泛的引发热议,涉事者孙某不仅仅是违反了社会道德,更是违反了治安管理条例。而网友的行为也是网友对正义的想法,以及对不道德者的唾弃,但是舆论的声讨和谴责时要有底线,不能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包括个人信息受保护的权益。


这件事从正面说是反映了我国大部分群众道德素质的提高,以及对于社会道德的向往,但是从反面说也说明了我国群众的道德素质不过关,法律意识不清,这也是当今社会客观存在的问题。


舆论一方面能够起到引领社会正能量的作用,如热心网友把事件拍成视频公布在网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网友对于霸坐事件当事人进行了强烈的声讨,迫使当事人能够反省自我并承认错误,这让社会公众对于基本社会公德有了更为明确的认知,也是社会主义核心观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社会舆论对于政府管理进行监督,比如高铁霸坐事件也让网友对于铁路工作人员的制止和劝导行为进行了讨论,可以完善管理机制,让政府发挥善治的作用。


社会舆论应该有其界限所在,如果超过界限,如对当事人的信息搜索人肉、曝光,甚至影响当事人的生活,这也是对于公民合法权益的侵犯。2014年8月,最高法公布的《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2条规定,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家庭住址、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据此,人肉搜索会侵犯公民的隐私权,一旦造成受害人损失,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此外,未经权利人同意将其身份、照片、姓名、生活细节等个人信息公布于众,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危害严重,还会涉嫌刑事犯罪。


因此理清社会舆论边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对非法使用者的加强打击。对于信息非法使用者要在遵循法律的基础之上进行惩处,发现一起惩处一起,以起到威慑作用,从而净化社会风气,让网络舆论边界更明晰。


二、强调加大企业的保管责任。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公民个人信息的收集、保存和利用日益便捷,尤其是快递物流行业、网站管理等都涉及到信息注册,这些信息一旦被盗取或滥用,将造成恶劣影响,所以企业一定要加强社会责任感,对于信息加强保管,可从技术手段着手,强化信息安全管理。


三、在全社会宣传法治意识,对于常见的法律知识进行讲解,可以通过电视节目进行普法,也可以通过法律咨询进社区的方式强化群众的法律意识,让大家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之上更好的发挥舆论监督者的角色。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务员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列队伍沿直线匀速前进,某时刻一传令兵从队尾出发,匀速向队首前进传 送命令,他到达队首后马上以原速返回,当他返回队尾时,队伍行进的距离正好 与整列队伍的长度相等。问传令兵从出发到最后到达队尾所行走的整个路程是队 伍长度的多少倍?

A. 1.5
B. 2
C. 1+√2
D. 1+√3
答案:C
解析:
设队伍长度为 S,队伍与传令兵的速度分别为 v1,v2,则有S/(v2-v1)-S/(v2+v1)=S/v1,解得 v 2∶v1 =(√2+1)∶1。那么相同的时间,传令兵所走的路程是队伍长度的 √2 +1 倍。故答案为C。

关于亚洲政坛女性首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科拉松*阿基诺夫人是亚洲首位女总统
B.阿罗约曾任菲律宾总统之职
C.朴槿惠的父亲曾任韩国总统
D.英拉*西那瓦是马来西亚总理
答案:D
解析:
英拉*西那瓦是泰国总理,著名企业家。故本题答案选D。

根据下表回答问题。某省城镇单位职工工资收入状况

对于该省工资现状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2003年该省国有单位工资总额增长率居全省之首
B. 2003年该省国有单位年人均工资增长率居全省之首
C. 2002年该省国有单位工资总额占全省工资总额的1/2以上
D. 2003年该省国有单位年人均工资不及其他单位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2003年该省其他单位工资总额增长率=(200.38-158.15)÷158.15≈26.7%,因此A项不正确;2003该省国有单位人均工资增长率=(16460-15026)÷15026≈10%,2003该省集体单位人均工资增长率=(11386-10119)÷10119≈13%,从表中可知该省其他单位人均工资增长率为6.1%,所以B项不正确;2002年国有单位工资总额÷全省工资总额=242.64÷(l+8.0%)÷[468.89÷(1+14.6%)]-55%,所以C正确;2003年该省其他单位工资=12719×(1+6.1%)≈13495,因此D项也是错误的;故答案为C。

17 26 37 50 ( )

A.63
B.61
C.67
D.65
答案:D
解析:
该数列是二级等差数列,相邻两项的差为9,11,13,新数列是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即下一项为13+2=15,因此未知项为50+15=65。故选D。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