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 上午 天津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内容:
3.基本要求:
(1)10分钟试讲;
(2)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3)要有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2.如何做好课堂提问?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 上午 天津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内容:
3.基本要求:
(1)10分钟试讲;
(2)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3)要有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2.如何做好课堂提问?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丰富的生活场景;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纸盒;漂亮的礼品盒。
提出问题:
(1)前面我们看到的主要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2)单独出示一个漂亮的礼品盒(出示图: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想做一个这样的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纸板?
引出课题。
(二)新知探索
1.表面积的概念
提问:如果把手中的长方体纸盒、正方体纸盒展开会是什么样子呢?
学生操作,得出如下图: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在展开图中标出原来长方体、正方体的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并观察。
提问: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预设:长方体的上下面积、前后面积、左右的面相等。正方体的六个面都相等。
教师给出表面积的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表面积公式
例1: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引导学生表示出上下、前后、左右面的面积,得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例2:一个正方体墨水盒,棱长为6.5cm。制作这个墨水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自己去探求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微波炉的包装,引导学生掌握正确计算长方体面积的计算方法。
总结: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表面积=边长×边长×6
(三)课堂练习
做一做题目:
要做这样一个衣柜的布罩,至少需要用布多少平方米?
(四)小结作业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例1:
例2: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表面积=边长×边长×6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知识与技能:能够知道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参与活动之中探索本质,锻炼分析、归纳、概括、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过程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如何做好课堂提问?
【参考答案】
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非常重要的手段。要想做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深钻教材是有效提问的前提。教师只有钻研教材,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教学目标才能明确,教学重难点才能清晰,提问才能更具有针对性。
其次,教师需要了解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水平,这样才能依据学生情况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实现有效提问。
然后,教师还要合理设计提问的问题。把握好问题的形式。
最后,提问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与反应时间,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丰富的生活场景;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纸盒;漂亮的礼品盒。
提出问题:
(1)前面我们看到的主要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2)单独出示一个漂亮的礼品盒(出示图: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想做一个这样的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纸板?
引出课题。
(二)新知探索
1.表面积的概念
提问:如果把手中的长方体纸盒、正方体纸盒展开会是什么样子呢?
学生操作,得出如下图: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在展开图中标出原来长方体、正方体的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并观察。
提问: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预设:长方体的上下面积、前后面积、左右的面相等。正方体的六个面都相等。
教师给出表面积的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表面积公式
例1: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引导学生表示出上下、前后、左右面的面积,得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例2:一个正方体墨水盒,棱长为6.5cm。制作这个墨水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自己去探求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微波炉的包装,引导学生掌握正确计算长方体面积的计算方法。
总结: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表面积=边长×边长×6
(三)课堂练习
做一做题目:
要做这样一个衣柜的布罩,至少需要用布多少平方米?
(四)小结作业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例1:
例2: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表面积=边长×边长×6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知识与技能:能够知道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参与活动之中探索本质,锻炼分析、归纳、概括、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过程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如何做好课堂提问?
【参考答案】
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非常重要的手段。要想做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深钻教材是有效提问的前提。教师只有钻研教材,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教学目标才能明确,教学重难点才能清晰,提问才能更具有针对性。
其次,教师需要了解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水平,这样才能依据学生情况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实现有效提问。
然后,教师还要合理设计提问的问题。把握好问题的形式。
最后,提问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与反应时间,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更多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 上午 天津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内容: 3.基本要求: (1)10分钟试讲; (2)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3)要有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2.如何做好课堂提问?” 相关考题
考题
把一个64cm×40cm×24cm的长方体切成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并使这些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总和最小,则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总和为( )。A.73280cm2B.54680cm2C.69450cm2D.46080cm2
考题
把一个64Cmx40Cmx24Cm的长方体切成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并使这些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总和最小,则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总和为( )。A.73280cm2B.54680cm2C.69450cm2D.46080cm2
考题
一个长方体木块恰能切割成五个正方体木块,五个正方体木块表面积之和比原来的长方体木块的表面积增加了200cm2。则长方体木块的体积为多少?A.625cm3
B.125cm3
C.500cm3
D.750cm3
考题
小学数学《长方体的认识》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 下午 河南省开封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长方体的认识
2.内容:
?
3.基本要求:
(1)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掌握长方体的相关特征。
(3)教学中要有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4)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1.说说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2.这节课采用的何种导入方法?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有许多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事物的课件,如床垫、魔方、铅笔盒等。提问学生都是什么图形。顺势引入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
将课件中展示的图形抽象为数学图形板书在黑板上,并让学生也画在自己的草稿本上,接着组织学生独立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由什么几何图形组成的?
请个别同学回答,总结后板书明确面、棱和顶点。
活动二
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具,让学生小组合作,填表完成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个数,面的个数、形状和大小关系以及棱的条数和长度关系,再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
活动三
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三)课堂练习
出示若干已知长和宽的长方形,看看哪几个面能组成长方体。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的认识。
课后作业:
回家找一找生活中的长方体,找一找它们的顶点、面和棱。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顶点: 练习:
面:
棱:
1.说说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2.这节课采用的何种导入方法?
考题
以下哪个选项适合作为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的知识目标()。A、让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意义,初步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积的计算方法B、通过小组合作、观察思考等解决问题的方法C、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D、培养学生探求意识和探求能力
考题
单选题下图的花瓶主要由哪几个基本形体构成?()A
圆柱体和圆球体B
圆球体和长方体C
长方体和正方体D
正方体和圆锥体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