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小学数学《长方体的认识》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 下午 河南省开封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长方体的认识
2.内容:
?
3.基本要求:
(1)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掌握长方体的相关特征。
(3)教学中要有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4)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1.说说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2.这节课采用的何种导入方法?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有许多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事物的课件,如床垫、魔方、铅笔盒等。提问学生都是什么图形。顺势引入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
将课件中展示的图形抽象为数学图形板书在黑板上,并让学生也画在自己的草稿本上,接着组织学生独立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由什么几何图形组成的?
请个别同学回答,总结后板书明确面、棱和顶点。
活动二
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具,让学生小组合作,填表完成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个数,面的个数、形状和大小关系以及棱的条数和长度关系,再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
活动三
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三)课堂练习
出示若干已知长和宽的长方形,看看哪几个面能组成长方体。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的认识。
课后作业:
回家找一找生活中的长方体,找一找它们的顶点、面和棱。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顶点: 练习:
面:
棱:
1.说说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2.这节课采用的何种导入方法?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 下午 河南省开封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长方体的认识
2.内容:
?
![](https://assets.51tk.com/images/36912a4878a4aafd_img/be69d205ffff3d9d.png)
3.基本要求:
(1)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掌握长方体的相关特征。
(3)教学中要有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4)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1.说说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2.这节课采用的何种导入方法?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有许多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事物的课件,如床垫、魔方、铅笔盒等。提问学生都是什么图形。顺势引入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
将课件中展示的图形抽象为数学图形板书在黑板上,并让学生也画在自己的草稿本上,接着组织学生独立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由什么几何图形组成的?
请个别同学回答,总结后板书明确面、棱和顶点。
活动二
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具,让学生小组合作,填表完成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个数,面的个数、形状和大小关系以及棱的条数和长度关系,再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
活动三
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三)课堂练习
出示若干已知长和宽的长方形,看看哪几个面能组成长方体。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的认识。
课后作业:
回家找一找生活中的长方体,找一找它们的顶点、面和棱。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顶点: 练习:
面:
棱:
1.说说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2.这节课采用的何种导入方法?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等特征,认识长方体的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难点是认识长方体棱的特征以及其和长方体长、宽、高的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立体的空间观念。
2. 多媒体导入,出示有许多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事物的课件,如床垫、魔方、铅笔盒等。提问学生都是什么图形。通过这一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快进入课堂。然后顺势引入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2. 多媒体导入,出示有许多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事物的课件,如床垫、魔方、铅笔盒等。提问学生都是什么图形。通过这一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快进入课堂。然后顺势引入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更多 “小学数学《长方体的认识》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 下午 河南省开封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长方体的认识 2.内容: ? 3.基本要求: (1)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掌握长方体的相关特征。 (3)教学中要有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4)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1.说说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2.这节课采用的何种导入方法?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有许多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事物的课件,如床垫、魔方、铅笔盒等。提问学生都是什么图形。顺势引入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 将课件中展示的图形抽象为数学图形板书在黑板上,并让学生也画在自己的草稿本上,接着组织学生独立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由什么几何图形组成的? 请个别同学回答,总结后板书明确面、棱和顶点。 活动二 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具,让学生小组合作,填表完成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个数,面的个数、形状和大小关系以及棱的条数和长度关系,再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 活动三 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三)课堂练习 出示若干已知长和宽的长方形,看看哪几个面能组成长方体。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的认识。 课后作业: 回家找一找生活中的长方体,找一找它们的顶点、面和棱。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顶点: 练习: 面: 棱: 1.说说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2.这节课采用的何种导入方法?” 相关考题
考题
建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依据主要包括()。
A、对学生学习数学成绩的要求B、对小学数学教育价值追求的基本认识C、对儿童学习数学过程的认识和理解D、对课堂学习过程的理解和诠释E、对教师自身价值的认识
考题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 上午 天津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内容:
3.基本要求:
(1)10分钟试讲;
(2)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3)要有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2.如何做好课堂提问?
考题
在小学数学“长方体”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对一些长方体包装盒进行不同角度的反复观察,以理解“棱” "长” "宽”“高”等相关概念,这位教师的做法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启发诱导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考题
问答题请依据马芯兰小学数学改革的主要特点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