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车轮挤上道岔,使尖轨与基本轨离开,但没有挤坏道岔,可不算挤道岔事故。()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道岔转辙器的基本轨除承受车轮的垂直压力外,还与尖轨共同承受车轮的()。
考题
AT型尖轨的纵坡是在尖轨跟端和尖轨顶面宽( )一段长度内,尖轨与基本轨等高,完全承受车轮压力。A、70㎜B、35㎜C、40mmD、50㎜
考题
当车辆逆向运行时,在尖轨顶宽40mm及以后,车轮才全部压在尖轨上。()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AT型尖轨的纵坡是在尖轨跟端和尖轨顶面宽50mm一段长度内,尖轨与基本轨等高,完全承受车轮压力。()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基本轨除承受车轮的垂直压力外,还与尖轨共同承受车轮的横向水平推力。
考题
尖轨尖端应不低于基本轨顶面以下()mm,即不得使尖轨尖端位于轮缘下部,以免尖轨与基本轨偶有不密切时,逆向进岔的车轮轮缘有()危险。
考题
尖轨尖端应不低于基本轨顶面以下25mm,即不得使尖轨尖端位于轮缘下部,以免尖轨与基本轨偶有不密贴时,逆向进岔的车轮轮缘有()的危险。
考题
轮缘磨耗超限后的危害是使车轮通过道岔时易爬上尖轨。
考题
基本轨除承受车轮的垂直压力外,还与尖轨共同承受车轮的()水平推力。A、纵向B、竖向C、横向D、斜向
考题
在正常情况下,普通道岔尖轨顶宽()范围内,尖轨与基本轨轨面高是由0逐渐增加到6mm。A、20~60mmB、35~70mmC、40~70mmD、35~65mm
考题
车轮挤上道岔,使尖轨与基本轨分离,不算挤道岔事故。
考题
AT型尖轨的纵坡是在尖轨跟端和尖轨顶面宽50mm一段长度内,尖轨与基本轨等高,完全承受车轮压力。
考题
AT型尖轨的纵坡是在尖轨跟端和尖轨顶面宽()一段长度内,尖轨与基本轨等高,完全承受车轮压力。A、35mmB、50mmC、70mmD、40mm
考题
当车轮逆向运行时,在尖轨顶宽()及以后,车轮才全部压在尖轨上。A、30mmB、40mmC、50mmD、60mm
考题
判断题AT型尖轨的纵坡是在尖轨跟端和尖轨顶面宽50mm一段长度内,尖轨与基本轨等高,完全承受车轮压力。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在正常情况下,普通道岔尖轨顶宽()范围内,尖轨与基本轨轨面高是由0逐渐增加到6mm。A
20~60mmB
35~70mmC
40~70mmD
35~65mm
考题
填空题道岔转辙器的基本轨除承受车轮的垂直压力外,还与尖轨共同承受车轮的()。
考题
判断题挤岔是指列车逆向经过道岔且道岔位置不正确,列车车轮挤过道岔使尖轨与基本轨分开。A
对B
错
考题
判断题车轮挤上道岔,使尖轨与基本轨分离,不算挤道岔事故。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基本轨除承受车轮的垂直压力外,还与尖轨共同承受车轮的()水平推力。A
纵向B
竖向C
横向D
斜向
考题
单选题允许速度不超过160km/h的线路,当车轮逆向运行时,在尖轨顶宽()及以后,车轮才全部压在尖轨上。A
30mmB
40mmC
50mmD
60mm
考题
判断题车轮挤上道岔,使尖轨与基本轨离开,但没有挤坏道岔,可不算挤道岔事故。A
对B
错
考题
判断题基本轨除承受车轮的垂直压力外,还与尖轨共同承受车轮的横向水平推力。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尖轨顶宽()范围内,是车轮荷载转移的过渡段,使车轮逐渐转移到基本轨(或尖轨)上。A
10~40mmB
20~50mmC
30~60mmD
30~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