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案例:
下面是某化学老师关于“过氧化钠和水反应”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老师:从物质组成上分析,你认为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学生4:我认为还有可能生成H2O2。(这是老师事先没有想到的)
老师:大家充分发挥了自已的聪明才智,提出了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可能生成的产物。那么,哪些物质才真正是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生成的产物呢?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推断。
(学生已有了相关知识的积累,经过讨论,很快有了结果)
老师:请大家按照自己的方案做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下表即为某同学的实验报告:
老师: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学生:……
老师: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5:我发现试管是热的.说明反应放热。
学生6:我发现滴加酚酞后溶液变红,但振荡后很快又褪色了.为什么呢?
老师:不错!你们观察得很仔细。
众学生:是啊,是啊!为什么呢?
老师:是啊.怎么办呢?
(征求学生意见后,老师此时改变了预设的教学方案)
老师组织后续的探究课题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是什么因素使变红了的溶液又褪色了?(以下讨论、探究等内容已省略)
问题:
(1)针对该案例中某学生的实验报告,请给出你的评价和建议。(6分)
(2)根据该老师的教学流程,说明其教学过程体现了哪些课程理念?(可从知识构建、能力发展、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动机培养等5方面,任选4个方面予以回答)。(8分)
(3)简述该教学案例中老师是如何达成“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6分)
下面是某化学老师关于“过氧化钠和水反应”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老师:从物质组成上分析,你认为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https://assets.51tk.com/images/3348b0541243149d_img/5ccdf4c4225116bd.png)
学生4:我认为还有可能生成H2O2。(这是老师事先没有想到的)
老师:大家充分发挥了自已的聪明才智,提出了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可能生成的产物。那么,哪些物质才真正是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生成的产物呢?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推断。
(学生已有了相关知识的积累,经过讨论,很快有了结果)
老师:请大家按照自己的方案做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下表即为某同学的实验报告:
![](https://assets.51tk.com/images/3348b0541243149d_img/159352f3176a9418.png)
老师: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学生:……
老师: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5:我发现试管是热的.说明反应放热。
学生6:我发现滴加酚酞后溶液变红,但振荡后很快又褪色了.为什么呢?
老师:不错!你们观察得很仔细。
众学生:是啊,是啊!为什么呢?
老师:是啊.怎么办呢?
(征求学生意见后,老师此时改变了预设的教学方案)
老师组织后续的探究课题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是什么因素使变红了的溶液又褪色了?(以下讨论、探究等内容已省略)
问题:
(1)针对该案例中某学生的实验报告,请给出你的评价和建议。(6分)
(2)根据该老师的教学流程,说明其教学过程体现了哪些课程理念?(可从知识构建、能力发展、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动机培养等5方面,任选4个方面予以回答)。(8分)
(3)简述该教学案例中老师是如何达成“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6分)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评价:从该同学的实验报告,看出该同学的方案是直接针对产物设计的,主题性和目的性很强。在预习
(2)在学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知识时,教师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物质的组成”出发.再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猜想和假设生成的产物,让学生学会分析化学问题。然后,教师结合讨论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等多种探究活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疑问.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并组织了后续的探究活动,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会了以科学的方法来探究问题。
(3)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自主的实验探究活动,认识到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学会了分析问题。学生通过实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能对实验的结果提出疑问,学会了科学地学习的方法。
![](https://assets.51tk.com/images/3348b0541243149d_img/2ee7c0ebfc8acadf.png)
(2)在学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知识时,教师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物质的组成”出发.再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猜想和假设生成的产物,让学生学会分析化学问题。然后,教师结合讨论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等多种探究活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疑问.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并组织了后续的探究活动,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会了以科学的方法来探究问题。
(3)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自主的实验探究活动,认识到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学会了分析问题。学生通过实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能对实验的结果提出疑问,学会了科学地学习的方法。
更多 “案例: 下面是某化学老师关于“过氧化钠和水反应”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老师:从物质组成上分析,你认为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学生4:我认为还有可能生成H2O2。(这是老师事先没有想到的) 老师:大家充分发挥了自已的聪明才智,提出了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可能生成的产物。那么,哪些物质才真正是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生成的产物呢?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推断。 (学生已有了相关知识的积累,经过讨论,很快有了结果) 老师:请大家按照自己的方案做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下表即为某同学的实验报告: 老师: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学生:…… 老师: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5:我发现试管是热的.说明反应放热。 学生6:我发现滴加酚酞后溶液变红,但振荡后很快又褪色了.为什么呢? 老师:不错!你们观察得很仔细。 众学生:是啊,是啊!为什么呢? 老师:是啊.怎么办呢? (征求学生意见后,老师此时改变了预设的教学方案) 老师组织后续的探究课题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是什么因素使变红了的溶液又褪色了?(以下讨论、探究等内容已省略) 问题: (1)针对该案例中某学生的实验报告,请给出你的评价和建议。(6分) (2)根据该老师的教学流程,说明其教学过程体现了哪些课程理念?(可从知识构建、能力发展、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动机培养等5方面,任选4个方面予以回答)。(8分) (3)简述该教学案例中老师是如何达成“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6分)” 相关考题
考题
案例教学法的案例选择阶段用于选择案例的指导思想有()
A、案例是一个故事,有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B、案例选择教学目的性必须明确C、案例要有典型性D、案例必须是真实的,近几年发生的故事
考题
进行案例分析的步骤,正确的是()A、选择所要分析的案例;还原事情过程;分析案例;提出解决对策B、选择所要分析的案例;分析案例;还原事情过程;提出解决对策C、还原事情过程;选择所要分析的案例;分析案例;提出解决对策D、选择所要分析的案例;还原事情过程;提出解决对策;分析案例
考题
案例教学法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常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主要步骤()。A、案例选择→目标确定→案例展开→知识迁移与案例复归B、目标确定→案例选择→案例展开→知识迁移与案例复归C、案例选择→案例展开→目标确定→知识迁移与案例复归D、目标确定→案例展开→案例选择→知识迁移与案例复归
考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网点编辑员使用“数据报送-案例处理-案例分析”对反洗钱系统抽取的可疑案例进行人工分析,结合系统提供的客户信息、账户信息、案例信息等相关信息开展客户分析调查,根据分析调查结果添加案例处理意见信息和可疑程度等相关信息后进行可疑案例的上报或排除。B、案例分析后提交到网点审核员,审核员使用“数据报送-案例处理-案例审核”对网点编辑员上报的案例进行审核通过、排除或退回,排除和退回必须添加案例处理意见。C、案例审核后提交到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使用“数据报送-案例处理-案例审批”可对营业机构上报的案例进行审批通过、排除或退回,排除和退回必须添加案例处理意见。D、网点操作员使用“数据报送-案例处理-可疑案例特殊处理”对已排除的可疑案例进行查询和恢复。
考题
多选题案例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几个环节。A选编案例B引入案例C分析讨论案例D评价案例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