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心肌梗死半个月后发作心前区疼痛数次,发作时心电图可见缺血型ST-T改变,尚应补充诊断正确的是
A.心室壁膨胀瘤
B.梗死后心绞痛
C.梗死延展
D.反应性纤维素性心包炎
E.梗死后综合征
参考答案
更多 “ 心肌梗死半个月后发作心前区疼痛数次,发作时心电图可见缺血型ST-T改变,尚应补充诊断正确的是A.心室壁膨胀瘤B.梗死后心绞痛C.梗死延展D.反应性纤维素性心包炎E.梗死后综合征 ” 相关考题
考题
男性,60岁。心前区反复发作性疼痛1年。患者被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给予口服异山梨醇酯(消心痛)等药治疗。门诊随访3个月后某日,觉心前区疼痛持续1小时,含硝酸甘油无效。急诊心电图无心肌梗死的表现,在监测心电图时应高度警惕哪项表现A.T波高耸B.S-T段压低,T波变平C.P-R间期延长D.窦性心动过速E.Q-T间期明显延长
考题
男性,42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半个月,近一周发作性心前区疼痛数次,发作时心电图可见缺血型ST-T改变,尚应补充的诊断正确的是:A、心室壁膨胀瘤B、梗死后心绞痛C、梗死延展D、反应性纤维素性心包炎E、梗死后综合征
考题
患者,男性,68岁。间断性心前区疼痛1个月,多在夜间发作,与活动无关,每次发作15分钟,发作时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最可能的诊断为A.稳定型心绞痛B.恶化型心绞痛C.变异型心绞痛D.急性心肌梗死E.卧位型心绞痛
考题
患者,女性,62岁,患冠心病12年。半年来频繁发作心前区不适,2小时前再次发作,自行含服硝酸甘油无效,疑为急性心肌梗死。最具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A.血常规B.心肌酶C.运动平板D.超声波E.心电图
考题
男性,66岁,高血压10年,劳力性心前区疼痛2年。平时活动量稍大或上三楼时出现胸部疼痛,休息缓解。近1个月发作频繁,1~2次/天,约15分/次,休息时也有发作。发作时做心电图 ST段压低该患者应该诊断为A.心肌梗死B.主动脉夹层C.不稳定型心绞痛D.变异型心绞痛
考题
男性,60岁。心前区阵发性疼痛1个月,多在夜间发作,与活动无关。每次发作 15分钟,发作时心电图II、DI、aVF导联ST段抬高。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稳定性心绞痛 b.变异型心绞痛 c.心肌梗死 d.主动脉夹层
考题
患者,女性,62岁,患冠心病12年。半年来频繁发作心前区不适,2小时前再次发作,自行含服硝酸甘油无效,疑为急性心肌梗死。最具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A、血常规B、心肌酶C、运动平板D、超声波E、心电图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68岁。间断性心前区疼痛1个月,多在夜间发作,与活动无关,每次发作15分钟,发作时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最可能的诊断为()。A
稳定型心绞痛B
恶化型心绞痛C
急性心肌梗死D
变异型心绞痛E
卧位型心绞痛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68岁。间断性心前区疼痛1个月,多在夜间发作,与活动无关。每次发作15分钟,发作时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下列哪项是最可能的诊断?( )A
变异型心绞痛B
稳定型心绞痛C
急性心肌梗死D
恶化型心绞痛E
卧位型心绞痛
考题
单选题男性,58岁。因心前区反复发作性疼痛1年就诊.患者被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给予口服异山梨酯(消心痛)等药治疗.门诊随访3个月后某日,觉心前区疼痛持续1h,含硝酸甘油无效,来院急诊.急诊心电图无心肌梗死的表现,在随访心电图时应高度警惕下列哪项表现?()A
Q-T间期明显延长B
S-T段压低,T波变平C
P-R间期延长D
窦性心动过速E
T波高耸
考题
判断题男性,60岁。心前区阵发性疼痛1个月,多在夜间发作,与活动无关。每次发作15min。发作时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首选的抗心绞痛药物是硝酸酯类。A
对B
错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