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高级会计师评审公示表业绩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1-12-15


怎样写高级会计师评审公示表业绩怎么写


最佳答案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基本情况,主要填写您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工作单位,职务,户口所在地;以及您的学历,高会考试成绩,职称外语成绩,职称计算机成绩,会计继续教育,工作经历等;这里强调一下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根据规定,假如您的继续教育不全,那可以延长您参加高会评审的时间,有的地方甚至有更严厉的处罚规定,故同学们一定要重视继续教育的问题,网校已经开通了各省的继续教育,非常方便,欢迎同学们到网校首页的“会计继续教育”栏目中及时参加相应的辅导;
2.专业技术工作概述:主要阐述您提供会计师职务(或者获得会计师职称后)的一些主要工作的概述,要写主要业绩,最好要有数据来说话,即节约了多少支出,产生了多少经济效益,最好能列出相关的数据,同时,因为是概述,所以,字数有限制,同学们要写的尽量精练一些;
3.论文摘要:主要填写您报送的论文的主要摘要部分,字数要求限制在300字左右;
4.专业技术工作(即工作业绩):这是报送资料的重点部分,不少学员反映不会写,其实大家不用担心,这部分内容要源自于您的工作,同时要略高于平凡的工作,即需要进行提炼的压缩。首先提示,这部分要与第2部分专业技术工作概述有对应和联系,编写的资料要填写你担任会计师职务后的主要工作业绩,应该侧重于写您的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相关工作,业绩要突出,要用数据来说话,不能写的太平淡,否则对评审非常不利。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
祝您生活愉快!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8年)甲公司是一家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于2017年发布的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金融工具系列会计准则(简称“新准则”)。为确保新准则的有效执行,该公司于2017年11月组织会计人员进行了新准则集中培训。培训结束时,会计人员对自2018年开始可能发生的与金融工具业务相关的会计处理进行讨论交流。部分人员发言要点摘录如下:
  会计人员A:公司的债券业务较多。对于购入的债券,如果公司管理该类债券投资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该类债券的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类债券为目标,且该类债券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在初始确认时,除非在符合规定条件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否则应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会计人员B:公司持有的除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以外的权益工具投资,均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要求:
  (1)判断会计人员A的说法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如存在不当之处,指了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2)判断会计人员B的说法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如存在不当之处,指出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存在不当之处。
  “应当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说法不当。
  理由:金融资产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①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②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或:金融资产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①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②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仅为本金金额和以未偿付本金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或:应作为“其他债权投资”。
  (2)存在不当之处。
  “均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说法不当。
  理由:企业可以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或:应作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甲公司是新能源领域的高科技企业,拟并购经营同类业务的乙公司。2013年8月底前,甲公司全额支付了并购对价,并办理完毕全部并购交易相关手续。甲公司在并购后整合过程中,为保证乙公司经营管理顺利过渡,留用了乙公司原管理层的主要人员及业务骨干,并对其他人员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将本公司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移植到乙公司;重点加强了财务一体化管理,向乙公司派出财务总监,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统一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体系。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指出甲公司2013年对乙公司主要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并购后的整合。

答案:
解析:
甲公司2013年对乙公司主要进行了人力资源整合、管理整合和财务整合。

甲会计师事务所对乙公司2015年度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实施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乙公司的下属子公司B公司在未履行相应审批程序的情况下为关联方提供担保。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说明该事项可能产生的主要风险;并针对主要风险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答案:
解析:
可能产生的主要风险是:对担保申请人的资信状态调查不深,审批不严或越权审批,可能导致企业担保决策失误或遭受欺诈。控制措施:①企业应当建立担保授权和审批制度,规定担保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措施,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权限审批。②重大担保业务,应当报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批准。[或:重大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或联签制度。]③企业应当加强对子公司担保业务的统一监控。

甲单位为一家省级事业单位,按其所在省财政厅要求,执行中央级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相关规定,2×19年3月,甲单位组织代表团赴境外参加专项业务工作会议,发生各项出国费共计18万元,其中超预算支出2万元。甲单位将发生的出国费用超预算支出2万元在A实验室建设专项经费的差旅费预算项目下列支。

答案:
解析:
甲单位的有关处理不正确。
  理由:项目资金应专款专用,基本支出不应在项目支出中列支。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