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报考高会的人数变化如何?造成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12-25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会计人把目标看准了高级会计,高级会计师属于国家高级职称,是所有会计人员身份的象征。拿下了高级会计师的有很多好处,同样的竞争力也不小。接下来就和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一起看看近年来高级会计师考试人数的变化以及其背后隐藏的原因吧!

首先来看看近几年的高级会计师考试人数变化:

一、分析原因


从上表中考生们都可以看出,高级会计师的报名人数从2017年开始到2019年之间,一直都呈现一种增长的趋势。但是从2020年起,报名人数却逐渐的减少。按理来说,高级会计师这种符合现如今经济社会需求的职业,应该报考的人数越来越多才是。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2020年开始报名的人数越来越少的呢?

显然“高级会计职称不再受到人们的需要了”或是“高级会计职称的竞争力、实用性下降了”这些问题都是不存在的。真正导致2020年起高级会计师的考试报名人数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就是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大部分的地区都纷纷推迟了高级会计师的考试安排。这导致大部分的考生都去选择了其他类型的考试或者是直接选择不报名,等待疫情结束了之后再考。

第二个原因就是,从2020年开始,部分的省市为了吸引高质量的会计人才。有的地区在就2020年的时候就开展了注册会计师面试《高级会计实务》的试点工作。大家都知道高会的第一步就是报名《高级会计实务》的考试并且通过地区线或国家线,面对部分城市的相关免试鼓励政策,许多早已手握注册会计师证书的同学就相当于获得了不用报名的资格,报名的人数自然地就少了。

二、高级会计含金量

(一)高级会计师的含金量还高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对于高水平的会计从业者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比较紧缺且急需的状态。

2018年中级会计考试报名人数约为135.4万人,而高级会计师考试报名人数约为5.56万人;

2019年中级会计考试报名人数约为160万人,而高级会计师考试报名人数约为5.9万人;

2020年中级会计考试报名人数约为182.4万人,而高级会计师考试报名人数约为5.4万人;

近三年的报名人数反映出中级会计师报名人数不断增长,在考试报名人数上高级会计师考试实际上有所波动,但是并非呈现直线增长或下降。所以说在这个空档期进行备考高级会计师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二)高级会计师对于自己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拥有高级会计职称就相当于您有丰富的会计实务经验,您的会计理论知识也是相当扎实的。试问哪家公司或者公职单位不需要这样的人才呢?企事业单位或者私人企业也更愿意通过以高薪的方式留住、吸引高层次的会计人才,晋升也就更加容易。高级会计师能为公司管理层提供各维度的参考信息,可以组织领导公司的财务、成本、投融资、财务分析等方面的工作。想要在会计职业的道路上走的更高、更远,高级会计师考试应当成为您的第一选择。

相信看过51题库考试学习网分享的相关内容之后,大家都清楚近几年报考高会的人数如何变化了。除了关注这些考试相关信息外,学习也要抓紧,认真备考!预祝各位考生顺利通过2022年高级会计职称考试。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甲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业,2013年1月,着手筹备收购经营同类业务乙公司的100%股权。评估基准日为2012年12月31日,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为15倍。乙公司2012年税后利润为2亿元,其中包含2012年12月20日乙公司处置一项无形资产的税后净收益0.1亿元。假定并购乙公司前,甲公司价值为200亿元;并购乙公司后,经过内部整合,甲公司价值将达到235亿元。甲公司应支付的并购对价为30亿元。甲公司预计除并购对价款外,还将发生相关交易费用0.5亿元。
  要求:1.根据资料,用可比企业分析法计算乙公司的价值。
要求:2.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并购收益和并购净收益,并从财务管理角度判断该并购是否可行。

答案:
解析:
1.乙公司的价值=(2-0.1)×15=28.5(亿元)
2. 并购收益=235-(200+28.5)=6.5(亿元)
  并购净收益=6.5-(30-28.5)-0.5=4.5(亿元)
  并购净收益大于零,并购可行。

甲公司系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注册会计师在对甲公司 2013 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关注到甲公司 2013 年度下列有关金融工具业务及其会计处理事项;
(1)2013 年 1 月 8 日,甲公司购入 A 公司股票,不能对 A 公司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A 公司股票具有活跃市场,甲公司根据公司管理意图和风险管理策略,将购入的 A 公司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3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扔持有该股票投资,对此,甲公司将该股票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及当年应收的现金股利均计入了所有者权益。
(2)2013 年 10 月 14 日,甲公司因急需周转资金,与某商业银行签订了应收款保理合同。甲公司将应收 S 公司贷款 3000 万元转移给该商业银行,取得货币资金 2600 万元。根据合同约定,该商业银行到期无法从 S 公司收回全部贷款时,有权向甲公司追偿。对此,甲公司终止确认了对S 公司的应收账款。
(3)2013 年 12 月,甲公司持有的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持续上涨,甲公司考虑到公司现存股权投资的收益不佳,于 2013 年 12 月 31 日将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并将该投资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4)2013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根据客观证据判断所拥有的某长期应收款项发生了减值。该长期应收款项系甲公司于 2013 年 10 月 8 日取得,收款期为 18 个月,且金额重大;取得该长期应收款项时,经计算确定的实际利率为 5%。2013 年 12 月 31 日,与该长期应收款项特征类似的债权的年化市场利率为 5.6%。对此,甲公司采用市场利率 5.6%对该长期应收款项未来现金流量予以折现确定现值,并将该现值与 2013 年 12 月 31 日该长期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5)2013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后,判断其生产产品所需的某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上涨。对此,甲公司决定对预定 3 个月后需购入的该原材料采用卖出套期保值方式进行套期保值,并与有关签订了正式协议。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资料(5),判断甲公司采用的套期保值方式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甲公司采用的套期保值方式不恰当。(0.5 分)
理由:卖出套期保值是为了回避价格下跌的风险,买入套期保值是为了回避价格上涨的风险。(2 分)
或:甲公司应当采用买入套期保值的方式。(2 分)

甲公司是一家大型机械设备制造公司,2015 年公司与企业并购有关的事项如下:
资料 1:为了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急需一大笔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
因此公司希望通过资本市场来解决资金瓶颈问题。由于 IPO 的难度较大,公司打算通过收购上市公司来获得融资平台。X 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业,其研发技术在业内得到高度评价,公司虽已上市,但由于规模不大,股票总市值并不高。在获得 X 公司董事会通过后,双方打算通过换股的方式实现合并。2015 年 1 月 8 日,X 公司通过发行 2 亿股股票来收购甲公司 60%的股权,甲公司则通过股票置换后拥有 X 公司 80%的股权。已知甲公司支付的股票价值为 10.5 亿元;X 公司支付的股票对价与此相等。甲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为 10.2 亿元;X 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为 10 亿元。合并完成后,由于 X 公司其他投资者股权相对分散,因此甲公司取得了 X 公司的实质控制权。
资料 2:2015 年 4 月 1 日,甲公司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支付 7000 万元对价购买了 Y 公司 85%的表决权股份。根据市场预期,Y 公司将会为甲公司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了更好地利用 Y公司的渠道优势,同年 8 月 2 日,甲公司又以 2000 万元现金购入剩余 15%的股权。其中,Y 公司2015 年 4 月 1 日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净资产为 600 万美元,其中经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项目公允价值较账面价值高出 200 万美元;Y 公司 8 月 2 日的资产负债表账面价值增加了 50 万美元。2015年 4 月 1 日,美元兑换人民币元的比率为 1:7;2015 年 8 月 2 日美元兑换人民币元的比率为 1:6.9。
资料 3:2015 年 4 月 30 日,为了引入先进的技术,甲公司以 1.2 亿元的价格取得 W 公司 25%有表决权的股份,成为 W 公司战略合作伙伴,此时 W 公司的公允价值为 4 亿元。半年后,甲公司果断地以价值为 2.4 亿元的土地再次购入了 W 公司 35%的有表决权股份,此时 W 公司公允价值为 5亿元。经过判断,W 公司与甲公司都属于某集团公司控制下的企业。资料 4:2015 年 5 月 9 日,甲公司以 50 万元的价格获得了无关联关系的 Z 公司 100%的股权。在获得控制权后,甲公司注销了 Z 公司的法人资格。已知 Z 公司资产项目公允价值如下:库存现金 500 万元;应收账款 300 万元;存货 500 万元;固定资产 1000 万元。负债项目公允价值如下:短期借款 200 万元;应付账款 2000 万元;长期借款 2000 万元。
资料 5:2015 年 9 月 30 日,甲公司为了进入西北市场,以现金 5000 万元、发行价值 6000万元的股票购买了西北地区 A 公司 60%的有表决权股份。A 公司为 2015 年 2 月新成立的公司,截至 2015 年 9 月 30 日,该公司持有货币资金 9500 万元,实收资本 8000 万元,资本公积 600 万元。
资料 6:2015 年 11 月 5 日,甲公司通过资产置换的方式获得了 B 公司 55%的股权,并获得了超过半数以上的董事会席位。甲公司支付的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 4000 万元,B 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为 7000 万元。B 公司原有投资者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提出 B 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事项必须经原有股东指派的至少 1 名董事同意方可实施,甲公司同意了这项安排。假定本题中有关公司的所有者均按所持有表决权股份的比例参与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决策,不考虑其他情况。
要求:

根据资料 6,分析甲公司是否合并了 B 公司,并说明原因;如果属于企业合并,请计算合并商誉。
答案:
解析:
不属于企业合并。因为按照协议安排,甲公司并没有取得 B 公司实质控制权,B 公司原有股东具有一票否决权,所以甲公司无法对 B 公司实施排他性控制,故不属于企业合并,属于共同控制,按合营安排中的合营企业进行处理。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