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MBA考试《写作》模拟试题(2019-10-24)

发布时间:2019-10-24


2019年MBA考试《写作》考试共2题,分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日前,多地密集出台高考改革方案,有不少省市拿英语开刀。但一个数万人的在线调查显示,竟然有七成网友支持“数学滚出高考”,看来许多人厌恶数学甚于英语。
        为什么数学应该滚出高考?因为初高中学的那些数学几乎没什么用。大多数人工作后基本不用数学,用也不过仅限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范围。中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学习立体几何的公理与证明,添辅助线的特殊技巧,椭圆、双曲线与抛物线的表达式,微积分……牺牲了多少脑细胞,浪费了多少青春。为什么要学这些以后根本用不上的东西?
        当然有人说,学数学能够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呀。但不学数学难道就不能掌握逻辑思维了吗?有心掌握逻辑思维的人,学点逻辑学就够了。何况大部分工作是重复性、事务性的工作,第一对数学基本没有要求,第二对逻辑思维基本无特殊要求,能够按照上级的指示或规定的流程去做就行了。在这个意义上,让中学生普遍学那么高深的数学根本没有必要,他们完全可以学习对以后工作更有用的课程,比如礼仪呀、驾驶呀等等。
        其实,学数学只是考试的需要而已。但正是遴选的考虑导致了数学教育的异化。不就是要确定哪些人有资格上大学,哪些人没资格吗?为了把大家的差距拉开,就加大课程的难度。这就把所有中学生都卷进来了。须知,以后真正会走上学术道路的是少数,大部分人是常人,从事一份通常的工作,中学课程就得为这个服务,而不是异化成为了高考。【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

参考范文:

《数学真该退出高考吗》

        数学真该退出高考吗?至少上文在逻辑上不能必然地推出这一结论。
        首先,这次在线调查是否具有代表性?也许被调查者大都是一些数学没学好、对数学有偏见、仅仅从事底层体力工作的人。而更多几千万上亿的未被调查者却可能认为,学数学很有用,高考考数学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什么叫有用?什么叫没用?也许学习一定难度的数学可以很好地训练我们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清晰严谨的逻辑思维、有条不紊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品质和能力可能最终决定了我们的工作能力和效率,怎能说对工作没用?
        再次,学习逻辑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训练逻辑思维,推不出就不要学数学。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双管齐下,既学逻辑,又学数学,也许对我们逻辑思维的提升能产生更好的化合和乘数效应呢?
另外,日常工作的重复性和事务性也未必能推出不要学数学。也许有了较强的数学和逻辑思维,你就能用比别人更简单有效的方法更快更好更多地完成工作;更准确、甚至创造性地理解和执行上级的指示或流程。这难道不比某些驾驶等低级的实用课程更有用?
        最后,不通过一定难度的考试,又怎么能判断哪些人适合、哪些人不适合读大学呢?中学的数学难度普遍降低之后,会不会损害那些将来读大学的人的数学基础?何况,如果你真觉得自己不想或不适合上大学,你完全可以选择职高而不是为升大学准备的普高啊。
由于上文推理如此漏洞百出,所以,数学是否应该退出高考,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

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地球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关注的热点,这一问题看似复杂,其实简单,只要我们运用科学原理——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去对待,也许就会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关于宇宙和自然地常识性观念,不管是狭义相对论还是广义相对论,都揭示了宇宙间食物运动中普遍尊在的相对性。

        既然宇宙间万物的运动都是相对的,那么我们观察问题时也应该采用相对的方法,如变换视角等等。

        假如我们变换视角去看一些问题,也许会得出和一般常识完全不同的观点,例如,我们称之为灾害的那些自然现象,包括海啸、台风、暴雨等等,其实也是大自然本身的一般现象而已,从大自然的视角来看,无所谓灾害不灾害,只是当它损害了人类利益,危及了人类生存的时候,从人类的视角来看,我们才称之为灾害。

         假如再变换一下视角,从一个更广泛的范围来看,我们人类自己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既然我们的祖先是类人猿,而类人猿正像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扬子鳄乃至银杏、水杉等等一样,是整个自然生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为什么我们自己就不是了呢?

        由此可见,人类的问题就是大自然的问题,即使人类在某一时期部分的改变了气候,也还是整个大自然系统中的一个自然问题,自然问题自然会解决,人类不必过多干预。

【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参考范文:

揭穿诡辩
        是可忍孰不可忍?!现在就让我们来揭穿上文的误导和诡辩。
        首先,就算相对论真的揭示了事物运动的相对性,但我们又如何能从“运动的相对性”推出“看问题视角的相对性”呢?更何况各事物运动的相对性,也推不出运动本身就没有绝对性。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运动是绝对的,任何事物都处在绝对的运动之中。所以,看问题时就不能简单套用“相对主义”。
        其次,“大自然无所谓灾害”推不出自然界里就没有“自然灾害”。自然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由各种具体的生物构成的。当某种不正常的自然现象导致某种或多种生物濒临灭绝的绝境时,这对这些生物来说无疑就是自然灾害。如果这些自然灾害直接间接地危及我们人类,难道我们还应该坐以待毙、不加任何干预吗?    再次,我们的祖先是类人猿并不意味着我们现在还是类人猿。现在我们掌握了类人猿所没有的各种威力巨大的科学技术,我们对环境和气候的破坏力已经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就不能对自己影响气候的的行为放任自流。  
        另外,“人类在某一时期部分地改变了气候”,这恰恰说明了气候并不完全是一个听天由命的自然问题,我们人类对此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因此,我们也就不能简单地把气候问题归之于自然问题而束之高阁。    
        最后,“自然问题自然会解决”,也有偷换概念的嫌疑。人的衰老和死亡是自然问题,但是几百万年过去了,这个自然问题就自然解决了吗?相信刚刚去世的乔布斯如果在天有灵,他一定会来揭穿这样的诡辩的。

3、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近年来,在中国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圣土上不断诞生着一个又一个经营和财富的神话:从国美、永乐,到阿里巴巴、腾讯,再到百度、分众、如家……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新贵虽然所处的行业并不完全一样,成功的具体原因也很可能千差万别,但好像都与“网”有关。【论说文】

答案解析:参考范文:

“网”住财富
        近年来中国诞生了许多诸如国美、百度、如家的经营和财富神话。不管它们的领域是怎样的千差万别,但它们的成功毫无疑问都得益于它们的网络化经营。
        首先,网络化经营可以帮助企业大幅降低运行成本。以国美为例。国美目前在全国近300个大中型城市拥有直营门店1300多家。由于国美有这么多天罗地网式的营业网点,所以它就能从进货渠道上采取直接从生产厂商供货的方式,取消了中间商这些环节,降低了成本也就降低了产品价格,从而极大程度地增强了自己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网络化经营还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实现规模扩张。在网络化经营的模式当中,单点的成功,可以迅速复制到更多的区域。这样,企业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核裂变的方式实现几何级数式的增长和扩张,在迅速做大规模的基础上增强竞争力,上市融资,再回过头来做大做强市场,从而实现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分众的成功神话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最后,网络化经营也有利于企业开展猛烈的品牌攻势。标准化的服务和管理,星罗棋布的营业网点,对上游和下游市场强有力的掌控能力,都是网络化经营的企业猛烈开展品牌攻势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以如家为例。如家就是通过自己的网络化经营,现在在全国250个城市已经拥有连锁酒店1500多家!这样的品牌攻势,哪一家单体酒店能与争锋?也正是借助于这样的品牌攻势,相对于国内一般酒店客房平均出租率的50%,如家却能一直保持90%以上!
        网”的意义不尽于此,但“网”的根本作用已被这些高明的商人们发现和运用,这就是:“网”可以网住更多的鱼,可以“网”住更多的财富!

4、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一家企业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呢,还是用于研发新产品?有人主张投资扩大生产,因为根据市场调查,原产品还可以畅销三到五年,由此可以获得可靠而丰厚的利润。有人主张投资研发新产品,因为这样做虽然有很大的风险,但风险背后可能有数倍于甚至数十倍于前者的利润。【论说文】

答案解析:解析1:
比较好的立意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决策》。
题目涉及到两种观点:第一,主张扩大生产;第二,主张研发新产品。
当然,在逻辑上我们也可以推出,还有第三种思路,平衡的思路:一部分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一部分资金研发新产品。
所以,这道题目,理论上考生可以写第一种观点的合理性(现实的市场和利润对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为什么……),也可以写第二种观点的合理性(创新和未来的市场、利润是重要的,为什么……),也可以写第三种观点的合理性(既要立足现实,也要放眼未来……)
不过,严格来说,第三种写法,多少有些问题。因为题干是这样写的:“一家企业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呢,还是用于研发新产品?”所以,题干只是预设了两种选择。因此,在两种可能性里选一,应该是最扣题的,最安全的。
还有,不管选择第一种观点,还是选择第二种观点来作为你自己的论点,必须要对另一种观点做出回应(实际上就是批驳),否则审题不够全面,按理也要扣分。
最后,本题更难的一点是,无论是简单地选择前面三种观点的哪一点,都有可能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考生不知道这家企业的具体情况,怎么能自说自话、指手划脚地说要扩大生产,或要研发新产品呢?想想,这样写,阅卷老师会觉得考生懂管理吗?
所以,我们的建议是:文章写作过程中要尽量体现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辨证思维来。也即本题最好的立意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决策》。
文章的提纲可以这样搭建:
第一段,引述题目材料,引出决策问题。
第二段:也许有人会赞同第一种观点,主张扩大生产,因为理由是……;也许有人会赞同第二种观点,主张研发新产品,因为理由是……。但是,我要说:你知道这家企业的具体情况吗?不知道这家企业的具体情况,你又怎么能指手画脚,自作主张地给别人做决策呢?
第三段:我认为,如果这家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还是不错的,没有什么眼前的生存危机,那么,就应该主要着眼于未来……;如果这家企业当下的生存都严重成问题,那么,现在就应该努力追求可靠的利润。
第四段,联系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是这样,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而不能不了解具体情况,就指手画脚、胡说八道。
第五段,但是很遗憾,不了解实际情况而瞎决策、瞎指挥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比如王明……
当然,论说文的审题立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我个人的意见只是我个人的意见,仅供大家参考。顺我者昌,是很有可能的;但逆我者亡,就未必啦。比如,如果你立意为《全面考虑各种意见做出正确决策》,也完全是可以的。
解析2:
PAY审题法,可找到正确写作要点。本题的P(Problem痛点)是企业到底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还是用于研发新产品。A(Attitude态度)是支持后者。因为原题有“虽然……但是”这个明显的态度词,而且说了“背后是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前者的利润”。所以,命题人是支持选择研发和创新的。本题的Y(Key Word关键词)就是以上的“有限的”、“还是”、“虽然、但是”、“数倍甚至数十倍”。这些Key Word,可以帮我们找到Problem和Attitude。没有这些Key Word,我们就不能确定本题是必须取舍,本题是倾向后者。有了这些Key Word,我们就可以做出这个判断。
考生注意,这里面有“有限的资金”和“还是”这个词,还是指的是“or”的关系。所以,首先,本题肯定不能写成既要扩大生产,又要研发新产品。这样“骑墙派”和“和事老”的做法肯定是不行的。原题已经设置成二选一,不能妄图篡改原题。写成既要扩大生产,又要投入研发的文章,属于偏题作文。
本题正确的元素是“决策”、“承担风险”、“舍短期为长期”、“创新”。有些同学会单写创新,这里回应——单写“创新”属于勉强合格立意,预计分数在18-20分,但很难更高。写“勇于创新”属于合格立意。大家要注意,创新和勇于创新是不同的两个主题。这里勇字很重要。
本题含有舍短为长的决策和冒风险做取舍的内涵,所以不是单单创新。而是有个复杂背景和选择难题的创新。本题较好立意可以是:
1、舍短为长,勇于创新
2、敢冒风险,勇于创新
3、着眼长远,敢冒风险
4、着眼长远,勇于创新
以上四个立意,都属于很好的立意。总之,本题准确的立意应该是:
1、着眼长远或舍短为长之间二选一
2、敢冒风险或敢于取舍之间二选一
3、创新
应该是以上三个选项的两两结合,比较合适。为什么不能单写创新?因为本题的创新是在一个难题背景下的创新,不是简简单单舒舒服服的创新。我觉得最佳立意选择是这三个选择里,第一个选择,使用“着眼长远”这个词比较好,比另一个词好。第二个选择的敢冒风险和敢于取舍,咱们使用这个共同得“敢”字,但是风险和取舍不作为首要重点,因为风险和取舍这两个主题词考场无论写哪个,都不好写(当然如果你特别会写这两个,亦可,我只说对于多数考生不容易写)。接着选择“三、创新”。
所以,我认为最好的立意是——着眼长远、勇于创新。(这个勇,就是敢于冒风险,敢于真刀真枪做出选择,本题单写勇于创新也是还可以的,前面已说)
参考范文:

锐意创新,着眼未来
        当一个企业遇到是选择投入有限资金扩大生产,还是研发新产品的困境时,企业要依据当前企业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抉择。投入有限资金扩大生产,虽能解决暂时性资金流转局面,但不是最佳选择,企业应投入资金、技术和人才全力进行研发,锐意创新,着眼未来。
        创新是时代进步的前进动力。当今世界正在开展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新一次工业革命,这是时代进步的大势所趋,全球的任何一个国家、社会、企业、个人都将全面地被这场洪流所冲击。作为市场经济的细胞,企业应该从战略的高度重视这场新技术革命,调整企业发展方向,将挑战转化为进步的机遇,抓住时代变革的先声,以创新为利器,突破技术和规模瓶颈,壮大企业自身实力,占领技术革命的制高点,确立领先的行业优势。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发动机。古语有云,变则通,通则久。企业通过创新战略,可以不断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焕发企业活力,从企业内部进行改造,打造符合新技术时代需求的产品,将互联网思维融入营销渠道,更为精准快捷地将优质产品送到需求客户。一个企业如果不去创新,不去研发,那么这个企业将失去未来。华为,通信领域的时代领跑者,正是重视创新研发,才有了今天的行业地位和社会荣誉。华为在2012年底已拥有7万多人的研发队伍,从1992年开始,华为就坚持将每年销售额的至少10%投入研发。如此的创新努力,才成就了今天的华为。
        创新不是停留在嘴边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践行。企业不仅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创新,也要从行为的高度落实创新。在人才方面,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给予研发的空间和丰厚的报酬鼓励,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员工创新能力。在组织架构方面,要成立独立研究室和创新研发部门,给予充分的权利调动资源投入研发。在高层管理方面,要把重视创新,鼓励创新观念深入到每一个高层的内心,由内而发地认同创新,支持创新。当然任何的创新行为,不能以牺牲公司生命为代价,要注意权衡创新战略的付出和代价。
        锐意创新,着眼未来,风宜长物放眼量。企业重视创新,投入创新,得到的不仅仅是新的产品,新的市场,而是新技术时代的先声夺人,遥遥领先。创新对于企业来说,是由内而外地适应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在举世变革的百家争鸣背景下,将新技术革命给企业带来的威胁和冲击,转化为企业与时俱进,向前发展的机会。

5、        曹操攻打袁术时,部队缺粮,粮官王垕来请示曹操。曹操说:先用小斗分发,以应一时之急。王垕说:如果士兵抱怨,怎么办?曹操说:我自有办法。几天后,果然军营里怨声四起。
         曹操于是偷偷把王垕叫来,说要借他的头示众以稳定军心。面对王垕的争辩,曹操回答说:“我也知道你没有罪,但不杀你,部队会造反;你死后,我会善待你的家属,你就放心去吧。”然后立刻将王垕斩首示众,贴出布告:粮官王垕故意用小斗,盗窃军粮,现已正军法。曹操终于把军心暂时稳定了下来。【论说文】

答案解析:

参考范文:

《别玩没出息的“杀人游戏”》

         不去真正地解决缺粮问题,却沉湎于玩什么“杀人游戏”,曹操这样做虽然暂时把军心安定了下来,但其实是很危险的。
         首先,它不过是一种扬汤止沸的做法。曹军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缺粮,曹操的伎俩虽能稳定一时的军心,但真正的缺粮问题并未解决,日后,它还会更加紧迫地暴露出来。到那时,难道你再杀张垕、李垕不成?而且你杀人再多,粮食还是照缺不误啊。你曹操作为三军统帅,不想方设法去筹粮来试图解决根本问题,却津津乐道于玩这种没出息的“杀人游戏”。可气可恨!
         其次,它也许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做法。曹操所以相信先骗后杀的连环计能稳定军心,那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能一手遮天,完全掩盖事实的真相。但天下根本没有不透风的墙。曹操的这种“杀人游戏”,日后必将泄漏出去、流传开来。而将士们一旦知道了事实真相,不仅可能军心涣散,甚至可能人人自危,担心自己哪一天也会像王垕一样莫名其妙地成为你曹操的替罪羊,所以干脆先下手为强,主动朝你反戈一击。到时,看你杀人者是如何被杀!
         最后,凝聚军心其实还有更好的方法。暂时的缺粮,并不必然导致军心涣散。如果我是曹操,我会告知将士们暂时缺粮的真相,所以,只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奋力打败袁术才能继续生存。而我自己以及各位将领也将以身作则,减少每天的口粮,以与大家共同渡过难关。相信曹操的这种坦诚、气魄和胸怀,必将大大激发三军将士与袁术殊死一战的决心,以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真正化解缺粮的问题。
         军中缺粮,本是曹操的第一个错误。但它是可以原谅的,或许也是可以弥补的错误。可曹操正事不做,偏偏像当代的网游少年一样沉湎于没出息的“杀人游戏”,这不能不让后人的我唏嘘不已。

6、        一对美国老夫妇很喜欢孩子,就邀请一群孩子每天到其院中玩耍。后来孩子们由玩耍变成踢球,夫妇俩忍受不了这种喧闹,可又不想将孩子们直接赶走,于是他们就想出一个办法,希望让孩子们主动离开到别处踢球。他们开始每天给每个孩子发1美元,后来变成了0.5美元,再后来变成0.2美元。孩子们生气了:这两个老人真小气,不在这儿踢了。于是,孩子们就离开了。【论说文】

答案解析:写作指导:
老人的美元转移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忘记了踢球是为了快乐,而非为了钱财。老人聪明地转换了孩子们的“目的”,让孩子们忘记了踢球的初衷,这就是忘记了初心,在前进的路上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不忘初心”这个考题今年比较热门,考生应有所准备。
参考范文:

莫为利诱,不忘初心
  台湾作家凌茜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孩子们踢球原本为了快乐,最后却为小利而愤然离去。我要说,孩子们,莫为利所诱,不要忘初心。
  何为初心?就是最初的目标和愿望。“人之初,性本善”,那是初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也是初心;中国抗击埃博拉病毒医疗队勇敢奔赴非洲,那是善良勇敢的初心;时代楷模阎肃心藏铁马秋风、楼船夜雪,那是为战士而歌的初心。
  不忘初心,就是坚守本真。书法大师启功,在香港义卖100幅书法,换取170万元给北师大修建青年教师宿舍楼,奉献的是爱的初心;设立奖学金,并以自己恩师陈垣的名字“励耘”命名,展现的是谦逊的初心;拒绝老板们数万元求字,不做金钱的奴隶,拒绝的是名利的诱惑。他的书屋何以“坚净居”命名?那就是他的初心——坚定与洁净。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何谓高尚?初心守望。
  不忘初心,就是坚守信仰。在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中,是追寻月亮那精神的高贵,还是为六便士的利益所诱惑?这部取材于画家高更的作品,其优秀就在于守住了那份理想坚定的初心。坚守初心,就是要在诱惑面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不忘初心,能使浪子回头。欧·亨利曾因贪污入狱五年,因为唤醒了行将泯灭的初心,才写出《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而走向辉煌。反之,遗忘初心,能使英才坠落。杰克·伦敦因奋斗的初心而完成《热爱生命》,而最终因为崇拜金钱泯灭初心而一败涂地。
  纪伯伦说:“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了为什么出发。”那群天真的孩子,可能还没意识到利诱的危害,但我们也要警惕。莫为名利所绊,不忘初心。
范文点评:
  本文提出论点后,及时为“初心”定义,非常明智。因为“初心”不像其它普通词语,它是被赋予一定含义,在一定语境下使用的词汇。因此,定义好初心,解释好内涵,才能做好后面的论述。今后面对语义复杂或艰深的题目,我们也应该如此,也做好论题的界定。
  后面三个分论点,有理,有例,说理比较充分。最后引用纪伯伦的话,给读者以共鸣,可以说本文是一篇结构规范、说理充分的好文章。

7、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与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述。
        在马瑞地区,开一个爵士乐俱乐部能够给公司带来大量的利润。现在,离这个地区最近的爵士乐俱乐部也有65公里的距离;因此,我们建立一个爵士乐俱乐部能够占有当地全部的市场。此外,爵士乐在马瑞地区非常流行。去年夏天,有超过100000的民众参加了马瑞爵士乐节,一些著名的爵士乐家都居住在马瑞地区,并且在当地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是每天的“爵士乐之夜”。最后,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爵士乐的粉丝愿意花1000美元在爵士乐的娱乐上。这些都说明,爵士乐俱乐部在这个地区一定能够赚钱。【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结构分析
[1657201703161-image/004.jpg]
论证关系分析
论证一:有市场空白→建立一个爵士乐俱乐部能占有全部市场→开爵士乐俱乐部能够赚钱
①一个俱乐部是否能占有当地的市场是由很多因素综合决定的,比如市场投入成本、其自身提供的俱乐部服务质量、当地民众是否对爵士乐有较大兴趣以及竞争者的竞争水平等,这些都与是否有“市场空白”无过多关联。
②最近的爵士乐俱乐部有65公里的距离,说明市场有空白,市场有空白很可能是由于当地人们对爵士乐不感兴趣,没有市场需求,或者是由于建立俱乐部投入的成本很高,而当地市场需求量很少。这时即使当地有市场需求,也不仅不能赚钱反而可能亏本。
论证二:爵士乐在马瑞地区非常流行→爵士乐俱乐部赚钱
①爵士乐俱乐部能否赚钱除了爵士乐在马瑞地区是否流行以外,还受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例如当地需要有良好的市场潜力、民众对俱乐部的消费有强烈的欲望、自身的服务适应市场的需要,另外竞争对手是否强大等因素也很重要。
②爵士乐在当地流行,只能说明当地人喜爱爵士乐,但人们可能更愿意选择在家听爵士乐或者电视广播等,而不一定会去俱乐部。所以,即使爵士乐在当地很流行,爵士乐俱乐部也不一定能赚钱。
论证三:去年夏天许多民众参加马瑞爵士乐节→爵士乐在马瑞地区非常流行
①去年夏天的状况并不代表将来的情况,显然论证忽略了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规律。并且参加爵士乐节的民众未必是当地居民,可能是外来游客,因此爵士乐不一定在马瑞地区流行。
②即便许多民众参加马瑞爵士乐节,如果参加者大多数并不是爵士乐的爱好者,只是图一时新鲜凑个热闹,而并非真正喜欢爵士乐,那么就无法得出“爵士乐在马瑞地区非常流行”。
论证四:爵士乐家庄在马瑞地区→爵士乐在马瑞地区非常流行
爵士乐家住在马瑞地区并不能说明爵士乐在马瑞地区非常流行。爵士乐家住在马瑞地区,可能因为当地的房价低、气候宜人、风景独特、物价水平低等原因。并且他们也许只是在马瑞地区居住,而非演出。
论证五:“爵士乐之夜”是收视率最高的节目→爵士乐在马瑞地区非常流行
收视率高可能是因为节目本身受欢迎,比如节目主持人很受观众喜爱,或者是由于节目是在黄金时间档播出等等,未必说明爵士乐流行。即便其流行,也很可能说明大家都去看电视了,而非选择爵士乐俱乐部。
论证六: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开爵士乐俱乐部能够赚钱
①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并不能代表马瑞地区,显然存在“集合体性质误用”的嫌疑。可能马瑞地区消费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或者爵士乐在别的地区发展很完善了,并不能说明开爵士乐俱乐部在马瑞地区可以赚钱。
②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粉丝愿意花钱在爵士乐娱乐上,但未必会选择去俱乐部消费,也可能在网上、论坛上进行交流。

8、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与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述。
       上一个季度,美国经济下滑0.3%,英国经济下滑0.5%,欧洲和日本经济也略有下滑。全球性经济“硬着陆”的迹象愈发明显。根据出口订单反映的信息可以看出,三季度,亚洲制造业国家钢铁原料需求在下降。例如,钢铁价格大幅下挫,反映了全球需求严重疲软;装船率的剧减,也表明了全球贸易萎靡。
       针对上述现象,两位专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专家甲认为:刺激经济的重任目前落在了各国央行的肩上。所有主要大型经济体近几周都在大幅削减利率。大部分分析师批评央行的信贷紧缩政策,认为它导致了经济的收缩。因此,全球各国政府都在试图鼓励银行放贷。虽然全球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已经缩水了50万亿美元。通过降低利率,可以增加金融机构放贷的动力,而企业和个人也将有借款的动力。
       专家乙认为:低利率在稳定金融市场的同时,也助长了通胀。1998年,当时新兴市场步入衰退阶段,但是欧美仍在经济增长,油价却仍然保持在每桶近70美元。毋庸置疑,需求收缩在短期内能让通胀降温。但是,这只是暂时的。利润减少会引发供给收缩。高通胀在经济萧条时也会存在。这种情形之前我们已经见过很多次。【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结构分析
[1657201703161-image/015.jpg]
论证关系分析
论证一:美、英、欧洲、日本经济下滑→全球性经济开始“硬着陆”
①英、美、欧洲、日本经济的状况不能说明整个世界的实际情况,有“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同时,百分比没有基数,也得不出“硬着陆”的结论。两个特殊行业的状况也不能反映全球的实际情况。
②美、英、欧洲、日本经济下滑只能说明这些国家的经济状况不太好,其他国家可能经济运行良好,全球经济未必“硬着陆”。
论证二:钢铁价格大幅下跌,装船率剧减→全球需求严重疲软、贸易萎靡
钢铁价格以及装船率的高低变动不能反映全球经济市场的情况。钢铁和船舶只是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其中两个因素,我们并不知道其他因素是否与其有相反的变化,如果其他因素,例如煤炭、电力行业发展升温,则说明全球的贸易不会出现萎靡。该论证显然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论证三:大部分分析师批评央行的信贷紧缩政策导致了经济的收缩→全球各国政府都在试图鼓励银行放贷
大部分分析师批评央行的信贷紧缩政策导致了经济的收缩,这是部分分析师的观点,不代表各国政府的观点,因此,无法得出全球各国政府都在试图鼓励银行放贷的结论,该论证显然有“偷换概念”之嫌。
论证四:降低利率→增加金融机构放贷动力以及企业和个人的借款动力
财富负效应削弱了家庭的贷款需求,它们的新增储蓄必须弥补其财富的缩水,否则也不会轻易贷款。经济衰退也减少了那些财务状况健康的企业的贷款需求,因为它们觉得没有必要此时实施业务扩张。因此,当一个大资产泡沫破裂时,信贷收缩是借款人和贷款人的理性反应。削减利率并不能扭转这一趋势。
论证五:低利率稳定金融市场→助长通货膨胀
“低利率稳定金融市场”未必会“助长通货膨胀”。即使利率降低了,但是如果人们不需要花钱,认为钱还是存在银行比较安全,不取出来消费,那么不一定会助长通货膨胀。
论证六:1998年新兴市场步入衰退阶段,但欧美经济仍在增长→需求收缩在短期内能让通胀降温
1998年新兴市场步人衰退阶段,但欧美经济仍在增长,它可能只是个例,不代表其他年份或其他国家也是如此,不必然得出需求收缩在短期内能让通胀降温的结论,该论证显然有“以偏概全”之嫌。

9、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下面是一家饮料公司的报告:
       值得关注的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近期分别推出了果汁饮料和运动型功能饮料,因此可以看出目前的新型饮料是存在市场机会的,我们公司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加大投资力度。
       一些酒吧顾客调查结果显示,许多经常消费梦幻葡萄酒的顾客会在饮用时加入一些star冰饮。考虑到新的市场机会和调查结果,我们可以通过研制一种新型的star冰饮葡萄酒来提高公司的销售额。这种饮料能够吸引新的顾客,同时留住那些可能转向消费star冰饮的顾客。star冰饮葡萄酒将会比我们公司不久前推出的star冰饮加强型饮料更成功,因为顾客很容易把它和普通的star冰饮区分开。
       我们还可以把这种新型饮料推广到学生市场,根据学生求新心理,这种新型的饮料一定会获得更多人的认可。【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结构分析
[1657201703161-image/022.jpg]
论证关系分析
论证一:竞争对手推出新型饮料→新型饮料存在市场机会,公司应加大投资
①新型饮料存在市场机会,公司加大投资还需考虑其他因素。比如消费者偏好、市场容量、市场发展潜力等,而不能仅仅依赖竞争对手的一个行为。
②竞争对手推出新型饮料并不能说明还有市场机会,我们不知道竞争对手推出新型饮料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因为其本身对产品市场判断失误,甚至是恶意误导市场走向,那么本公司就应该从实情出发,不加大相应的投资力度。
论证二:消费梦幻葡萄酒的顾客会在饮用时加入star冰饮→研制新型star冰饮葡萄酒提高销售额
①新型star冰饮葡萄酒提高销售额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这种冰饮葡萄酒,本身有着良好的口味,获得消费者喜爱,很容易打开市场。其次,酒类饮料的市场处于转型期,原有的酒类饮料逐渐退出市场,而star冰饮葡萄酒通过好的宣传,趁机占领市场,并不能仅依赖消费者在饮用其他酒时加入star冰饮。
②酒吧消费者习惯往葡萄酒里加入star冰饮,不代表研制新型star冰饮葡萄酒会提高销售额。喜欢这么喝的,可能只限于消费者在酒吧的时候,所以这种饮料,不一定会受到酒吧以外的消费者的青睐。销售这种饮料所获得的利润,可能很难超过葡萄酒和star冰饮一起卖的利润。所以,酒吧也不一定会选择出售这种饮料。
论证三:顾客很容易区分star冰饮葡萄酒和普通star冰饮→star冰饮葡萄酒会卖得更好
①star冰饮葡萄酒会比star冰饮饮料更加成功,依靠的可能不仅仅是两种饮料易于区分,可能是因为葡萄酒比饮料拥有较多的消费者,葡萄酒的口味更适合消费者的需求,而且人们总是对新出的产品有新鲜感,更愿意去消费新型产品。
②顾客能否区分这两种饮料,和star冰饮葡萄酒能否卖得好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顾客选择哪种饮料,最重要的原因是这种饮料是否符合自己的口感,如果star冰饮葡萄酒的口感不如普通的star冰饮,那么很有可能普通的star冰饮会卖得更好,而不是star冰饮葡萄酒。
论证四:学生具有求新心理→可以将这种新型饮料推广到学生市场
①使得此种饮料打开学生市场可能不仅仅因为学生的求新心理,而是其他因素。如首先是口感,这是购买饮料的首选因素,口感好自然对打开市场很有益。其次是健康,如果饮料能有益于健康那么很多学生也会有所侧重。再次是包装,新颖时尚的包装也会吸引很多学生。
②学生具有求新心理并不意味着将这种饮料推广到学生市场就能有所成效。学生的求新心理,可能驱使学生买第一次、第二次,但是时间一长,如果此种饮料本身不能获得学生的喜爱,那么学生就不会再购买。再者说,学生喜爱的大多数还是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等,这种酒类饮料会被很多学生下意识地排斥。
参考范文:

欠妥当的新饮料开发计划
        上述材料通过对饮料市场的调查分析推出新型冰饮葡萄酒的计划。这一分析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使得其论证的有效性值得商榷。
       “竞争对手推出新型饮料”并不意味着“新型饮料存在市场机会,公司加大投资”。新型饮料存在市场机会,公司加大投资还需考虑其他因素。比如消费者偏好、市场容量、市场潜力等,而不能仅仅依赖竞争对手的一个行为。
       “消费梦幻葡萄酒的顾客会在饮用时加入star冰饮”不代表“研制新型star冰饮葡萄酒会提高销售额”。喜欢这么喝的,可能只限于消费者在酒吧的时候,所以这种饮料,不一定会受到酒吧以外的消费者的青睐。销售这种饮料所获得的利润,可能很难超过葡萄酒和star冰饮一起卖的利润。所以,酒吧也不一定会选择出售这种饮料。
       “顾客很容易区分star冰饮葡萄酒和普通star冰饮”未必得出“star冰饮葡萄酒会卖得更好”的结论。star冰饮葡萄酒之所以会比star冰饮饮料更加成功,依靠的不一定是两种饮料能否区分,可能是因为葡萄酒比饮料拥有较多的消费者,葡萄酒的口味更适合消费者的需求,而且人们总是对新出的产品有新鲜感,更愿意去消费新型产品。
       “学生具有求新心理”并非”可以将这种新型饮料推广到学生市场”。学生的求新心理,可能驱使学生买第一次、第二次,但是时间一长,如果此种饮料本身不能获得学生的喜爱,那么学生就不会再购买。再者说,学生喜爱的大多数还是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等,这种酒类饮料会被很多学生下意识地排斥。
        综上所述,材料所提建议存在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果盲目采纳,对企业而言是不利的。

10、分析下述材料,准确审题立意。
        湖畔有两棵树,一棵粗如熊腰,一棵细若手臂。给湖底清理淤泥时,它们被锯掉了。人马离去,岸上就多了两根树桩。
        一天,一个散步的老人在看了看这两根树桩之后,自言自语地说,大的不敢保证,小的一定会活。
        一年过去了,小树桩上的嫩芽长成手指粗的枝条,大树桩上的嫩芽长成一丛灌木。
        三年后,这根拱过多次芽的大树桩在最后一根枝条枯萎后,悄无声息地死了。而那根小树桩却又重新长成了一棵大树。【论说文】

答案解析:分析提示
浓缩材料,一大一小的两棵树被砍成树桩,一年后,小树桩上的嫩芽长成手指粗的枝条,大树桩上的嫩芽长成一丛灌木,三年后,大的树死了,小的树活下来了。我们发现核心是:两棵不同的树在遭遇命运的打击后的不同结果。这个信息暗示我们审题应该是有关挫折境遇的问题。首先,“树”在这里可以被看作是生命的象征。接下来,我们要考虑“大”和“小”这两个关键概念。我们可以把“大”转换成“年龄大”,而“小”可以转换成“年龄小”。时间节点“一年后”反映了这两棵树应对挫折的不同表现,“三年后”反映了对挫折不同的应对方式得到的不同结果。这些意象无不在暗示我们,我们最好要紧紧结合生命现象来进行立意。
年龄大的时候遭遇不起挫折,而年龄小的时候由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所以经得起挫折,完全可以获得东山再起的机会。因此,我们将立意立为:年轻的时候不要害怕失败和挫折。
错误立意1:小树桩上的嫩芽长成手指粗的枝条,大树桩上的嫩芽长成一丛灌木,前者活了下来,后者死了。所以有些同学立意在:我们做事情要目标专一,不要三心二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成功。在同样分析的基础上,有些同学立意在:企业经营时要集中自己的优势资源,不要四面出击,多元化经营是危险的。这种立意忽视了树木成长为枝条和灌木的前提“被砍成树桩”。
错误立意2:树木被锯掉了,成了两根树桩。树桩上的嫩芽长成手指粗的枝条,大树桩上的嫩芽长成一丛灌木,前者活了下来,后者死了。把“长成手指粗的枝条”引申为专一、优势,得出论点:①在面对逆境和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目标专一,只有这样才能摆脱逆境;②在面对逆境和困难的时候,企业应该集中所有优势资源来摆脱逆境。这种立意忽视了“大树”“小树”中两棵树的年龄时间差别。
这种两种立意的缺陷在于,没有全盘考虑材料而只是抓住了故事后面的信息立意,因此立意片面。
参考范文一:

年轻,不要惧怕挫折
        老树被砍倒之后很难集中力量重获新生,而细小的树苗却在被砍之后又冒出生命的枝芽。即使遭到砍伐,小树苗仍生机勃发,这启示我们:年轻,不要惧怕挫折。
挫折是指在前进道路上,压抑或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因素。比如罗琳创作《哈利波特》过程中的穷困潦倒、史铁生成为文坛巨匠所经历的病痛折磨以及马云跻身中国首富所走过的艰难坎坷等,这些都是遭受挫折的典型代表。
        哲学上讲,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复杂过程,其前进的过程是波浪式的,但终究是螺旋式上升的。人生若想成功,经历挫折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要因为前进中的挫折就放弃了前行。
日常生活中,年轻人只有敢于面对挫折,以从容的态度应对挫折,才能更好地突破阻碍,走向成功。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在刚毕业创业时,因版权问题被迫中断Facebook的运营。可是年轻的扎克伯格并没有在公司被迫停运又受到其他利益集团排挤时放弃,而是带着整个团队一起克服困难,最终成就了如今全球用户最多的社交网站-Facebook。马云在创建阿里巴巴初期,正值金融危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世界各大公司纷纷裁员以减轻金融危机压力,但是马云不仅没有裁员,而且还招收员工,最终依靠信心度过了危机,走向成功。
        相反,如果年轻人在自己最有朝气、有冲劲的时候,因为惧怕挫折而畏首畏尾,那就注定只能度过平庸的人生。
        做到不惧怕挫折,对于年轻人来说,在思想上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要摒弃杂念,明确勇敢面对挫折的重要性,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惧挫折、不惧挑战,要勇敢前行。同时要把这种主观能动性付诸到行动中,面对挫折要积极应对,勤思多想,多制定目标与计划,合理分析所遇到的挑战,再进一步着手解决,而不能过多抱怨和悲叹,要化阻力为动力。
        前进之路,荆棘满途,年轻就不要惧怕挫折,方能成功。
参考范文二:
年轻,不惧挫折
        同样两棵树,年轻的小树桩经历苦难后重新长成了大树,年老的大树桩却枯萎了。
        年轻,意味着活力与机会,是即使面对挫折困境仍能重新开始,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人生追求个人价值的有力支柱。
        因此,年轻,不惧挫折。尽显人性本色,才能成功立业。
        年轻,不惧挫折。可使人知难而进,自强不息,使个人在有限的人生中,实现无限的自我突破。
        安徒生年少时作为演员四处碰壁,却没有自怨自艾,从此一蹶不振,他拒绝了母亲安排的稳定工作,再次踏上了一条全新的追寻梦想的路途,成为一代童话大师。他以年轻作为资本,不惧怕挡在眼前的苦难与磨砺,最终达成了个人理想。
        年轻,不惧挫折。可使人不忘初心,锐意进取,使个人精神追求与社会运转需求达成平衡,实现了和谐统一。
        鲁迅年轻时毫不迟疑地弃医从文,决心以笔杆拯救麻木的社会和冰冷的人性,走上文学革命的荆棘之路,最终成为文学巨擘,更为那个社会与时代带来一丝曙光。他充分发挥了年轻的优势,不惧外在的忧患与压力,实现了个人价值的升华,也使社会从冷漠中挣扎出来。
反之,年轻时,面对挫折轻言放弃,到老时再想从头开始就显得尤为艰难。古诗有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正是强调了年轻人不应惧怕挫折与挑战,要积极把握机会,一旦错失青春,到老时再想挽回只能徒增伤悲。白白浪费有限的时间,最终只能迎来失败。
        年轻,不惧挫折。在顺境中学会专注,时时审视内心,反省自身,以低调谦卑的姿态融厚自己的人生,提升生命的高度;在逆境中更要坚持,绝不妄自菲薄,秉持奋发,脚踏实地,以严谨执着的心态克服迎面而来的困难,以拓展生命的深度。
        年轻,不惧挑战。实现人生的价值与自我升华。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MBA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