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MBA考试《写作》模拟试题(2019-11-04)
发布时间:2019-11-04
2019年MBA考试《写作》考试共2题,分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这个世界,上至民族、国家,下至企业、个人,都需要“精神”的力量,这些“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无论是“长征精神”、还是“女排精神”,每种“精神”都历久弥新,给人以方向、鼓舞、指引。【论说文】
答案解析:围绕精神写作,不宜只写一个精神,应写精神本身。可以是发扬精神或继承精神,精神不可失等。精神作为一个总体概念。
2、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据《财经》消息,央企主要负责人的薪酬调整方案初稿已经草拟完毕并开始征求意见。其主要建议是,央企与国有金融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将削减到现有薪酬的30%左右,削减后年薪不超过60万元。央企主要负责人将降薪70%的新闻传出后,引起一大批网民的热烈争论。
正方:数据显示,前年央企主要负责人平均薪酬72万元;去年四大国有银行主要负责人的薪酬大部分超过100万元。和城镇职工平均薪酬相比,这些数字看起来很高,但和私企、同类外企相比,真不算高。去年美国花旗银行全球首席执行官Michael Corbat薪酬是1450万美元。降低央企高管薪酬,恐影响企业运营的效率。
另外,明智的央企薪酬改革应该只改增量、不改存量,尊重既得利益,以减少改革的阻力,确保改革顺利推进。把央企高管的薪酬一下子降70%,谁受得了啊?要是现在的高管消极与隐性地抵制改革、横在位置上不干事,会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损失?改革也要讲智慧、讲策略,要善于争取改革对象的配合,而不是粗暴地把改革对象推向对立面。
反方:这次改革将央企高管分为市场竞聘和组织任命两种,降薪的是后者。根据《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国企高管究竟该拿多少钱》的说法:如果是国家雇员,那么,原则上以较高级别的国家公务员薪酬为基本参照,加上体现经营业绩和风险报酬的激励性报酬;如果是企业雇员,那么,其薪酬同企业效益直接挂钩,可以拿到与非国有企业同类高管收入水平相当的报酬。所以,不会影响企业运行的效率。
而且,组织任命的主要负责人即使降薪了,仍有体面的薪酬,60万年薪是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去年为18311元)三十多倍。【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
参考范文:
《热议之后的逻辑分析》
央企负责人降薪的新闻引发网民热议。下面我们对这些议论做一些逻辑的分析。首先,正方以现有央企负责人的薪酬和私企外企比不算高来反对降薪,有机械类比的嫌疑。现有央企大部分经营的国家垄断性资源,而非单纯的市场资源,所以,市场竞争和经营风险自然要比私企外企性少很多,因此央企负责人的薪酬同理就应该比它们低一些。
其次,新闻说降薪的是央企主要负责人,正方后来却把它偷换成了普遍的央企高管。也许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并没有降薪,而且央企主要负责人来央企工作目的可能只是为了升官而不是为了发财,这样,他们降薪未必会影响他们的工作乃至整个企业运营的效率。
再次,正方的预设“改革应该只改增量、不改存量”也未必成立。既得利益者终究只是少数,改革不合理的既得利益也许能赢得更多的未获既得利益者的拥护,这样可能会更有利于改革的顺利进行。至于少数胆敢对抗改革的顽固派,撤职换人不就解决了吗?
另外,反方的推理也有问题。降薪的只是组织任命的那些人,推不出此次降薪不会影响企业运行的效率。也许负责人降薪后会认为,同是央企管理人员,为什么我作为负责人,薪酬却比我的下属雇员还要低?这种同工不同酬的不公平感很可能就会导致他们消极怠工。
最后,就算降薪后的年薪比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也推不出反方所谓的此次降薪可行的结论,因为这个标准本身并不科学。央企负责人的能力、贡献和工作强度都是普通老百姓不可同日而语的。
所以,上述热议还有待进一步的商议。
3、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被试验者被分成一人组、两人组和三人组,要求各组尽力拉绳,同时用灵敏度很高的测力器分别测量其拉力。结果,二人组的拉力只有他们单独拉绳时的拉力总和的70%;三人组的拉力则只有他们单独拉绳时的拉力总和的49%。
“拉绳试验”表明,在任何一个团队当中,任何人都会把责任悄然推卸到其他人身上。团队越大,这种推卸就会越严重。所以,对企业经营管理来说,我们应该努力避免让员工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工作,并且也不要幻想或强调员工和员工之间的合作,在分配工作的时候,每个员工分工的职责越具体、越明确越好,这样就能避免滥竽充数的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从而提高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结构分析
论证关系分析
论证一:“拉绳试验”→在任何一个团队当中,任何人都会把责任悄然推卸到其他人身上
合作的拉力低于他们单独拉绳时的拉力总和,原因很可能在于他们拉力的方向并不完全一致。如果实际情况是这样,我们就不能推出结论说,是因为他们出工不出力,或推卸责任了。前者是工作的方法问题,后者是工作的态度问题。这二者不能简单地混为一谈。
论证二:“拉绳试验”→团队越大,这种推卸就会越严重
每个人拉绳的先后次序如何?如果开始用尽全力进行个人的拉绳试验,而接着没有休息就进行合作拉绳试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合作的拉力低于他们单独拉绳时的拉力总和,就不能简单类推到一个团队中,更无法得出团队越大,推卸就会越严重的结论,该论证显然有“不当类比”之嫌。
论证三:团队越大,这种推卸就会越严重→我们应该努力避免让员工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工作
虽然团队越大,推卸就会越严重,但是其前提可能是在没有激励条件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单个人进行拉力试验的时候,试验者许诺了他们很多激励条件,而在进行合作拉力试验的时候,没有做过任何的激励许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说,单纯的单干就会比合作的工作效率高,应该努力避免让员工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工作。
论证四:团队越大,推卸就会越严重→不要幻想或强调员工和员工之间的合作
即使团队越大,推卸就会越严重,但是为了完成一个比较困难的任务,比如去搬动一块大的石头,任何单个的人用尽全力,可能就差那么一点点力气,那么,单个人依然是无法最终搬动石头的。在这种情况下,单人的效率依然是零。但是,如果他们两人合作,那么很可能足以搬动那块石头,他们就成功了。题干把“团队工作”和“合作”简单地等同了起来。
论证五:每个员工分工的职责越具体、越明确越好→能避免滥竽充数的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提高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
即使每个员工分工的职责越具体、越明确越好,但是每个员工未必都是追求上进、积极进取的,有可能有些员工思想消极、工作散漫,总是爱推脱,想让别人帮助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未必会避免滥竽充数的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也不一定会提高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
参考范文:
论证者不能由“拉绳试验”简单类比到“任何一个团队当中,任何人都会把责任悄然推卸到其他人身上”。合作的拉力低于他们单独拉绳时的拉力总和,原因很可能在于他们拉力的方向并不完全一致。如果实际情况是这样,我们就不能推出结论说,是因为他们出工不出力,或推卸责任了。前者是工作的方法问题,后者是工作的态度问题。这二者不能简单地混为一谈。
论证者由“拉绳试验”能够说明团队越大,这种推卸就会越严重吗?未必。
每个人拉绳的先后次序如何?如果开始用尽全力进行个人的拉绳试验,而接着没有休息就进行合作拉绳试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合作的拉力低于他们单独拉绳时的拉力总和,就不能简单类推到一个团队中,更无法得出团队越大,推卸就会越严重的结论,该论证显然有“不当类比”之嫌。
即便“团队越大,推卸就会越严重”,我们也不应该努力“避免让员工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工作”。虽然团队越大,推卸就会越严重,但是其前提可能是在没有激励条件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单个人进行拉力试验的时候,试验者许诺了他们很多激励条件,而在进行合作拉力试验的时候,没有做过任何的激励许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说,单纯的单干就会比合作的工作效率高,应该努力避免让员工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工作。
“团队越大,推卸就会越严重”不一定能说明“强调员工和员工之间的合作”没有意义。即使团队越大,推卸就会越严重,但是为了完成一个比较困难的任务,比如去搬动一块大的石头,任何单个的人用尽全力,可能就差那么一点点力气,那么,单个人依然是无法最终搬动石头的。在这种情况下,单人的效率依然是零。但是,如果他们两人合作,那么很可能足以搬动那块石头,他们就成功了。题干把“团队工作”和“合作”简单地等同了起来。
综上,上述论证还需进一步完善。
4、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以下内容选自一家商业集团的项目报告书。
当公司为新的百货商场选择位置的时候,应该留意S市。即使是在近期的经济衰退之中,S市的失业率仍然低于地区的平均水平。S市是该区的工业中心,而且从历史来看,它所提供的工作岗位已经超过了它在该区所应该承担的份额。因此我们在S市投资百货商场,将会有足够的购买力来支持我们的发展。
另外,该市一直通过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吸引高科技企业,从而扩大城市的经济基础,这些对我们的百货商场而言都是利好的信息。
调查显示“平均39%的中年消费者把他们的日常开支花在大百货商场的商品和服务上,而对于年轻的消费者只有25%的人会这样做。”在未来的十年中,S市的中年人数量会急剧增加,并且该市的零售业会有快速的增长。我们的百货商场拥有更多能够吸引中年消费者的商品。因此,我们的商场一定会在S市有较大发展。【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结构分析
论证关系分析
论证一:S市的失业率仍然低于地区的平均水平→我们在S市投资百货商场,将会有足够的购买力来支持我们的发展
①在近期的经济衰退中,全国的失业率水平如何?该地区的失业率水平在全国排在什么样的位置?如果该地区的失业率水平排全国前列,那么,虽然S市的失业率水平低于该地区的平均水平,也不能得出S市失业率水平低的结论,更别提有足够的购买力了。
②即使S市失业率低也未必能说明S市有足够的购买力。想要判断S市民众的购买力,除了要知道S市的失业率以外,还需要知道该市的工资水平、人们的消费习惯等情况,仅仅只是失业率低未必有说服力。
论证二:S市提供的工作岗位已经超过了其在该区所应该承担的份额→我们在S市投资百货商场,将会有足够的购买力来支持我们的发展
①即使S市工作岗位多,也未必能说明S市有足够的购买力。想要判断S市民众的购买力,除了要知道S市的岗位数量以外,还需要知道该市的工资水平、人们的消费习惯等情况,仅仅只是工作岗位多未必有说服力。
②即使S市提供的工作岗位已经超过了该区所应该承担的份额,但如果S市薪资平均水平普遍偏低,而商场走高端进口商品路线,那么可能不会有足够的购买力来支持商场的发展。
论证三:提供优惠政策来吸引高科技企业→这些对我们的百货商场而言都是利好的信息
①百货商场是高科技企业吗?论证者并未分清两者间的区别。该市的一系列政策都是针对高科技企业的,而对百货商场方面的政策却不得而知。
②该市的一系列政策都是针对高科技企业的,如果该市为了吸引高科技企业,把所有优惠政策都向高科技企业倾斜,而对零售业进行严格控制,那么,这对“我们的百货商场”而言,就不会是“利好消息”了。
论证四:在未来十年,S市中年人数量会增加→我们的商场一定会在S市有较大发展
且不说材料中的调查是否可靠,即使可靠,我们也无法以现在的消费倾向说明未来十年的消费者的消费情况。很可能在未来的十年中,中年消费者已转变观念,大幅减少其在百货方面的消费。论证者有“忽略发展”之嫌。
论证五:S市的零售业会有快速的增长→我们的商场一定会在S市有较大发展
该商场可能只是该市的零售行业中的一个店。即使该市的“零售业”有快速增长也并不能代表“我们的商场”也会有较大发展,行业的形势未必能代表每一家店的形势。
参考范文:
首先,“我们在S市投资百货商场,将会有足够的购买力来支持我们的发展”,值得商榷。在近期的经济衰退中,全国的失业率水平如何,该地区的失业率水平在全国排在什么样的位置?如果该地区的失业率水平排全国前列,那么,虽然S市的失业率水平低于该地区的平均水平,但也不能得出S市失业率水平低的结论。同时,即使S市失业率水平低,也不必然推出“有足够的购买力”的结论,因为收入情况上文没有交待。
其次,S市通过“优惠政策来吸引高科技企业”未必对我们的百货商场而言都是“利好消息”。该市的一系列政策都是针对高科技企业的,而对百货商场方面的政策却不得而知。如果该市为了吸引高科技企业,把所有优惠政策都向高科技企业倾斜,而对零售业进行严格控制,那么,这对“我们的百货商场”而言,就不会是“利好消息”了。
再次,论证者由39%的中年消费者青睐于大百货商场的商品和服务,在未来十年,S市“中年人数量会增加”,不代表我们的商场一定会在S市有“较大发展”。且不说材料中的调查是否可靠,即使可靠,我们也无法以现在的消费倾向说明未来十年的消费者的消费情况。很可能在未来的十年中,中年消费者已转变观念,大幅减少其在百货方面的消费。
最后,该市的零售业会有快速增长,就能说明我们的商场一定会在S市有较大发展吗?该商场只是该市的零售行业中的一个店。即使该市的“零售业”有快速增长也并不能代表“我们的商场”也会有较大发展,行业的形势未必能代表每一家店的形势。
综上,上述论证是欠妥当的,其建议也是让人难以信服的。
5、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在重庆的永川、合川、璧山等一些粮食产区,不少农民因为种粮赔钱已经不愿意种粮了;还有些农民表示,收完这一季,他们就不再种粮食了。数据表明,目前重庆已经有11%的耕地已经不再种粮,在不少农民眼中,种粮已经成为了副业。
自从去年农民税收全免之后,农田的耕地面积恢复到了100%。同一时期,外出打工的农民也下降了25%。看来,免除农民的税收负担确实是提高农民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另一项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使用无机化肥和农药转向使用有机肥料和农药,而且为选择有机农业的耕种方式投资购置了农用设备。虽然这种投资不大,但是,使用有机耕种方法的农民,他们的农作物产量却比以前下降了。如果从经济利益上考虑,他们为转变耕种方式而进行的投资是不明智的。所以,他们选择有机农业的原因肯定是为了保护环境。【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结构分析
论证关系分析
论证一:农民税收全免→耕地面积恢复到了100%
“农民税收全免”可能是导致“耕地面积恢复到100%”的原因,但未必是主要的原因或全部的原因,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农民种地与补贴,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等。
论证二:农民税收全免→外出打工的农民下降了25%
“外出打工的农民下降了25%”可能是因为农产品的收益比外出打工利益更大、种地有补贴,或者家里条件不允许再外出打工,比如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等。农民税收全免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未必是主要原因。
论证三:农民税收全免→提高农民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农民税收全免只是提高农民积极性的手段之一,未必是有效手段。还应有其他手段,比如政策大力鼓励农民种粮或经济作物,提供技术上的扶持和经济上的帮助,让农民大幅度盈利等。
论证四:使用有机耕种方法,农作物产量却比以前下降了→为转变耕种方式而进行的投资是不明智的
①考虑耕种方式在经济利益上的明智与否,除了看农作物的产量外,还需要看农作物的单价。仅仅是产量的下降,并不能充分说明有机耕种方式在经济利益上不明智。
②如果市场上对于有机耕种方法种出的有机农作物定价很高,甚至超过普通农作物的好几倍,那么即使农作物产量比以前下降了,经济利益可能会更高,从经济利益上考虑,他们为转变耕种方式而进行的投资可能是明智的。
论证五:为转变耕种方式而进行的投资是不明智的→选择有机农业的原因肯定是为了保护环境
我们不能排除农民选择有机农业的原因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这种可能。文中在假设随着产量下降,农民就一定会亏本的前提下,认定“选择有机农业的原因肯定是为了保护环境”,这是不可靠的。即使不是经济的原因,也未必就是环保的原因,可能有其他的原因,比如食品安全、国家政策强制要求的原因。论证者有“非黑即白”的嫌疑。
参考范文:
首先,“农民税收全免”不一定会使“耕地面积恢复到了100%”。“农民税收全免”可能是导致“耕地面积恢复到100%”的原因,但未必是主要的原因或全部的原因,还应有其他原因,比如:农民种地给予补贴,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等。
其次,“农民税收全免”未必是“外出打工的农民下降了25%”的主要原因。“打工的农民下降了25%”可能是因为农产品的收益比外出打工利益更大、种地有补贴,或者家里条件不允许再外出打工,比如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等。农民税收全免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未必是主要原因。
再次,“农民税收全免”只是“提高农民积极性”的手段之一,未必是有效手段。还应有其他手段,比如政策大力鼓励农民种粮或经济作物,提供技术上的扶持和经济上的帮助,让农民大幅度盈利等。
最后,使用有机耕种方法,“农作物产量却比以前下降”了并非能说明“为转变耕种方式而进行的投资”是不明智的。如果市场上对于有机耕种方法种出的有机农作物定价很高,甚至超过普通农作物的好几倍,那么即使农作物产量比以前下降了,经济利益可能会更高,从经济利益上考虑,他们为转变耕种方式而进行的投资可能是明智的。
综上所述,材料的论证存在诸多不足,有待提供更多的论据进一步完善。
6、分析下述材料,准确审题立意。
古时候,有一位伟大的品酒师。一天,一个朋友邀请品酒师去家里,因为他有一些好酒,想让品酒师看看他的收藏。为了得到品酒师的赞赏,他首先拿出一种最名贵的酒。品酒师品尝了一下,结果却没有发表任何赞誉之词。
主人又拿出了一种非常普通的酒。品酒师品尝了一下,说:“好酒!好酒!”
主人这下子糊涂了,他说:“我真不知道,为什么你对真正的好酒保持沉默,但对这种普通的酒却大加赞扬呢?”
品酒师思索了一会儿,然后说:“我之所以不赞扬真正的好酒,而要赞扬普通的酒,是因为……”【论说文】
答案解析:分析提示
考生注意:“为了得到品酒师的赞赏”,这是一个核心句。主人的目的是希望获得“赞赏”,材料的审题和立意都与此有关。主人疑惑的是“为什么你对真正的好酒保持沉默,但对这种普通的酒却大加赞扬呢?”该给的“赞赏”没给,不该给的给了,为什么?
品酒师思索了一会儿,然后说:“……”,“……”里的话就是材料的提示语,但现在没有任何信息。这时需要我们进行逻辑推理。品酒师的答一定对应主人的问,所以品酒师的回答一定是:我对普通的酒大加赞扬的原因是……(注意:主人的提问中的“但”,显然强调的是后者,希望品酒师回答的也是后者。“但”前后内容对调,审题立意不同,考生可以认真思考一下。)在这里,“普通的酒”是比喻义,可以引申为普通的人或事,普通=平凡,赞扬没有更多的引申义。连接这些信息,我们可立意为:赞美平凡,给平凡的人更多的掌声。
在这里要注意一些错误的审题。材料“他首先拿出一种最名贵的酒。那人品尝了一下,结果却没有发表任何赞誉之词”。主人又拿出了一种非常普通的酒。品酒师品尝了一下,说:“好酒!好酒!”,有的考生看到“名贵”“没有赞赏”,“普通的酒”“好酒!”,便马上认为名贵的酒有问题,从而得出“名不副实”之类的立意,更有对品酒师本人质疑,诸如“不要迷信权威”等,这些显然都跑题了。“没有发表任何赞誉之词”就说明该酒不好?那是考生自己的想象,显然是推之过甚。除非,材料有明确表示,一般不随意增减信息。
参考范文一:
平凡,是指生活中那些普通的、不引人注目的人或事物。比如大街上擦肩而过却记不得面貌的路人,或者是生活中匆匆发生却又转瞬即忘的小事。
当平凡的人获得赞美,就会更加坚定信念,永不放弃地走下去;当其获得赞美,就会在往前走的过程中,始终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从而排除万难最终走向成功。傅雷求学不得,歧路彷徨,但他的母亲却始终鼓励他、赞美他,并筹集资金供其出国留学。最终傅雷用其独特的精神,为他的人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美。由此可见,在平凡的人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赞美极其重要。
每个平凡的企业都是由一个个平凡的人所组成,给这些平凡的人以鼓励、以赞美,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能让其在各自的岗位发光发热,最终推动整个企业的发展,使平凡的企业走向不平凡,最终常青。索尼公司长期以来一直采取鼓励员工的政策,时不时地对其员工进行赞美,使其员工都鼓足了干劲,进而保持企业基业长青。由此可见,企业若想成功,对平凡员工的赞美是必不可少的。
若想要使赞美平凡获得更好的效果,个人必须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拥有发现平凡之中美的眼睛,与身边的人和睦相处,同时注重赞美的方式和语言的表达,让别人更好地从中受益。企业需要制订一系列激励机制,公开、公正、公平地实施,时刻关注、了解员工真实的想法以及帮助员工发挥平凡背后的价值,对那些为企业做出贡献的人加大鼓励力度。
平凡是现有的状态,赞美可以打破这种现有,让平凡成为不平凡。
参考范文二:
赞美平凡,是对平凡之人、朴实之事的肯定,是对低调谦逊品质的褒扬。平凡需要赞美,在赞美中生长出伟大。
伟大始于平凡。
世间万物,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从平凡中孕育而生,却各自拥有不一样的奉献与精彩。没有谁从最初就是伟大的,唯有在平凡中默默贡献,不断历练,才能成就伟大。如泰戈尔所言:“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朵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吧,叶是专心而谦逊地垂着绿荫。”是啊,叶虽平凡,但以绿荫的奉献守护着果实和花的事业,在朴实无华中滋养了伟大。“最美教师”张丽莉虽身有残疾,却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教书育人,造就了不平凡的事业,感动了无数中国人,最好地诠释了伟大始于平凡。
赞美,滋润着平凡之树绽放伟大之花。
平凡需要赞美和肯定,激励着平凡普通的人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奇迹。平凡是苗,而赞美如同甘甜的雨露,滋养着平凡之苗开花结果。如果没有赞美肯定的声音,平凡的奋斗之路会缺乏动力。通过赞美,我们可以发现并激励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们,为他们带去一丝慰藉,鼓励他们不断前进。索尼公司在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视赞美员工的朴实劳动,不仅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而且促使员工发挥最大的潜能和热情。
赞美平凡,肯定朴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平凡之处默默付出,不断开发自己的价值,为成就一片不平凡而努力。同时,我们也应赞美身边的平凡,为他们给予掌声。
赞美平凡,为平淡无奇的人生带去一丝火花,为艰难渺小的事业带去一束光芒!
7、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为,自己喜爱的,也是旁人喜爱的;自己恐惧的,也是旁人恐惧的;自己厌恶的,也是旁人厌恶的。其实,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究其原因,人有一种陋习,总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尺度,所以爱以己度人。【论说文】
答案解析:参考范文一:
这就告诫我们一个道理:要把握好心中的尺度。
“尺”是量长度的器具,“度”是计量长度的标准。有尺亦有度。“人生有尺,尺度在心”是指待人处世都要把握好分寸,因为人生各异,尺度不一,不能将自己当成衡量他人的标准,以己度人。
共性是社会的基础,个性是社会的灵魂。每个人的内心持有的尺度不同,这就是个性的体现。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因此我们要尊重个性,尊重他人的处事标准。共性的成长依赖于个性的自由发展,个性越多越优,则共性的根基越深厚越发达,发展的空间也越广。因此应认可与学习他人内心的尺度,从而完善自身,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美好。
拿自己的尺度衡量别人,将会失去人际沟通中认知的客观性,陷入偏见。人生的经历不同,处理事情的结果也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每个人从中的得失不一,从而造成不同的待人处世的标准。沟通中若僵持己见,不肯尊重对方内心的尺度,就会失去沟通的意义,并且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偏见带来的结果是内心的狭隘,是双方的冲突。可见,“人生有尺,尺度在心”的意义在人际关系中尤为重要。
因此,人生在世,首先要在思想上坚持辩证的否定观,一分为二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意识到尊重他人意愿的重要性。在行动上应该求同存异,承认差异,相互尊重,善于学习,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多替对方考虑,经常反省自己行为的恰当性,共创和谐社会。
人生有尺,尺度在心,唯有如此,人生才能精彩!
参考范文二:
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做事的尺度,我们不应该“以己度人”。
所谓“以己度人”,就是拿自己的心思来衡量和揣度别人。切莫“以己度人”便是不要把自己的行为准则当成评判他人行为的标尺。古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己所不欲未必就是他人不欲,己所欲也未必是他人所欲。万事万物适宜为佳。
只有深谙不能以己度人的道理,我们才能客观地看待问题,才能做到尊重每个个体的客观性,最终量身制订出最佳策略,取得辉煌成绩。马云将美国的PayPal引进中国市场时,并没有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因为他明白在美国适用的东西,不一定适用于中国。因此,他做了大量的中国市场调查,在PayPal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使之适于中国的具体国情,这便是支付宝的前身。马云也因此登上首富宝座。
相反,美国麦当劳公司在本土取得傲人成绩,成为快餐行业的霸主,并且在进驻中国后依旧基业长青,但它没有对印度市场进行客观分析,便将自己的衡量标准强加在印度市场中,最终以惨败收场。若它勿以己度人,因市场而异,客观分析,则不至于此。
切莫“以己度人”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有一颗付诸实践的心,不仅要在思想上勿以己度人,更要在实际行动中做到。顺天时,适时而为;察地利,因地制宜;求人和,因人而育。它不能要求所有人都齐步走,而应有所差异,要因人而异。勿以己度人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选择。
在纷乱的文化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勿以己度人,保持清醒的头脑,方能创造和谐社会!
8、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出行不得封路,入住普通客房,不准打欢迎标语——低调,是不少人对习总书记的印象。比尔·盖茨也曾这样评价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生活中,简单随意;工作上,执着如一;而在为人处世上,保持低调。”【论说文】
答案解析:参考范文一:
低调是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是一种淡定平和的心境,是一种处世之道,一种智慧,一种修养。它是助成功者基业长青的保鲜剂。不因自身才华而妄自尊大,却也不刻意内敛。
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先生一直以节俭低调的标准要求自己,尽管他早已成为亿万富翁,但他却从未购置豪宅,一直住在自己的家乡本顿维尔小镇,经常开着旧货车进出。山姆·沃尔顿不招摇,不张扬,不因财富而高调,他仿佛还是那个开杂货铺的老先生。正是这种低调让他专注于企业的发展,60多岁时仍坚持每天凌晨四点半起来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沃尔玛现在在全球拥有3000余家连锁店,并多次位列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榜首。
21年间,顺丰速运从只有6个人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今天拥有30多万员工、日营业额达1.5亿元的大型企业,却很少有人知道它创始人的名字。王卫,作为顺丰速运的总掌舵人,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也不接受媒体访问。就是这样一个人,带领着顺丰不断发展壮大,至今已在全国拥有7000多个网点。这是低调的力量,不炒作,不声张,稳扎稳打,越做越大。
学会低调,要求我们既要有学识,也要有修养,它是做人成熟的标志,是为人处世的基调。只有拥有丰富内涵才会明白低调的真谛,才能真正体会低调的力量。而要拥有低调的力量则要不断提高自己为人处世的本领,用平和的心态看待一切,不骄不躁。作为企业则更要不断鞭策自己,要目光长远,做到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不能因为取得成就而大肆张扬,拥有低调的力量才能让企业越走越远。
低调,成功的保鲜剂,人生的大智慧。
参考范文二:
所以,我们也应保持低调。
所谓低调,就是踏踏实实地、不动声色地做好自己的事,不张扬、不向他人炫耀。季羡林低调做文学,拒绝高调的桂冠;钱钟书低调做学问,拒绝会让他高调的来访记者、文学要人。
内容决定形式,反过来,形式也会反作用于内容。低调就是我们做事的形式,它会影响我们做事所达到的效果。保持低调的形式有利于我们保持谦虚,不骄傲。
我们只有保持低调才能让我们沿着既定的生命轨迹走下去,不因高调的恶果而影响自己的进程,从而铸就自己的人生辉煌。著名的学者钱钟书先生一生都保持低调,他的著作《围城》出版后引起了一片轰动。新闻界、外国学者纷纷前来拜访他,然而他统统拒绝了,他要保持低调。外界的采访与赞扬违背了他的准则。正是钱钟书先生的低调准则,使他更加赢得了人们的赞赏。
反之,若我们做事过于高调,则会令自己过于骄傲,不利于自己专心于学业、工作,还会遭到他人的嫉妒。
保持低调,需要我们经常清点自己的内心,抛弃过于浮躁高调的想法,守住踏实认真的底线,磨去骄傲的“假聪明”。在思想上要拥有一个虚怀若谷的内心,面对一个个的小成就,要克制自己的骄傲,做到不以物喜,用行动去实践保持低调。
保持低调是人生的大智慧,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成就卓越人生。
9、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手握一滴水
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
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
有大陆架和沙漠
有人的生命……
我手握一滴水
就是握着一个世界
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
足以丢失这一切【论说文】
答案解析:参考范文一:
所谓细节,就是指那些普普通通但却不容忽视、十分重要的事情。朱自清说:“细节就是一言一行之微,一沙一石之细。”每件事情都由无数个小的细节组成,而这些细节,可以让我们走向成功的殿堂,也可以让我们与成功背道而驰。
就个人而言,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注重细节,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展翅飞翔。元朝时有一个人才华横溢,受人敬仰。皇帝忽必烈闻其名声,便召见了他。这个人平素不拘小节,拜见忽必烈时连帽子都戴歪了。忽必烈没说什么,只问其治国之道,这个人便侃侃而谈。最后,忽必烈笑着说:“你连帽子都戴不好,还谈什么治国之道呢?”从此,忽必烈再没有召见他。
对企业来说,亦是如此。只有凡事都重视细节,“防微杜渐”,才能避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恶果。麦当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把细节做得更完美,麦当劳有一个创举——编写《麦当劳手册》,手册中的规范关注到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这是它正在做、并且还将永远做的。这本书是他们把细节管理做到极致的体现。可以说细节是麦当劳管理思想的精髓,正是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使得麦当劳的特许连锁经营方式迅速发展起来。
因此,要想做大事,就得先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正如荀子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要放过任何细节,细致严谨的态度是做好细节的前提,只有重视心态,才能发现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注重细节,才能把握通往成功的钥匙。
参考范文二:
细节,就是细微的事物,常常被众人忽略,却往往被智者挖掘。就如苹果落地,众人忽视的现象却被牛顿关注,从而探究出万有引力。细节看似不起眼,却如同宝藏,等待人们的挖掘。
部分对整体有反作用,有的局部破坏了,全局就有了变化。就如“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王昭君一生的改变仅仅是因为一幅画。画师毛延寿因为昭君未贿赂他,在画像时点了一颗痣,以致昭君最终“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即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就是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了我们人生的高度和广度,为我们的心灵和能力打造一座城堡,为我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石。反之,如果不重视细节,就会导致失败。美国总统麦金莱曾想从两个老朋友中选一位担任驻外大使,但是他无法决定谁较适合,后来他回忆起多年以前的一件小事:在一个风雨之夜,麦金莱搭上街车坐了最后一个座位,随后上来一位老妇人,手挽沉重的衣篮,站在走道上没有人让座,这时麦氏的一个朋友坐在前面低头看报,想要借此忽视周遭的一切。最后还是麦氏起身让了座。这个朋友一定做梦也想不到,这一件小事竟然决定了他的命运。
探寻细节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它能帮我们看到他人所不及之处。同时,注重细节还要求我们有一颗精益求精之心。注重细节还要求我们不断完善自我,努力修炼自身素养,提高综合能力。拒绝浮躁,踏实、谦卑地着眼于当下。
细节决定成败。重视细节,把握人生的成败。
10、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说文】
答案解析:参考范文一:
责任是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就的《出师表》,是孔繁森离家别母树立的公仆丰碑,是贝多芬挑战人生、超越自我谱写的《命运交响曲》。
责任对于个人来说,犹如土地之于森林。只有心怀责任,个人才会有明确的志向,面对挫折才能积极应对,始终将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周恩来因为心怀责任,曾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口号,激励很多人为国家做出贡献,这也使得他成为了新中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对于企业来说,心存责任感,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法宝。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它的经济效益是正相关的。首先,企业对内承担的对员工的责任,使得员工和社会受益会促进员工的努力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其次,企业对外部社会责任的承担,不仅会有助于整个社会整体责任感的提升,而且也会为企业的自身长远发展提供基础。
对于国家来说,心存责任,是使得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民为贵,君为轻,国家的责任就是促进人们的幸福,促使社会持久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让人民安居乐业,将在社会上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反过来将促进国家的稳定发展。
心怀责任,我们需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其次,社会需要加强宣传,让企业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只有在思想上引起重视,才会在行为上有所落实。因此,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介,制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让人们在铺天盖地的各种宣传教育面前,潜移默化地意识到责任的重要意义,从而自觉地履行其责任。
心怀责任,让人生散发出辉煌的、金子般的光辉。
参考范文二:
安逸是一种闲逸舒适的状态,理想则是一个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与愿景,是推动人不断前进的动力。贪图安逸只会让我们一生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而拥有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则会使我们日益优秀,成就卓越人生。
对个人而言,不贪图安逸,为了理想而奋斗能使我们不断进步,成就精彩人生。安逸只是一时的,而为了理想奋斗却是能影响我们一生的,贪图安逸会让人一味沉浸在舒适的牢笼中,这束缚了我们,久而久之我们便放弃了理想,失去了奋斗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之努力奋斗,在自己身上寻找各种可能性,不断激发自己的潜力,不停向前,实现自我,成就卓越人生。
企业也应如此。企业应拒绝安逸,制定合适的发展计划,促使企业不断壮大,进而走得更远更好。只为了短暂的小利而贪图安逸会使企业失去活力和发展的动力,如此一来企业就会不断地走下坡路。企业有了发展的目标和愿景才会充满生机,才有机会接受新鲜血液,取得更好的发展。
做到拒绝安逸,为理想而奋斗,我们个人首先要心怀理想,树立远大的目标,认真踏实地对待每一件事,严格要求自己,不偷懒,不怠惰,做好充足的准备,抓住人生中的机遇,努力为之拼搏奋斗。企业则需要明确自身定位,制订良好的前景规划,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内部良好平衡,有效利用可用资源,并寻求外部的合作发展,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进而不断发展。
拒绝安逸,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人生,为理想而奋斗,实现远大目标,铸就辉煌人生。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MBA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19-11-11
- 2019-11-16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20
- 2019-10-26
- 2019-11-18
- 2019-10-30
- 2019-11-05
- 2019-11-07
- 2019-11-11
- 2019-10-23
- 2019-10-28
- 2019-10-24
- 2019-11-20
- 2019-10-25
- 2019-10-24
- 2019-11-04
- 2019-11-19
- 2019-11-16
- 2019-11-20
- 2019-11-08
- 2019-10-31
- 2019-11-05
- 2019-10-24
- 2019-10-30
- 2019-11-12
- 2019-10-24
- 2019-11-08
- 2019-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