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MBA考试《写作》每日一练(2019-11-12)
发布时间:2019-11-12
2019年MBA考试《写作》考试共2题,分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日前,多地密集出台高考改革方案,有不少省市拿英语开刀。但一个数万人的在线调查显示,竟然有七成网友支持“数学滚出高考”,看来许多人厌恶数学甚于英语。
为什么数学应该滚出高考?因为初高中学的那些数学几乎没什么用。大多数人工作后基本不用数学,用也不过仅限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范围。中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学习立体几何的公理与证明,添辅助线的特殊技巧,椭圆、双曲线与抛物线的表达式,微积分……牺牲了多少脑细胞,浪费了多少青春。为什么要学这些以后根本用不上的东西?
当然有人说,学数学能够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呀。但不学数学难道就不能掌握逻辑思维了吗?有心掌握逻辑思维的人,学点逻辑学就够了。何况大部分工作是重复性、事务性的工作,第一对数学基本没有要求,第二对逻辑思维基本无特殊要求,能够按照上级的指示或规定的流程去做就行了。在这个意义上,让中学生普遍学那么高深的数学根本没有必要,他们完全可以学习对以后工作更有用的课程,比如礼仪呀、驾驶呀等等。
其实,学数学只是考试的需要而已。但正是遴选的考虑导致了数学教育的异化。不就是要确定哪些人有资格上大学,哪些人没资格吗?为了把大家的差距拉开,就加大课程的难度。这就把所有中学生都卷进来了。须知,以后真正会走上学术道路的是少数,大部分人是常人,从事一份通常的工作,中学课程就得为这个服务,而不是异化成为了高考。【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
参考范文:
《数学真该退出高考吗》
2、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里写道:“自我意识是从感性的和知觉的世界的存在反思而来的,并且本质上是从他者的回归。……自我意识只有在一个别的自我意识里才获得它的满足,它才是真实的自我意识。”【论说文】
答案解析:
参考范文一:
三点式范文《自我依存于他者》
参考范文二:
八股式范文《自我依存于他者》
3、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被试验者被分成一人组、两人组和三人组,要求各组尽力拉绳,同时用灵敏度很高的测力器分别测量其拉力。结果,二人组的拉力只有他们单独拉绳时的拉力总和的70%;三人组的拉力则只有他们单独拉绳时的拉力总和的49%。
“拉绳试验”表明,在任何一个团队当中,任何人都会把责任悄然推卸到其他人身上。团队越大,这种推卸就会越严重。所以,对企业经营管理来说,我们应该努力避免让员工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工作,并且也不要幻想或强调员工和员工之间的合作,在分配工作的时候,每个员工分工的职责越具体、越明确越好,这样就能避免滥竽充数的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从而提高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结构分析
论证关系分析
论证一:“拉绳试验”→在任何一个团队当中,任何人都会把责任悄然推卸到其他人身上
合作的拉力低于他们单独拉绳时的拉力总和,原因很可能在于他们拉力的方向并不完全一致。如果实际情况是这样,我们就不能推出结论说,是因为他们出工不出力,或推卸责任了。前者是工作的方法问题,后者是工作的态度问题。这二者不能简单地混为一谈。
论证二:“拉绳试验”→团队越大,这种推卸就会越严重
每个人拉绳的先后次序如何?如果开始用尽全力进行个人的拉绳试验,而接着没有休息就进行合作拉绳试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合作的拉力低于他们单独拉绳时的拉力总和,就不能简单类推到一个团队中,更无法得出团队越大,推卸就会越严重的结论,该论证显然有“不当类比”之嫌。
论证三:团队越大,这种推卸就会越严重→我们应该努力避免让员工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工作
虽然团队越大,推卸就会越严重,但是其前提可能是在没有激励条件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单个人进行拉力试验的时候,试验者许诺了他们很多激励条件,而在进行合作拉力试验的时候,没有做过任何的激励许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说,单纯的单干就会比合作的工作效率高,应该努力避免让员工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工作。
论证四:团队越大,推卸就会越严重→不要幻想或强调员工和员工之间的合作
即使团队越大,推卸就会越严重,但是为了完成一个比较困难的任务,比如去搬动一块大的石头,任何单个的人用尽全力,可能就差那么一点点力气,那么,单个人依然是无法最终搬动石头的。在这种情况下,单人的效率依然是零。但是,如果他们两人合作,那么很可能足以搬动那块石头,他们就成功了。题干把“团队工作”和“合作”简单地等同了起来。
论证五:每个员工分工的职责越具体、越明确越好→能避免滥竽充数的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提高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
即使每个员工分工的职责越具体、越明确越好,但是每个员工未必都是追求上进、积极进取的,有可能有些员工思想消极、工作散漫,总是爱推脱,想让别人帮助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未必会避免滥竽充数的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也不一定会提高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
参考范文:
论证者不能由“拉绳试验”简单类比到“任何一个团队当中,任何人都会把责任悄然推卸到其他人身上”。合作的拉力低于他们单独拉绳时的拉力总和,原因很可能在于他们拉力的方向并不完全一致。如果实际情况是这样,我们就不能推出结论说,是因为他们出工不出力,或推卸责任了。前者是工作的方法问题,后者是工作的态度问题。这二者不能简单地混为一谈。
论证者由“拉绳试验”能够说明团队越大,这种推卸就会越严重吗?未必。
每个人拉绳的先后次序如何?如果开始用尽全力进行个人的拉绳试验,而接着没有休息就进行合作拉绳试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合作的拉力低于他们单独拉绳时的拉力总和,就不能简单类推到一个团队中,更无法得出团队越大,推卸就会越严重的结论,该论证显然有“不当类比”之嫌。
即便“团队越大,推卸就会越严重”,我们也不应该努力“避免让员工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工作”。虽然团队越大,推卸就会越严重,但是其前提可能是在没有激励条件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单个人进行拉力试验的时候,试验者许诺了他们很多激励条件,而在进行合作拉力试验的时候,没有做过任何的激励许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说,单纯的单干就会比合作的工作效率高,应该努力避免让员工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工作。
“团队越大,推卸就会越严重”不一定能说明“强调员工和员工之间的合作”没有意义。即使团队越大,推卸就会越严重,但是为了完成一个比较困难的任务,比如去搬动一块大的石头,任何单个的人用尽全力,可能就差那么一点点力气,那么,单个人依然是无法最终搬动石头的。在这种情况下,单人的效率依然是零。但是,如果他们两人合作,那么很可能足以搬动那块石头,他们就成功了。题干把“团队工作”和“合作”简单地等同了起来。
综上,上述论证还需进一步完善。
4、分析下述材料,准确审题立意。
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论说文】
答案解析:分析提示
“人与路”是一个思辨性话题,考生思维的第一步是要搞清楚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抓住第一条启发语,考生可以谈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可以谈筚路蓝缕,以开荒荆;可以谈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抓住第二条启发语,考生可以谈人不应当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亦步亦趋、盲目模仿;而应该开拓创新,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参考范文一:
创新是基于常规事物发现或创造新的事物。鲁班基于一种长着锯齿形边缘的野草发明了锋利的锯子是一种创新;格力空调技术团队不断突破现有技术,研发出多项新的技术亦是一种创新。
对个人来说,若想成就卓越的人生,定要勇于创新,创新可以让个人体验不同的事物,获取非凡的成果,走上成功的大道。齐白石,原本是一位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值得称道的是,他面对“小成”并不满足,而是不断地汲取历代名家的长处,不断地对自己作品的风格加以创新。二十年间,他五易画风,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多幅画作流传于世。正是齐老的创新,成就了他卓越的人生。
同样,创新对于一个企业家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在创新中不断增强的。没有创新,企业就难以有好的发展。企业唯有创新,才可能永葆竞争力,基业长青。国产手机的后起之秀小米手机,正是凭借创新的互联网营销模式,走别的企业未走过的“路”,才最终异军突起并一举打入国际市场。
那么,如何学会创新呢?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其道理是一样的,学会创新要立足于对自身和外部环境的深刻认识,并时刻总结过往的得失;其次要有打破常规的勇气和决心,毫不畏惧地把固执与保守踩在脚下;最后,还要不断充实自身的实力,一切创新都源于创新者强大的实力,唯有如此,才能拥有非凡的想法,从而更好地创新。
创新是成功路上的大智慧,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这样的大智慧。
参考范文二:
成功的探路者往往也是时代的领跑者。
探路者指的是那些开辟新方法、发现新思维、认识新事物的第一人,好奇是他们的天性。思想启蒙运动令人类由封建社会进入民主社会,工业革命令人类由农业社会转入工业社会,这些时代的进步少不了的是探路者的领跑。
从进化史的角度看,物种不断经历着优胜劣汰的过程,人类社会也如此,人类社会的进化速度甚至超越自然界,这就更需要我们去争做探路者,充当时代进化的领军人。作为互联网行业的探路者,谷歌曾是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然而它却认识到了数字化时代不进则退,因此不惜每年将30%的收入投入产品创新,充分鼓励员工创造的积极性。现在谷歌的产品远不限于制作搜索引擎,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自动驾驶等朝阳产业早已遥遥领先。
随着发展的脚步,过去的需求总会得到满足,而新的需求也会随之产生,因此我们更需开辟新天地,寻找新动力。近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日渐衰落,东三省对全国经济贡献率均排在倒数,甚至出现负增长。原因便在于产业结构的全面落伍,却很少有人抓到这一痛点,妄图通过产业并购重组来转型。然而过剩的产能已不能再满足新时代的需求,这样的努力都是徒劳。相比当年和东北状况类似的城市匹斯堡却没有力保自己“钢铁心脏”的地位,转而发展新产业,现已成为美国高科技经济竞争力最强的城市之一。
一个想做探路者的人需要寻找社会需求与自己专长的双重耦合,不可脱离社会需求和独立发展,也不可逼迫自己在不擅长的领域挣扎;一个想做探路者的企业需要崇尚创新,尊重科学技术领域的“怪咖”,不断反思并预测市场演化的时间并把握市场前进的趋势。
历史和现实需要我们成为探路者,需要我们成为时代的领跑者!
5、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你可以靠思想上的隔音器隔绝喧闹声。——罗斯
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不理智的人却硬要世界适应自己。——萧伯纳【论说文】
答案解析:参考范文一:
理性思维便是指对事物理智客观的、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分析。“卧龙先生”诸葛亮在三国纷乱的年代对天下局势理性分析,并做出正确决定,辅佐汉室的刘备,铸就了自己辉煌的一生。这不就是用理性思维成就卓越人生的最佳诠释吗?
只有理性思维才能使我们看清事物的本质,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混乱烦琐的表象中抽丝剥茧地分析,做出正确的决策。美国科技狂人马斯克,在理性分析了当今缺乏能源的局势后,决定研发电动汽车,用电来弥补能源的匮乏,最终研发成功,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
理性的思维可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为时代的主宰者。土豆视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局势进行理性分析,选择与优酷视频合作,并最大额度地占领了视频市场。土豆、优酷的理性联合不仅走在竞争对手的前列,更在行业中掀起大浪,与此同时,也在互联网行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获得了可观的利益回报。
反之,如果个人和企业没有理性思维,感性做事,结果往往会导致失败。例如方仲永年少得志,感性行事,后天不思进取,最终碌碌无为。以前手机行业的“老大”诺基亚,也是由于缺乏理性思维,没有创新,满足于现状,最终丧失大片市场。
理性思维要求我们经常清点自己的内心,摒弃一切不切实际的庸俗思想,保持清醒的头脑,守住道德底线。在行动上,要磨去小聪明,打造人生的大格局;理性思维要求企业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创新,减陈腐,加长远,减功利,对客户多一份用心,对社会多一份责任,营造和谐的氛围。
理性思维是一种心态,一种选择,更是人生的大智慧。
参考范文二:
何为理智,理智就是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与他人发生冲突时不恼怒不冲动;即使面对危难也冷静从容。理智代表独立于周围的世界,善于分析,听从自己内心正确的选择,而不是盲目从众,随波逐流。
保持理智,我们才能在面对困难、挫折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才能在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找到发展的规律,做出正确的判断,找出合理有效的办法。埃隆·马斯克,特斯拉汽车制造公司的董事长,在面临公司产品研发受阻、新产品不能如期推出、市场变化、资金不足的情形下,依然保持理智,平静分析每一个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使特斯拉在2013年成功上市,引发业界强烈反响。
反之,不保持理智,我们就会在面对困难、挫折时丧失平和的心态,无所适从,结果只能越来越差,最终被挫折打倒。著名的相机胶卷制造商柯达创始人乔治·伊士曼,在面对数码相机风起云涌抢占市场之时,盲目应对,丧失理智,使公司最终走向倒闭。
保持理智需要我们从内心改变,遇事沉着冷静,客观分析问题,不抱怨不盲从,坚持自我。要求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守住诚实的底线,磨去狭隘的小聪明,追求人生的大智慧。
保持理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铸就卓越成功。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MBA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19-10-24
- 2019-10-28
- 2019-11-20
- 2019-11-05
- 2019-11-08
- 2019-11-12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1-15
- 2019-10-28
- 2019-11-02
- 2019-10-30
- 2019-11-07
- 2019-11-15
- 2019-10-25
- 2019-11-16
- 2019-11-12
- 2019-10-31
- 2019-01-17
- 2019-11-12
- 2019-10-29
- 2019-10-30
- 2019-10-28
- 2019-11-18
- 2019-11-03
- 2019-11-12
- 2019-10-31
- 2019-10-30
- 201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