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图1所示为初中物理教学常用的一个演示实验。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再将活塞迅速下压。该实验希望学生观察的现象及用以说明的是( )。
![](https://assets.51tk.com/images/46ada805e59ffcb9_img/fc495c37b9f52bfb.png)
![](https://assets.51tk.com/images/46ada805e59ffcb9_img/fc495c37b9f52bfb.png)
A.硝化棉变色,筒内气体温度降低
B.硝化棉体积减小,热胀冷缩
C.硝化棉燃烧,筒内气体内能减小
D.硝化棉燃烧,筒内气体内能增大
B.硝化棉体积减小,热胀冷缩
C.硝化棉燃烧,筒内气体内能减小
D.硝化棉燃烧,筒内气体内能增大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硝化棉是一种燃点较低的材料。硝化棉燃烧表明筒内气体温度升高了,进而说明简内气体内能增大。该实验希望学生观察到硝化棉燃烧,从而推断出外界对系统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
更多 “图1所示为初中物理教学常用的一个演示实验。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再将活塞迅速下压。该实验希望学生观察的现象及用以说明的是( )。 A.硝化棉变色,筒内气体温度降低 B.硝化棉体积减小,热胀冷缩 C.硝化棉燃烧,筒内气体内能减小 D.硝化棉燃烧,筒内气体内能增大 ” 相关考题
考题
案例下面是某教师“蜡烛及其燃烧”的教学片断实录学生实验1:点燃蜡烛,取一根火柴梗,拿出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图1)约1s后取出。老师提问1:仔细观察燃着的蜡烛,注意蜡烛燃烧时发生的什么变化?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显?哪层最暗?学生实验2:分别取一个干燥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图2)老师提问2:仔细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物质?学生实验3:熄灭蜡烛后,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图3)。
问题:(1)上述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哪些能力?(2)从此教学片断分析,说明这些实验内容在选材上有哪些特点?(3)①图1实验中火焰温度最高的部分是哪个部分?②图2实验中两个烧杯壁上的现象分别是什么?推此现象可推测出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什么?③图3实验中蜡烛是否可以重新燃烧?(4)在该内容的后续教学中,学生讨论得出了“蜡烛中含有C,H,O元素”的结论。判断该结论是否正确并分析学生得出这个结论的推理过程。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图10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节中关于“保险丝的作用”的一个演示实验。
任务:
(1)说明该演示实验“观察保险丝的作用”的设计意图。(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片段。(8分)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材“热机”一节中“能量转换”的演示实验如下:
任务:
(1)试举出3个生活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例子。(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8分)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某物理单教科书关于“电与磁”一章某节的一个演示实验如图10所示。
任务:
(1)这个演示实验用了什么物理知识的教学
(2).用此实验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与该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某高中物理教科书关于“动量守恒定律”一章某节的一个演示实验如图14所示:
任务:
(1)这个演示实验可用于什么物理知识的教学
(2)用此实验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与该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某高中物理教材“功和内能”一节有如下演示实验.
在有机玻璃筒底放置少量易燃物,例如蓬松的棉花,迅速压下筒中的活塞,观察筒底物品的变化。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图10.1—1压下活塞。观察筒底物品的变化
任务:(1)回答演示实验中的问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
考题
图1所示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的一个演示实验,从该实验中能得到的结论是()。
A.在两纸张的中间向下吹气,纸张将向中间靠拢
B.在两纸张的中间向下吹起,纸张将向两边分开
C.吹气的速度越快.压强越大
D.在两纸张的中间向下吹气,纸张中间压强较大
考题
材料图9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物体的浮与沉”一节中“浮沉条件的应用”的一个演示实验:
任务:
(1)说明教科书中演示实验“盐水选种”的设计意图。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交流方案。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图12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光”一章某节中用酒精灯、肥皂膜做薄膜干涉实验。
?
任务: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向学生介绍薄膜干涉实验现象与原理。(12分)?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
图示为某高中物理教材“光的粒子性”一节的“观察光电效应”的演示实验。
演示
把一块锌板连接在验电器上,并使锌板带负电,验电器指针张开。用紫外线灯照射锌板(图17.2—1),观察验电器指针的变化。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任务:
(1)说明教材所述“用紫外线灯照射锌板,观察验电器指针的变化”的实验设计意图。(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8分)
考题
图1所示为中学物理教学常用的一个演示实验示意图。用不同数量的小球(可选用豆粒、玻璃球、钢球等),分别从不同高度连续倒在秤盘上,观察指针的摆动情况。该实验通常用于帮助学生理解的物理知识是( )。
A.气体的压强
B.机械能守恒
C.动量守恒
D.功能原理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科书“测量铝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的演示实验如下:
任务:
(1)说明上述实验中“把铝块浸没在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的操作意图。(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体现师生交流的教学片段。(8分)
考题
阅读材料, 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 图 7 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科学的转折: 光的粒子性” 一节中的一个演示实验。
任务:
(1) 这个演示实验可用于什么物理知识的教学? (4 分)
(2) 用此实验设计一个教学片断, 帮助学生理解与该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8 分)
考题
阅读材料, 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 图 10 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光现象” 一章中的演示实验。
任务:
(1) 该演示实验最适合哪个物理知识点的教学? (4 分)
(2) 基于该演示实验, 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互动的教学片段。(8 分)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科书“电生磁”一节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演示实验如下:
演示
如图9.3-7所示,在螺线管的两端各放一个小磁针.并在硬纸板上均匀地撒满铁屑。通电后观察小磁针的指向。轻敲纸板.观察铁屑的排列情况。改变电流方向,再观察一次。
任务:
(1)说明上述实验中“轻敲纸板”的操作意图。(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体现师生交流的教学片段。(8分)
考题
单选题初中物理某版本教科书中演示实验栏目安排的内容如图所示。该内容最适宜帮助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是( )。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声速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