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下面是某教师对“光耀千古的诗坛”一课所设计的导入:
问题:
(1)上述课堂导入的设计存在哪些问题? (8 分)
(2)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8 分)

问题:
(1)上述课堂导入的设计存在哪些问题? (8 分)
(2)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8 分)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富有启发性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故教师应当注意通过课堂导入来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课堂导入就是用简洁的语言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随之进入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
更多 “下面是某教师对“光耀千古的诗坛”一课所设计的导入: 问题: (1)上述课堂导入的设计存在哪些问题? (8 分) (2)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8 分)” 相关考题
考题
下面是某英语教师在阅读课第一课时教案中设计的教学目标。
根据所给信息从下列三个方面作答:?
(1)总体评价该教学目标的合理性(6分);?
(2)分别评析上述三项目标(12分);?
(3)分别修改各项教学目标(12分)。
考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某教师教授高中必修1《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的导入。
教师:大家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宣传口号是什么吗
学生: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教师:那么.你们是否知道2004年奥运会由哪个城市举办的
学生:希腊的雅典。
教师:雅典奥运会的口号是“欢迎回家”,英文是‘We1come Home’,为什么雅典能向世界说出“欢迎回家”这样的话
学生:因为雅典是古代奥运会的发源地。
教师:说得对。古代奥运会之所以起源于雅典,是与这座城市的繁荣与文明有密切关系的,雅典被誉为“古希腊文化的中心,欧洲文明的摇篮。”那么,是什么造就了古代雅典的高度繁荣呢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也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课题——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1)教师的这种导入方式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8分)
(2)采用这种导入方式应注意什么问题 (8分)
考题
材料:
某教师在“马克思主义诞生”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选择了下面的两幅画。
问题:
(1)请说明选用这两幅图的教学意图,并具体说明两图之间的关联。
(2)结合教学内容,运用这两幅图片设计两个课堂提问,并写出预设答案。
考题
在“制取氧气”教学中。某教师通过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继而过渡设问“如此重要的气体如何才能获得呢”引入新课。该教师运用的导入方法是( )。A、旧知导入
B、实验导入
C、问题导入
D、直接导人
考题
教学某版高中语文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时教师设置了下面的导入:
(上课初.教师板书课题、介绍背景知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是饮誉世界的革命家、思想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他v3,毕生精力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影响了20世纪的人类生活……
(教师大约用了4分钟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及两人的友谊、马克思逝世的情景,等等)
以下对其评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段教学导入完全是传统套路的“开局”,方式陈旧,内容单一,使学生没有任何新鲜感
B、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开局”索然寡味,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求知欲
C、这段教学导入意在让学生在进入课文前对人物背景有初步认知
D、教学导入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故不能使用背景导入,而应使用激疑导入、故事导入、多媒体导入等富有趣味性的导入方式
考题
某校教师在讲解“细胞中的无机物”时,提问学生:“炎热夏天男生打篮球后球衣晾干后会有一道白色印记。你们知道这个印记是什么吗?是怎么出现的?下面我们就来找找答案。”属于哪种导入方式?()A.俗语导入
B.故事导入
C.悬念导入
D.情境导入
考题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下列哪项关系到课堂导入环节的质量?() ①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经历 ②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艺术想象力 ③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体现出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④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以教师为主体安排活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考题
单选题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下列哪项关系到课堂导入环节的质量?() ①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经历 ②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艺术想象力 ③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体现出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④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以教师为主体安排活动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
考题
单选题阅读下面高中必修3《劝学》教师备课实录(节选),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研究单元特点及学生学习状况之后,我设计了《劝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同时选取了教学方法。在设计第一课时课文导入时,我有四种思路: ①从学习的意义和作用,方法和态度入手导入新课。 ②让学生谈谈对学习的看法,谈该如何进行学习,导入新课。 ③从“百家争鸣”引出对儒家学派的介绍,继而引出荀况及其代表作《劝学》。 ④设置情境:一同学因学习方法不当,态度不端正而厌学,找一同学现场进行劝说,继而导入新课。 在写教案时,该教师觉得有一种导入不妥,她会删除( )项。A
①B
②C
③D
④
考题
问答题请为“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设计课堂导入。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