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是从哪一年开始的,中国的研...

发布时间:2021-01-16


正规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是从哪一年开始的,中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从哪年开始?


最佳答案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并不长。1935年4月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效仿英美体制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学位授予法",但是在旧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极为缓慢,只有少数高等学校招收过一些研究生。从1935年到1949年,仅有200多名研究生被授予硕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研究生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从1950年到1965年,共招收研究生2.3万人。1966年由于进行“文化大革命”,研究生教育中断了长达12年之久。
研究生教育真正开始有较大的发展,是在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后。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第一部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开始招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从此,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因为英语研究生考试一直在改革,题型变化很大,以前的没有任何参考意义。比如说比较早的考试很简单,就是英译中,中译英,写作文,不适合现在的应试。你准备英语研究生入学考试看最近的十年就足够了,主要是熟悉出题人的思路。希望你成功!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研究生入学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科学研究中使用的形式语言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自然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形式语言看起来像天书,远离大众,只有一些专业人士才能理解和运用。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的关系就像肉眼与显微镜的关系,肉眼的视域广阔,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信息;显微镜可以帮助人们看到事物的细节和精微之处,尽管用它看到的范围小,所以,形式语言和自然语言都是人们交流和理解信息的重要工具,把它们结合起来使用,具有强大的力量。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通过显微镜看到的内容肯能成为新的“风景”,说明形式语言可以丰富自然语言的表达,我们应重视形式语言。
B.正如显微镜下显示的信息最终还是要通过肉眼观察一样,形式语言表述的内容最终也要通过自然语言来实现,说明自然语言更基础。
C.科学理论如果仅用形式语言表达,很难被普通民众理解;同样,如果仅用自然语言表达,有可能变得冗长且很难表达准确。
D.科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但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科学表达的基础------形式语言的重要性。
E.采用哪种语言其实不重要,关键在于是否表达了真正想表达的思想内容。
答案:C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多坚,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者,富国之四经,治国之大本也。……唯深望与中堂有以玉成其至已。”
——1894年6月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材料二“革命、保皇二事决分两途,如黑白之分不能混淆,东西之分不能易位。革命者志在扑满而兴汉,保皇者志在抉满而臣清,事理相反,背道而驰,互相冲突,互相水火,非一日也。”
——1900年12月孙中山《告同乡书》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可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四“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孙中山对“欧洲富强之本”的分析对吗?谈谈你的看法。
(2)材料一体现了孙中山当时的什么政治主张?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有何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3)结合材料三、四,说明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

答案:
解析:
(1)不对。欧洲富强之本在于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材料一体现的主张:学习西方,变法图强;变化:由主张维新转向革命,说明孙中山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决心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3)因为清政府统治者对内实行专制和民族压迫,对外已成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故要“民族革命”;而“民族革命”推翻清政府,不能铲除君主专制政体,故要“政治革命”;而要解决革命后的社会发展问题,防止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在中国出现,必须进行“社会革命”。
(1)1894年,孙中山对“欧洲富强之本”的认识只在表象上,没有看到其根本在于欧洲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孙中山在向西方学习上,由过去的维新而转向革命,这说明孙中山认识的进步。孙中山被李鸿章拒绝后,感到和平改革之途已绝,依靠这样的政府,不可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3)民族主义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是民族革命。民权主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是政治革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试图解决土地问题,是社会革命。

可被凝血酶激活的因子是

A. FⅢ
B. FⅦ
C. FⅧ
D. FⅫ
答案:C
解析:

恩格斯说过:“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由于理论准备不成熟,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经验,犯了许多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在中国革命几度遭受曲折反复的过程中,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及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命题。党的领导人提出这一重要命题的主要原因在于


A.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B.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C.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融性
D.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现实发展模式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正确分析】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要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原因是:第一,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中国的革命建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第二,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第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具有相融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干扰分析】D选项错误,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理论和方法,并不是一套现实的发展模式,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特点的正确道路。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