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老年重症感染患者,采用1.0Q8h的给药方式静脉滴注万古霉素,测得血药浓度为50μg/ml,万古霉素的治疗浓度应<30μg/ml,根据稳态一点法,每天总给药剂量应()
A

 <1.8g

B

 >1.8g

C

 <0.6g

D

 >2.0g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老年重症感染患者,采用1.0Q8h的给药方式静脉滴注万古霉素,测得血药浓度为50μg/ml,万古霉素的治疗浓度应30μg/ml,根据稳态一点法,每天总给药剂量应()A  1.8gB  1.8gC  0.6gD  2.0g” 相关考题
考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某患者,女,35岁,在住院期间不慎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经检验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该患者肾功能正常,遵医嘱静脉滴注万古霉素治疗在治疗期间应该注意( ) 查看材料A.AUC0~24h/MIC≥400时,可使细菌清除迅速和临床症状好转快B.建议将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总浓度)维持在5~10μg/mlC.静脉滴注时尽量避免药液外漏,宜快速滴注D.血浆药物浓度高于300μg/ml为中毒浓度E.将1次量的药物先用100ml注射用水溶解,再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滴注时间在60min以上

考题 患者女性,21岁,因“严重定向力障碍,颈项强直,高热39.5℃”来诊。患者既往有先天性脑积水,因为进行性意识改变和发热被收入神经外科病房。1个月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CT:脑室扩大合并脑积水。综合临床指征、脑脊液常规、脑脊液生化等检查结果,临床诊断为脑脊液分流器引起的颅内感染。脑脊液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表皮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建议采用万古霉素抗感染。临床应用万古霉素应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合理的依据不包括A、万古霉素的杀菌效果与血药浓度相关B、万古霉素可致耳毒性,且与血药浓度相关C、万古霉素可致肾毒性,且与血药浓度相关D、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E、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提示高压液相色谱(HPLC)法是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常用方法关于HPLC法,叙述错误的是A、HPLC法的专一性高,可排除很多杂质对测定的干扰B、采用内标法定量,可以消除因进样量差异所致的误差C、内标应与原药结构相似、理化性质相似、提取率接近、保留时间接近,并有适合的分离度D、万古霉素的代谢产物与原型药物性质相似,可作为内标E、采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去甲万古霉素作内标,先出峰的是去甲万古霉素

考题 患者男性,67岁。急性广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killipⅢ级,高血压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急诊PCI术后入住CCU,行IABP治疗。3天后出现寒战、高热,急查血培养示MRSA+,予万古霉素1.0gq12h治疗。关于万古霉素用药监护错误的是()A.首剂负荷剂量(25-30mg/kg)可使万古霉素迅速达到理想的血药谷浓度B.应监测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以保证抗菌疗效C.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应保持在15-20mg/LD.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万古霉素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E.应监测万古霉素峰浓度以减少肾毒性的发生

考题 该药的半衰期为给某患者静脉注射一单室模型药物,剂量1050mg,测得不同时刻血药浓度数据如下:t(h)1.02.03.04.06.08.010.0C(g/ml)109. 7880. 3558.8143.0423.0512.356.61

考题 万古霉素的药动学特征包括A、静脉滴注给药,药动学特征符合二室开放模型B、主要经肾消除C、主要经肝代谢D、具有肝药酶诱导作用E、老年患者按常规方案给药,可引起万古霉素体内蓄积

考题 已知某药物半衰期为4小时,静脉注射给药100mg,测得初始血药浓度为10μg/ml,若每隔6小时给药一次,共8次,求末次给药后第10小时的血药浓度(μg/ml)A、1.50B、1.80C、2.74D、3.10E、3.25

考题 关于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应控制在10-20mg/L,至少要保持在10mg/L以上,避免产生耐药。B、对于复杂感染,包括由MRS引起心内膜炎、骨髓炎、脑膜炎、医院获得性肺炎等,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应达到15-20mg/L。C、万古霉素峰浓度和肾毒性之间没有相关关系。D、万古霉素给药1次后,即可采血监测血药浓度。E、万古霉素谷浓度血样的采集应当在下一次给药前30min采集。

考题 以下哪些情况需要进行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A、79岁老年男性疑似MRSA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用万古霉素0.5gq12h治疗。B、30岁年轻男性因车祸多发伤入住ICU,期间阳性菌阴性菌混合感染,目前抗感染方案为阿米卡星0.8gqd联合万古霉素1gq12h治疗。C、25岁年轻女性,有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先心病,近期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3次血培养结果为MRSA,对万古霉素敏感,预期疗程4-6周。D、患者男性,CKD3期患者,MRSA血流感染,拟用万古霉素治疗。E、MRSA高发的骨科病房,患者拟行膝关节置换术,术前用万古霉素预防用药。

考题 需常规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人群不包括()A:肝功能不全者 B:肾功能不全者 C:老年人 D:推荐应用大剂量万古霉素来维持其血药浓度在15-20mg/L并且长疗程的患者 E:新生儿

考题 给某患者静脉注射一单室模型药物,剂量为100.0mg,测得不同时刻血药浓度数据如下表。初始血药浓度为11.88μg/ml。 该药物的半衰期(单位为小时)是A.0.2303 B.0.3465 C.2.0 D.3.072 E.8.42

考题 患者,男性,26岁,因"咳嗽、咳痰伴间断发热1周"入院,查体:T38.9℃,P90次/分,呼吸(R)21次/分,血压(BP)110/70mmHg,血常规:白细胞16.9×10/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4.6%;胸部C示右下肺炎症。诊断为"右侧肺炎",入院后使用莫西沙星和氨溴索治疗。换用万古霉素4日后仍体温控制不佳,次日测得万古霉素谷浓度为3.7mg/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万古霉素谷浓度可协助调整给药方案 B.该用法不能维持全天稳定的血药浓度 C.万古霉素是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 D.该患者万古霉素浓度偏低 E.应适当增加给药剂量

考题 给某患者静脉注射一单室模型药物,剂量为150.0mg,测得不同时刻血药浓度数据如下表。初始血药浓度为16.88μg/ml。 该药物的半衰期(单位h)是A.0.231 B.0.3465 C.3 D.3.41 E.8.89

考题 患者,女,63岁,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使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吸入,氨茶碱静脉滴注治疗。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测得为23.2μg/ml,正确的剂量调整方法是( ) A.增加25% B.增加10% C.减少25% D.减少50% E.无需调整

考题 患者,女性,63岁,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使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吸入、氨茶碱静脉滴注治疗。患者茶碱血药浓度测得为23.2μg/ml,正确的剂量调整方法是()A增加25%B增加10%C减少25%D减少50%E无需调整

考题 已知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上午9时测得血药浓度为100μg/ml,晚6时测得的血药浓度为12.5μg/ml,则此药的药物消除半衰期(t1/2)为()A、4小时B、2小时C、6小时D、3小时E、9小时

考题 老年重症感染患者,采用1.0Q8h的给药方式静脉滴注万古霉素,测得血药浓度为50μg/ml,万古霉素的治疗浓度应30μg/ml,根据稳态一点法,每天总给药剂量应()A、 1.8gB、 1.8gC、 0.6gD、 2.0g

考题 患者接受苯妥英钠2个试验,给药速率分别为100mg/d和300mg/d,测得的相应稳态血药浓度分别为3.7g/ml和47g/ml,苯妥英钠中含91.7%的苯妥英。若改为200mg/d给药,其稳态血药浓度为()A、5.2μg/mlB、6.3μg/mlC、7.8μg/mlD、10μg/mlE、12μg/mlF、15μg/ml

考题 已知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上午9时测得血药浓度为100μg/ml,晚6时测得的血药浓度为12.5μg/ml,则此药的t1/2为()A、4hB、2hC、6hD、3h

考题 某患者,女性,46岁。由于患有癫痫而服用苯妥英钠进行治疗,并定期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苯妥英钠的中毒反应与血药浓度相关,当患者出现神经紊乱时,此时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一般高于()A、20μg/mlB、30μg/mlC、40μg/mlD、50μg/mlE、60μg/ml

考题 单选题已知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上午9时测得血药浓度为100μg/ml,晚6时测得的血药浓度为12.5μg/ml,则此药的药物消除半衰期(t1/2)为()A 4小时B 2小时C 6小时D 3小时E 9小时

考题 多选题万古霉素的药动学特征包括()A静脉滴注给药,药动学特征符合二室开放模型B主要经肾消除C主要经肝代谢D具有肝药酶诱导作用E老年患者按常规方案给药,可引起万古霉素体内蓄积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48岁,身高178cm,体重68kg,骨髓移植术后1个月,出现粒细胞缺乏伴持续发热,深静脉导管尖端培养和血培养均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予以万古霉素治疗。万古霉素用量:若肌酐清除率>80ml/min,正常成人用量;若肌酐清除率50~80ml/min,每1~3日1g;若肌酐清除率10~50ml/min,每3~7日1g;若肌酐清除率<10ml/min:每7~14日1g。该患者的血清肌酐值为120μmol/L,其万古霉素的正确用法用量为()A 2.0g,每日1次,静脉滴注B 1.0g,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C 1.0g,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D 1.0g,每日1次,静脉滴注E 0.5g,每日1次,静脉滴注

考题 单选题患者接受苯妥英钠2个试验,给药速率分别为100mg/d和300mg/d,测得的相应稳态血药浓度分别为3.7g/ml和47.0g/ml,苯妥英钠中含91.7%的苯妥英。若改为200mg/d给药,其稳态血药浓度为()A 5.2μg/mlB 6.3μg/mlC 7.8μg/mlD 10.0μg/mlE 12.0μg/mlF 15.0μg/ml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67岁。急性广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killip Ⅲ级,高血压病,慢性肾功能不全 氮质血症期。急诊PCI术后入住CCU,行IABP治疗。3天后出现寒战、高热,急查血培养示MRSA+,予万古霉素1.0g q12h治疗。关于万古霉素用药监护错误的是()。A 首剂负荷剂量(25-30mg/kg)可使万古霉素迅速达到理想的血药谷浓度B 应监测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以保证抗菌疗效C 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应保持在15-20mg/LD 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万古霉素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E 应监测万古霉素峰浓度以减少肾毒性的发生

考题 单选题某患者,女性,46岁。由于患有癫痫而服用苯妥英钠进行治疗,并定期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苯妥英钠的中毒反应与血药浓度相关,当患者出现神经紊乱时,此时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一般高于()A 20μg/mlB 30μg/mlC 40μg/mlD 50μg/mlE 60μg/ml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性,63岁,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使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吸入、氨茶碱静脉滴注治疗。患者茶碱血药浓度测得为23.2μg/ml,正确的剂量调整方法是()A 增加25%B 增加10%C 减少25%D 减少50%E 无需调整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性,21岁,因“严重定向力障碍,颈项强直,高热39.5℃”来诊。患者既往有先天性脑积水,因为进行性意识改变和发热被收入神经外科病房。1个月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CT:脑室扩大合并脑积水。综合临床指征、脑脊液常规、脑脊液生化等检查结果,临床诊断为脑脊液分流器引起的颅内感染。脑脊液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表皮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建议采用万古霉素抗感染。临床应用万古霉素应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合理的依据不包括()A 万古霉素的杀菌效果与血药浓度相关B 万古霉素可致耳毒性,且与血药浓度相关C 万古霉素可致肾毒性,且与血药浓度相关D 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E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