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小学语文《日月潭》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各地的风景照,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想去的地方,教师适时引导:这节课老师就带同学们到台湾岛上的一处旅游胜地——日月潭去欣赏一下那里的迷人景色。
教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生字,要求读准字音。(熟读课文内容,为识字做好铺垫。)
2.同桌互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棒。(鼓励学生朗读兴趣,读中解决生字词。)
3.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中公讲师解析
(三)深入研读
设置情境,请学生来当日月潭旅游风景区的导游,教师进行引导:
通过读课文大家对日月潭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可是像刚才那样东一句、西一句地把自己知道的内容介绍给游客,人家能满意吗?那我们应该怎样介绍呢?(引导学生注意说话有条理、有顺序,通过设置情境引出对课文的理解过程。)
1.目标指引
提示:游客们第一次来到台湾有很多关于日月潭的疑问,谁愿意当游客,对导游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呢?(鼓励学生质疑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作为下一环节的读书重点。)
2.归纳问题,理解课文。
日月潭的位置?
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日月潭美在哪里?
3.播放课件,日月潭那里的环境怎样?你是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请导游来为我们介绍一下。
4.播放课件,引导学生明确岛和潭的概念。
5.你认为日月潭美在哪?(理解词语晨星、隐隐约约、朦胧。)
6.日月潭那么美,你能读出来吗?
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日月潭的美。
(四)拓展提高
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日月潭的纪录片,在观看影响资料中加深对课文的引向,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作业小结
课下试着去搜集台湾岛的其他美丽景点,下节课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1.根据文本特点,本节课你是如何教学的?
2.你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本文篇幅短小,但写清了日月潭的位置环境、名称的由来,描绘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文字优美,如诗如画,读来易使人入情入境。教学时可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课上,让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读顺,能准确的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教师要进行相应的范读,运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不断提高朗读能力。除了引导学生积累课后所列词语外,还可以仔细品味文中的佳句,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充分利用好电教手段,看图与朗读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的语言。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感悟到日月潭的迷人之处,激发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2.本节课我的教学重点为感受日月潭的环境描写;教学难点为带领学生体会日月潭的风光秀丽。
更多 “小学语文《日月潭》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各地的风景照,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想去的地方,教师适时引导:这节课老师就带同学们到台湾岛上的一处旅游胜地——日月潭去欣赏一下那里的迷人景色。 教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生字,要求读准字音。(熟读课文内容,为识字做好铺垫。) 2.同桌互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棒。(鼓励学生朗读兴趣,读中解决生字词。) 3.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中公讲师解析 (三)深入研读 设置情境,请学生来当日月潭旅游风景区的导游,教师进行引导: 通过读课文大家对日月潭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可是像刚才那样东一句、西一句地把自己知道的内容介绍给游客,人家能满意吗?那我们应该怎样介绍呢?(引导学生注意说话有条理、有顺序,通过设置情境引出对课文的理解过程。) 1.目标指引 提示:游客们第一次来到台湾有很多关于日月潭的疑问,谁愿意当游客,对导游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呢?(鼓励学生质疑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作为下一环节的读书重点。) 2.归纳问题,理解课文。 日月潭的位置? 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日月潭美在哪里? 3.播放课件,日月潭那里的环境怎样?你是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请导游来为我们介绍一下。 4.播放课件,引导学生明确岛和潭的概念。 5.你认为日月潭美在哪?(理解词语晨星、隐隐约约、朦胧。) 6.日月潭那么美,你能读出来吗? 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日月潭的美。 (四)拓展提高 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日月潭的纪录片,在观看影响资料中加深对课文的引向,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作业小结 课下试着去搜集台湾岛的其他美丽景点,下节课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1.根据文本特点,本节课你是如何教学的? 2.你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相关考题
考题 确定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依据有我国基础教育的实质与价值取向、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年龄特点及语文的人文性的重要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小学语文教学论本质上属于学科教学论,是从“语文教授法”、“语文教学法”、“语文教材教法”等发展而来的。()

考题 论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

考题 把培养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明确定位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的是() A.1986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B.1992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C.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D.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考题 小学语文教学评估就是根据一定的指标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及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报语文还是小学教育

考题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美育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语文美育的()性,语文美育的相对()。

考题 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必须()。A热爱学生,诲人不倦B认真学习专业文化知识C热爱小学语文教育工作D严于律己,为人师表E增强语文教学能力

考题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提出来的。

考题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考题 小学语文学法

考题 突破“听”、“说”分开表述的传统并明确提出“口语交际”的理念是()文件。A、1952年的《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B、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C、1986年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D、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考题 中国传统语文学被称作()。A、交际学B、语文学C、语言学D、小学

考题 掌握小学语文、数学两门主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是对小学教师的()。

考题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表述最全面、合理、辩论的大纲是()。A、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B、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C、1978年《全日制十年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D、《义务教育大纲》

考题 建国以前的小学语文教材有()A、蒙学读本B、国文教科书C、《国语教科书》D、《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小学语文课本》

考题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特征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考题 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

考题 ()第一次明确提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A、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B、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C、1978年《全日制十年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D、1987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考题 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考题 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包括()、设计教学的能力、课堂应变能力和()。

考题 作为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向着科学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的标志性教材是()A、各地依据1978年教学大纲编写的实验教材B、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C、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D、1963年《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

考题 单选题()第一次明确提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A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B 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C 1978年《全日制十年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D 1987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考题 名词解释题小学语文学法

考题 单选题作为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向着科学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的标志性教材是()A 各地依据1978年教学大纲编写的实验教材B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C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D 1963年《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

考题 单选题对语文教学目的的表述最全面、合理、辩论的大纲是()。A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B 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C 1978年《全日制十年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D 《义务教育大纲》

考题 单选题下面对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学语文基本功训练是综合性的训练。B 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是分段进行的。C 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是直线式上升的。D 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完成需要经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考题 判断题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提出来的。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