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会考点知多少——战略管理基础

发布时间:2021-11-05


21年高会考试已经结束啦,相信很多小伙伴已经开始准备明年的高级会计师考试了吧!为了让更多的考生能够顺利通过高会考试,早日拿到高级会计师职称。51题库考试学习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关于“战略管理基础”的复习资料,相信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助益!

考点:战略管理基础

(一)分配战略的概述

1.分配战略的内涵

由于企业与债权人、员工及国家之间的收益分配大都有比较固定政策或规定,只有对股东收益的分配富有弹性,所以股利分配战略成为收益分配战略的重点,或者说狭义的分配战略是指股利分配战略。

2.股利分配战略的目标

股利分配战略目标为:促进公司长远发展;保障股东权益;稳定股价、保证公司股价在较长时期内基本稳定。

3.股利分配战略的原则

股利分配战略的制定必须以投资战略和筹资战略为依据,必须为企业整体战略服务。股利分配战略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股利分配战略应优先满足企业战略实施所需的资金,并与企业战略预期的现金流量状况保持协调一致。

(2)股利分配战略应能传达管理部门想要传达的信息,尽力创造并维持一个企业战略所需的良好环境。

(3)股利分配战略必须把股东们的短期利益―支付股利,与长期利益―增加内部积累很好地结合起来。

(二)股利分配战略选择

1.股利分配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

选择股利分配战略必须首先分析和弄清楚影响股利分配的制约和影响因素。影响股利分配战略的因素主要有:

(1)法律因素

①资本限制。资本限制是指企业支付股利不能减少资本(包括资本金和资本公积金)。这一限制是为了保证企业持有足够的权益资本,以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②偿债能力的限制。如果一个企业的经济能力已降到无力偿付债务或因支付股利将使企业丧失偿债能力,则企业不能支付股利。这一限制的目的也是为了保护债权人。

③内部积累的限制。有些法律规定禁止企业过渡地保留盈余。如果一个企业的保留盈余超过了目前和未来的投资很多,则被看作是过度的内部积累,要受到法律上的限制。这是因为有些企业为了保护高收入股东的利益,故意压低股利的支付,多留利少分配,用增加保留盈余的办法来提高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使股东逃税。所以税法规定对企业过度增加保留盈余征收附加税作为处罚。

(2)债务(合同)条款因素

债务特别是长期债务合同通常包括限制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权力的一些条款,限制内容通常包括:

①营运资金(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低于某一水平,企业不得支付股利。

②企业只有在新增利润的条件下才可进行股利分配。

③企业只有先满足累计优先股股利后才可进行普通股股利分配。这些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债权人和优先股东的利益。

(3)股东类型因素

企业的股利分配最终要由董事会来确定。董事会是股东们的代表,在制定股利战略时,必须尊重股东们的意见。股东类型不同,其意见也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为保证控制权而限制股利支付。

②为避税的目的而限制股利支付。

③为了取得收益而要求支付股利。

④为回避风险而要求支付股利。

⑤不同的心理偏好和金融传统。

(4)经济因素

宏观经济环境的状况与趋势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而影响股利分配。影响股利分配的具体经济因素有:

①现金流量因素;

②筹资能力因素;

③投资机会因素;

④公司加权资金成本;

⑤股利分配的惯性。

2.股利分配战略选择的类型

(1)剩余股利战略

剩余股利战略在发放股利时,优先考虑投资的需要,如果投资过后还有剩余则发放股利,如果没有剩余则不发放。这种战略的核心思想是以公司的投资为先、发展为重。

(2)稳定或持续增加的股利战略

稳定的股利战略是指公司的股利分配在一段时间里维持不变;而持续增加的股利战略则是指公司的股利分配每年按一个固定成长率持续增加。

(3)固定股利支付率战略

公司将每年盈利的某一固定百分比作为股利分配给股东。它与剩余股利战略正好相反,优先考虑的是股利,后考虑保留盈余。

(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战略

公司事先设定一个较低的经常性股利额,一般情况下,公司都按此金额发放股利,只有当累积的盈余和资金相对较多时,才支付正常以外的股利给股东。

(5)零股利战略

这种股利战略是将企业所有剩余盈余都投资回本企业中。在企业成长阶段通常会使用这种股利政策,并将其反映在股价的增长中。但是,当成长阶段已经结束并且项目不再有正的现金净流量时,就需要积累现金和制定新的股利分配战略。

会计行业中需要的就是高端人才,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希望大家看完51题库考试学习网和大家分享的以上考点后,能够把握时间积极备考,更多高级会计师相关资讯,也可以持续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我们会一直更新考试相关资讯!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M公司是一家中央企业控制的子公司,2019年根据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及《中央企业负责人经济增加值考核实施方案》,引入经济增加值指标进行绩效考核。经过审计后的基本财务数据为:税前利润为1000万元,利息费用为60万元,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600万元,研发支出的资本化金额摊销为50万元。平均所有者权益为5000万元,长期借款为1400万元,应付债券为1600万元,短期借款为160万元,平均在建工程为2000万元。企业的平均资本成本率为14.95%,所得税税率为25%。
假设不考虑其他事项。
要求:
1.计算M公司的经济增加值。
2.简述实施经济增加值绩效评价的效果。
3.简述采用关键绩效指标法(KPI法)进行绩效评价的优缺点。

答案:
解析:
1.M公司的税后净营业利润=1000×(1-25%)+(60+600-50)×(1-25%)=1207.5(万元)
M公司调整后资本=5000+1400+1600+160-2000=6160(万元)
M公司经济增加值=1207.5-6160×14.95%=286.58(万元)
2.运用经济增加值进行绩效评价的效果:(1)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2)优化企业资本结构。(3)激励经营管理者,实现股东财富的保值增值。(4)引导企业做大做强主业,优化资源配置。
3.关键绩效指标法的优缺点

甲公司是一家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以下简称“甲公司”),截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拥有 A、B 两家全资子公司,拥有 C、D 两家控股子公司。有关甲公司的股权投资业务如下:
(1)甲公司于 2017 年 4 月 1 日以 500 万元取得乙公司 5%的股权,发生相关税费 2 万元,对乙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将其作为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2017 年 12 月 31 日,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 550 万元。
乙公司为一家销售农产品的连锁超市,在当地有较高的知名度。甲公司为了提高农产品销售市场占有率,2018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又从乙公司原股东丙公司处取得乙公司 65%的股权,对价为甲公司向丙公司定向增发甲公司自身普通股 1000 万股(每股面值 1 元,市价 7.5 元),由此,甲公司对乙公司持股比例上升到 70%,取得对乙公司控制权。甲公司对乙公司及其原控股方不存在关联关系。
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 11000 万元,原持股 5%股权的公允价值为 580 万元。
(2)B 公司合并 A 公司。
2018 年 6 月 30 日,B 公司向甲公司支付 9000 万元,合并了 A 公司,合并后 A 公司不再拥有独立法人资格,合并日 A 公司资产账面价值为 2 亿元,负债账面价值为 1.2 亿元,净资产账面价值 8000 万元,其中实收资本 5000 万元,资本公积 1000 万元,盈余公积 500 万元,未分配利润1500 万元,A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8600 万元,假定 A 公司无商誉。B 公司同日净资产账面价值 50000 万元,其中实收资本 40000 万元,资本公积 5000 万元,盈余公积 2000 万元,未分配利润 3000 万元。此项合并前 A、B 公司没有发生相关业务与事项。
(3)不丧失控制权下处置 C 公司部分股权。
2018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将持有的 C 公司股权对外出售了 25%,收到对价 3000 万元已存银行。C 公司股权系甲公司 2016 年 12 月 31 日支付 6600 万元从无关联方关系的 M 公司所购买,从而获得了对C公司的控制权(持有表决权比例80%),已知购买日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7000万元(账面价值 6500 万元)。2018 年 12 月 31 日持续计算的应纳入甲公司的 C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为 9000 万元。假定合并后甲、C 公司相互之间没有发生任何交易与事项。
股权出售日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个别报表中:①处置部分股权后剩余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 3630 万元;②处置股权增加母公司利润表中营业利润 30 万元。
合并报表中:③甲公司将 C 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少数股东权益为 4050 万元;④处置部分股权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将增加资本公积 750 万元。
(4)丧失对 D 公司控制权。
D 公司为 2017 年 1 月 2 日甲公司以现金 6300 万元购入 60%股权的子公司,购买日 D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10000 万元,假定合并前与 D 公司及其投资方无关联方关系。2018 年 7 月 1 日,甲公司出售 D 公司 50%的股份,售价 3500 万元,剩余 30%股权的公允价值 3500 万元,甲公司对 D公司丧失控制权,但仍具有重大影响。当日(处置日)D 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为12000 万元,其中 2017 年 D 公司实现净利润 1000 万元,2018 年 1 月至 6 月 D 公司实现净利润 8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 200 万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业务产生),
假定 D 公司没有发放过现金股利。
7 月 1 日甲公司的个别报表中会计处理为:①对 D 公司的股权核算从成本法变为权益法核算;
②确认处置损益为 350 万元。
7 月 1 日合并报表中:③确认长期股权投资 3150 万元;④丧失股权当期确认投资收益 370 万元。
要求:

根据资料(4),逐项判断①、②、③、④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根据资料(4),逐项判断①②③④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说明理由。
①甲公司对 D 公司处置一半股权后,持股比例由 60%下降为 30%,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正确。
②确认处置损益为 350 万元正确。
注:甲公司处置 D 公司部分股权时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3500
贷:长期股权投资(6300*50%) 3150
投资收益 350
③确认长期股权投资 3150 万元不正确。
理由:剩余 30%股权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其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即 3500 万元。④丧失股权当期确认投资收益 370 万元不正确。
理由:合并报表中确认的投资收益=(处置股权对价 3500+剩余股权公允价值 3500)-按原持股比例 60%计算应享有原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12000*60%)-商誉(6300-10000*60%)+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200*60%)=7000-7200-300+120=-380(万元)。

M 公司打算收购 N 公司,它预计 N 公司被收购后第 1 年的损益状况如下所示(单位:美元):
销售收入 145000
不含折旧的营业成本 95000
折旧 20000
息税前利润 30000
利息费用 5000
税前利润 25000
所得税(T=40%) 10000
净利润 15000
要求:

假设收购后第 2~5 年内,N 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将以每年 10%的增长率增长,收购后第 6年及以后年份将以 6%的固定比率增长,预计收购后总资本成本率为 12%,请运用折现现金流量法计算 N 公司的价值。
答案:
解析:
FCF 2 =8000*(1+10%)=8800(美元)
FCF 3 =8000*(1+10%) 2 =9680(美元)
FCF 4 =8000*(1+10%) 3 =10648(美元)
FCF 5 =8000*(1+10%) 4 =117128(美元)
FV=8000*(1+10%) 4 *(1+6%)(12%-6%)=206926.13(美元)
VN=FCF 1 (1+12%)+FCF 2 (1+12%) 2 +FCF 3 (1+12%) 3 +FCF 4 (1+12%) 4 +(FCF 5 +FV)(1+12%) 5 =151876.79(美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