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商法》模拟试题(2020-10-21)
发布时间:2020-10-21
距离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小伙伴们练习题做的怎么样了?为了帮助大家顺利通过考试,今天51题库考试学习网分享了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商法》的模拟试题,一起来看看吧!
1.甲向乙购买原材料,为支付货款,甲向乙出具金额为50万元的商业汇票一张,丙银行对该汇票进行了承兑。后乙不慎将该汇票丢失,被丁拾到。乙立即向付款人丙银行办理了挂失止付手续。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乙因丢失票据而确定性地丧失了票据权利
B.乙在遗失汇票后,可直接提起诉讼要求丙银行付款
C.如果丙银行向丁支付了票据上的款项,则丙应向乙承担赔偿责任
D.乙在通知挂失止付后十五日内,应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
【考点】票据的丧失及救济
【答案】BC
【解析】《票据法》第十五条规定,“票据丧失,失票人可以及时通知票据的付款人挂失止付,但是,未记载付款人或者无法确定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的票据除外。收到挂失止付通知的付款人,应当暂停支付。失票人应当在通知挂失止付后三日内,也可以在票据丧失后,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票据丧失并不必然导致票据权利的丧失,失票人可以依据法律规定对自己的票据权利进行救济。A项错误,不当选。
丙银行已经对汇票进行了承兑,确定地负有票据义务,故乙可以直接起诉要求丙银行付款。B项正确,当选。
乙在丢失票据后立即办理了挂失止付,如果丙银行向丁支付票款,则应当向乙承担责任。C项正确,当选。
乙应当在挂失止付后三日内申请公示催告。D项错误,不当选。
故本题选BC。
2.甲从乙处购置一批家具,给乙签发一张金额为40万元的汇票。乙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丙。丙请丁在该汇票上为“保证”记载并签章,随后又将其背书转让给戊。戊请求银行承兑时,被银行拒绝。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丁可以采取附条件保证方式
B.若丁在其保证中未记载保证日期,则以出票日期为保证日期
C.戊只有在向丙行使追索权遭拒绝后,才能向丁请求付款
D.在丁对戊付款后,丁只能向丙行使追索权
【考点】票据保证
【答案】B
【解析】票据保证是指票据债务人以外的人,为担保票据债务的履行,以负担同一内容的票据债务为目的,在票据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然后将票据交还请求保证人的一种附属票据行为。
根据《票据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票据保证不得附有条件。A项错误,不当选。
根据《票据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保证人必须在汇票或者粘单上记载保证日期。根据《票据法》第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当票据保证中未记载保证日期时,出票日期即视为保证日期。B项正确,当选。
根据《票据法》第五十条规定,票据的保证人与被保证人对票据债务承担连带责任。题中丙、丁二人应当对戊承担连带责任,戊可以请求丙、丁其中任何一人对其承担责任。C项错误,不当选。
根据《票据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保证人在清偿票据债务后,可以行使对被保证人及其前手的追索权。当丁对戊付款后,丁作为票据保证人可向丙及其前手行使追索权。D项错误,不当选。
故本题选B。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的考试试题,可以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频道的更新。最后,预祝大家在考试中一切顺利,取得理想的成绩!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法律职业资格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房地产开发企业甲急欲销售其开发的某住宅区的最后1套别墅,遂打电话向乙、丙、丁发出售房要约,并声明该要约的有效期为1个月。要约发出后第10日,甲与乙签订买卖合同并交付该别墅,乙支付了全部房款,但未办理产权变更登记。第21日,甲与不知情的丙签订买卖合同并办理了产权变更登记。第25日,甲又与不知情的丁签订了买卖合同。第26日,该别墅被意外焚毁。请回答91-93题。
A:若房屋未焚毁,丙有权要求乙搬离房屋
B:若房屋未焚毁,法院应确认该房屋为乙所有
C:乙对房屋的占有为善意、自主占有
D:乙应向丙赔偿因房屋焚毁而造成的损失
甲丙间合同合法有效,丙取得房屋所有权,所以甲之后与丁订立买卖合同时不具有处分权,故合同因无权处分而效力待定,故C项正确。同时,甲在与丁订立合同时隐瞒了房屋所有权已转移的事实,构成欺诈,合同因欺诈而可撤销,丁撤销合同后可要求甲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故A\D项正确。
不动产所有权依登记转移,本题中,乙未取得所有权。丙已经办理了产权变更登记,因此丙是房屋的所有权人。所以,如果房屋未被焚毁,丙有权要求乙搬离房屋,故A项正确,B项错误。乙对房屋的占有为善意占有、自主占有,故C项正确。房屋意外焚毁,乙无过错,无需赔偿。故D项错误。
B.婚姻登记机关的行为如果违法,则人民法院应该受理甲的诉讼请求,对违法行为进行纠正
C.甲无权提起诉讼,因为婚姻登记属于特定的人身权利,与甲没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D.甲与乙的继承纠纷应该通过民事纠纷的途径解决
B.甲未能有效防止死亡结果发生,成立犯罪既遂
C.死亡结果不能归责于甲的行为,甲成立犯罪未遂
D.甲未能阻止乙跳车逃走,应以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论处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0-08-19
- 2020-07-29
- 2020-10-21
- 2020-10-22
- 2020-10-21
- 2020-07-29
- 2020-08-19
- 2020-08-19
- 2020-10-22
- 2020-10-21
- 2020-10-21
- 2019-01-18
- 2020-10-21
- 2020-10-21
- 2020-10-26
- 2020-09-12
- 2020-10-23
- 2020-10-22
- 2020-08-19
- 2020-10-22
- 2020-10-26
- 2020-09-12
- 2020-09-12
- 2020-10-21
- 2020-10-21
- 2020-09-12
- 2020-10-22
- 2020-07-31
- 2020-10-21
- 20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