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人处于学龄期的特征是( )。A.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B.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D.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
考题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0-1岁的儿童冲突危机是( )。
A、自主与羞怯B、勤奋与自卑C、信任与不信任D、主动与内疚
考题
1 9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如果勤奋感的培养受到挫折,儿童容易形成A .羞耻感B .内疚感C .挫折感D .自卑感
考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的年龄是( )。A.3~6岁
B.6~12岁
C.12~18岁
D.18~30岁
考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是在()。
A.学前期
B.青年期
C.学龄期
D.成年早期
考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大学生的主要发展任务为( )
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B.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诚的实现
C.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
D.获得创生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考题
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12-18岁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强化自我主动性
B.培养勤奋感
C.建立自我同一性
D.获得亲密感
考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2岁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A.勤奋感
B.主动感
C.自主感
D.自我统一感
考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的阶段是( )A.学前期
B.青年期
C.学龄期
D.成年早期
考题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中,勤奋感对自卑感的冲突应是( )的心理冲突。
A.婴儿期
B.幼儿前期
C.幼儿后期
D.学龄期
考题
在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中,在青春期阶段的发展任务是()A获得自主感面避免羞怯感B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C获得自我同一性而克服角色混乱D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
考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类心理一社会发展阶段论,个体在成年中期需要处理的冲突是()。A、勤奋还是自卑B、亲密还是孤独C、繁殖还是停滞D、主动还是内疚
考题
在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中,在6-12岁阶段的发展任务是()A、获得自主感面避免羞怯感B、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C、获得信任感而避免羞怯感D、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
考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的是()。A、学前期B、青年期C、学龄期D、成年早期
考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A、发展勤奋感B、培养主动性C、形成亲密感D、建立自我同一性
考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如果勤奋感的培养受到挫折,儿童容易形成()。A、羞耻感B、内疚感C、挫折感D、自卑感
考题
埃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体验着关怀的实现。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B、建立同一感,防止角色混乱C、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D、获得创生感,避免停滞感
考题
按照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大学生所面对的心理任务是()。A、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B、亲密对孤独的冲突C、生育对停滞的冲突D、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考题
单选题(2015广西)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社会心理发展理论,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的年龄是()。A
3~6岁B
6~12岁C
12~18岁D
18~30岁
考题
单选题埃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体验着关怀的实现。A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B
建立同一感,防止角色混乱C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D
获得创生感,避免停滞感
考题
单选题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12-18岁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A
强化自我主动性B
培养勤奋感C
建立自我统一性D
获得亲密感
考题
单选题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如果勤奋感的培养受到挫折,儿童容易形成()。A
羞耻感B
内疚感C
挫折感D
自卑感
考题
单选题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春期的特征是( )A
获得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感混乱B
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C
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D
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
考题
单选题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勤奋感对自卑感主要出现在( )时期。A
儿童早期B
学前期C
学龄期D
青年期
考题
单选题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2岁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A
勤奋感B
主动感C
自主感D
自我统一感
考题
单选题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的是( )。A
学前期B
青年期C
学龄期D
成年早期
考题
单选题在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中,在6-12岁阶段的发展任务是()A
获得自主感面避免羞怯感B
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C
获得信任感而避免羞怯感D
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